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得到制备PLGA微球的优化条件为:过膜压力5 kPa,水相中PVA浓度19 g/L,油/水相体积比1:10,该条件下所制空白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24 mm,粒径分布系数Span<0.7. 在此基础上制备载生长激素释放肽-6(GHRP-6)微球,油相乳化剂浓度2.5 g/L、外水相中NaCl浓度10 g/L条件下所制载GHRP-6微球包埋率最高可达85%,初乳制备方式对药物包埋率及体外释放行为均有较大影响,超声法制备的初乳所得微球内部结构紧密,药物包埋率较高(85%),但释药缓慢;而均质法制备的初乳所得微球内部结构疏松,药物包埋率较低(76.8%),但在体外释放更完全.  相似文献   

2.
梁丽芸  郭俊  谭必恩 《广东化工》2009,36(5):117-119
为了获得粒径为50~100μm的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5-Fu/GMs),采用乳化一化学交联法,讨论了5-Fu用量、乳化剂浓度和水/油比等因素对微球平均粒径、载药量及包封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5-Fu/明胶质量比为0.5,乳化剂浓度为0.5%和水/油相体积比为1/10时,可获得最大的载药量30.1%和包封率90.2%。体外释药性能表明5-氟尿嘧啶明胶微球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放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Cs)和明胶(Gel)为原料,采用乳液凝聚法制备了对药物具有缓释作用的微球。以异喹啉为模拟药物,分别通过丙酮浸泡载药/常温干燥法和盐酸浸泡载药/氢氧化钠再生/冷冻干燥法,制得不同载药量的微球,并对其包封率和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戊二醛(GD)与壳聚糖(Cs)的质量比为0.40~0.53,载药量在20%~30%(质量分数)之间时,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15h后释放75%左右,包封率可以达到40%~50%,为将壳聚糖。明胶共混微球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速膜乳化技术,以大豆油为油相、葡萄糖为固化剂,制备均一载硫酸亚铁明胶微球,考察了制备参数对明胶微球形貌和均一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优化的制备参数为明胶溶液浓度0.200 g/mL、乳化剂浓度0.07 g/mL、初乳均质转速10000 r/min、固化反应时间20 min. 在该条件下制备了球形圆整、平均粒径为50 μm的均一载FeSO4明胶微球,FeSO4包埋率达44.12%,Fe2+含量为60.8%.  相似文献   

5.
采用快速膜乳化技术结合溶剂蒸发法制备以生物可降解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的胸腺法新载药微球,考察了PLGA分子量、油相中PLGA和乳化剂浓度、外水相pH值和内水相体积等对微球包埋率和粒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粒径均一的PLGA载药微球的优化条件为:PLGA分子量51 kDa,油相中PLGA和乳化剂浓度为100和10 g/L,内水相体积0.5 mL,外水相pH值为3.5. 该条件下所制载药微球粒径均一性好(Span<0.7),药物包埋率高达80%以上,突释率24 h内低于20%,线性持续稳定释药时间长达30 d.  相似文献   

6.
明胶等电点对明胶微球分散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等电点的明胶为原料,用浊度分光光度法和毛细管等电点聚焦法测定了它们的等电点,用乳化法在归一化的介质酸碱度下制备了一系列微球,考察了明胶等电点对所制得微球的分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电点越接近溶液pH值的明胶,制得的微球直径越小,分布越均匀,球形和流动性越好;等电点偏离溶液pH值越远的明胶,制得的微球直径越大,分布越不均匀,球形和流动性越差。因此,乳化法制备明胶微球时应该把溶液pH值调至尽可能接近所用明胶的等电点值。这是微球设计和制备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准则。  相似文献   

7.
以阿司匹林为药物模型分子,制备了载阿司匹林明胶微球。SEM研究表明,明胶微球在载药后,表面结构变得更为紧实。载药性能探讨表明,当阿司匹林的投药量为16mg时,明胶微球的载药性能较优(载药量为7.3%,包封率为57.5%)。对明胶微球在人工体液中的释药性能研究显示,载阿司匹林明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由于具有较大的酸性和胃蛋白酶的存在,微球在人工胃液中药物释放效率较高,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药物的释放率分别为40%和28%,且一级动力学模型对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磁性琼脂糖复合微球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采用乳化复合技术制备出粒径为20~300nm、分散系数为0.090~0.601、Fe3O4含量(w)为7.5%~61.3%的具有磁核的琼脂糖复合微球。该微球呈珠形,在4~90℃的水介质中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液,在0.05Wb/m2的弱磁场中具强磁响应性。制备微球的最佳条件是:琼脂糖用量12.5~87.5mg/ml,氯化亚铁用量15~120mg/ml,pH>10。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乌拉地尔PLLA微球并通过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药物释放进行了测试。通过有机相加入乙醇或外水相加入盐的方法可以提高微球对药物的包封率。结果表明,当无水乙醇与三氯甲烷的比为1:2时,制得的微球包封率最高,达到30.52%。外水相中加入盐类电解质的方法也能提高药物的包封率。盐的加入使得盐酸乌拉地尔在外水相的溶解度降低,减少了药物向外水相的泄漏,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包封率。其中KCl的加入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最大。当KCl浓度达到0.4%(mol)时,微球的包封率最高,达到35.52%。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PLLA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其释药动力学满足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10.
以大蒜素为模型药物,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复合微球,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微球溶胀性、载药性能和缓释性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明胶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3)为2%,大蒜素投入量与混合胶比为1∶2时,制备的载药微球(DSGCM)外形规则,粒径分布在0.8~0.9mm之间,载药量为24.3%,包封率为69.4%,复合微球具有p H敏感性,在p H=7.4介质中微球溶胀率达到450%,药物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明胶的加入可以延缓DSGCM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在水介质中采用双氧水做氧化剂,通过氧化偶合反应和还原反应,两步法合成了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分别用红外光谱和1H-NMR光谱对产物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探讨了氧化剂和催化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其他因素的最佳值,经过反复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2,6-二甲基苯酚):n(双氧水):n(催化剂)=1:2:0.00018,氧化偶合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h,还原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0.5h,产品产率和纯度分别可达80%和99%以上。此合成方法在工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坤 《农药》2006,45(7):463-465
针对目前工业上回收3,3-二甲基-4-戊烯酸-3'-甲基-2'-丁烯酯(MBDP)工艺复杂、异戊烯大量分解问题,研究了MBDP直接返回循环使用工艺,MBDP与甲醇、原乙酸三甲酯或与甲醇原乙酸三甲酯混合溶液进行酯交换反应的回收新工艺,比较了四异丙基钛酸酯、甲醇钠、氢氧化钾用作酯交换催化剂的效果,筛选出回收MBDP“一锅煮”最佳工艺:按照n(MBDP)∶n(原乙酸三甲酯)∶n(甲醇)∶n(甲醇钠)=1.0∶9.8∶9.2∶0.05物质的量比投料,74℃~78℃反应21h,MBDP转化为贲亭酸甲酯和异戊烯醇,单程转化率87.7%,用85%的磷酸中和甲醇钠,蒸出甲醇,直接用于合成贲亭酸甲酯。  相似文献   

