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武汉长江隧道等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对水下盾构施工合理覆盖层厚度、盾构类型及关键参数确定进行了分析.对水下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如开挖面稳定技术、预防泥水喷发技术、防止隧道上浮技术、盾构姿态控制技术、长距离掘进及盾构水中对接技术、盾构始发与到达技术等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2.
从盾构开挖面平衡状态及隧道水底抗浮平衡条件着手,利用了泥水平衡盾构开挖工作面水土压力与密封舱内压力动态平衡公式,得到了超大直径盾构穿越江底底冲槽段浅覆土保持开挖面稳定的技术对策。结合南京过江隧道纬七路左线工程,提出超浅覆土情况下过江隧道泥水盾构施工应采取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3.
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盾构始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采用的直径12.04m泥水平衡盾构机始发竖井及盾构始发施工的介绍,总结了在城市繁华地段、富水砂砾石地质条件下,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施工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周建国  徐惠云  刘飞 《工业工程》2019,22(6):103-109
运营地铁隧道结构风险复杂且影响大,如何高效评估运营地铁隧道结构风险等级,并快速辨识关键致险因素亟待解决。提出了基于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的地铁运营隧道结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阐述了模糊多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构建过程,然后根据贝叶斯原理进行地铁运营隧道结构风险因素的概率预测及重要度分析来评估系统风险。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为盾构地铁运营隧道结构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瘦西湖隧道工程采用直径为14.93m超大直径盾构机,盾构施工的施工方法存在施工空间限制、施工场余郁地,几钱乎锋处于封闭状态等的局限。隧道的施工方案、支护参数和力学行为是单管(扬双州层市隧市道政建建设设处研,究江苏的扬重州点,和225难10点0)。结合扬州市瘦西湖隧道工程实例,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同步快速施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单管双层盾构隧道内部结构同步施工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双线大直径(Φ11.6m)盾构隧道的设计技术研究为背景,重点介绍了该盾构隧道的盾构选型、盾构管片结构计算、管片结构设计、管片防水设计等技术,并对该盾构隧道施工的设计要求做了简单叙述,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过去10年中在国内土建工程中飞速发展,并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阶段。针对地铁盾构施工的特点及前期地面临建合理化布局的需求,在项目策划阶段通过BIM技术建立土建模型、管线模型和隧道模型,利用BIM结合VR(虚拟现实)所见即所得的优势进行盾构推进前的施工准备,合理组织现场临建、更好的排查安全隐患,有效的避免盾构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施工风险。通过BIM结合VR技术为后期盾构施工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保证后期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盾构隧道法施工从起初使用至今任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被现在很多领域所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将更加广泛,且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完善,用此方法在对隧道的挖掘上起到了很大的成效,并且施工不是那么困难,但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安全问题成了人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盾构隧道施工风险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深港高速铁路狮子洋水下盾构隧道修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我国首座水下铁路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特长水下隧道,其设计速度达350 km/h,该隧道为广深港高速铁路的关键性工程.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采用的盾构法施工技术,特别是该隧道在我国首次采用了盾构对接方法施工,介绍了该隧道修建的有关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广深港客运专线ZH-4标益田路、皇岗隧道盾构设备选型为例,从设计、施工准备及盾构设备情况和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针对使用泥水盾构、还是土压盾构两种方法,进行了优缺点比较,最终形成了盾构机选型的最终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地铁线网的逐渐加密,地铁线路布局越发复杂多样,多条地铁线路近距离并行或交叠运行情况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地铁环境振动影响也更为恶劣和复杂。建立多孔隧道不同列车运行状态下环境振动影响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同相关标准规范中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隧道孔数、隧道空间位置关系及列车不同交汇情况对地表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上部隧道孔洞对下部隧道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传播规律影响较大,且对隧道孔洞近场地表振动具有一定的遮挡作用;上下隧道水平间距相比垂向间距影响更为显著;不同列车运行状态组合方式对地表振动影响差异较大。研究结论可为地铁环境振动影响评价、地铁线路设计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封坤  何川  邹育麟 《工程力学》2012,29(6):114-124
大断面越江隧道管片拼装方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一直引人关注,由于拼装方式的不同将引起管片结构内力的分布与量值的变化。鉴于此,该文对圆形盾构隧道管