13.
SO3H-功能化季铵盐离子液体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合成法制备了4种SO3H-功能化季铵盐离子液体,红外与核磁共振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其结构符合理论结构特点. 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其分解温度都在200℃以上,均可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剂. 将这4种离子液体用于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其催化活性主要与其阴离子的结构有关,[n-But3N(CH2)3SO3H][CH3SO3]的催化活性最好. 甲醇:三油酸甘油酯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7%(w)、在65℃下反应24 h时,油酸甲酯产率最高(89.65%).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Bi2O3&#183;3TiO2和MgTiO3的加入量对SrTiO3基高压陶瓷电容器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Bi2O3&#183;3TiO2能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和降低介质损耗,适量MgTiO3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温度特性,且其晶粒尺寸均匀。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低GWP值替代品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的制备方法,认为由氯乙烯和四氯化碳调聚成1,1,1,3,3-五氯丙烷(HCC-240fa),而后由HCC-240fa制备中间产物1-氯-1,3,3,3四氟丙烷(HCFC-244fa)和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最后由中间产物制备HFO-1234ze是一条较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6.
以丙二腈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3,3,3-三甲氧基丙腈,气相色谱分析产物纯度达到98.08%。采用气质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第一步合成甲基氰基乙酰亚氨基盐酸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剂含水量〈100×10-6^、通气时间3h、72g丙二腈、45mL甲醇、1440mL乙醚、常温搅拌时间7h;第二步合成3,3,3-三甲氧基丙腈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甲基氰基乙酰亚氨基盐酸盐与甲醇的物料比为1g:7.35mL、搅拌时间24h、在反应i0h后移出副产物氯化铵、无水硫酸钠作为干燥剂。  相似文献   

17.
1,3-双(3-羟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红芹  张墩明  蒋锡群  刘芸  杨昌正 《精细化工》2004,21(3):232-234,240
介绍了一种合成1,3 双(3 羟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Ⅰ)的方法,以1,3 双(3 氯丙基) 1,3 二甲氧基 1,3 二甲基二硅氧烷(Ⅱ)为起始原料,其总收率可达75%以上。在25℃将450mL浓度为1mol/L的甲基碘化镁乙醚溶液滴加入70 2gⅡ中,并在40℃回流反应5h,可得到52 6g1,3 双(3 氯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Ⅲ);以N,N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13 9gⅢ和14 2g醋酸钾在130℃反应7h,生成1,3 双(3 乙酰氧丙基) 1,1,3,3 四甲基二硅氧烷(Ⅳ)15 9g;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在室温下,10 0gⅣ用甲醇醇解1h可制得7 0g标题化合物Ⅰ。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产物Ⅰ和中间物Ⅲ、Ⅳ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在氮氢气氛中制备出Y2O3:Ti3+,Pr3+纳米粉体,通过XRD、TEM方法确认了它的晶相与晶粒尺寸,测量了它的激发与发射谱,并与Y2O3:Ti3+纳米粉体的光谱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共掺Pr3+仅在281nm处产生了激发峰,而在蓝绿光区没有产生激发峰,以致365~480nm的光激发不出Pr3+的特征红荧光。表明:共掺Pr3+的Y2O3:Ti3+用作白光LED荧光粉,难以改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α-乙酰基-γ-丁內酯为原料,经氯化、开环、脱羧、酯化和硫氢化钠的亲核取代合成3-巯基-4-氧代戊基乙酸酯,含量97%,总收率为75%。对它的合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及其均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开发新型含能黏合剂,以三羟甲基丙烷、碳酸二乙酯、对甲苯磺酰氯、叠氮化钠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叠氮类氧杂环单体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AMEO)。用核磁、红外、元素分析和DSC表征了AMEO的结构与性能。以1,4-丁二醇为起始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AMMO为单体,借助于阳离子开环聚合,合成出聚3-叠氮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PAMEO)。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羟值、数均分子质量表征和测定了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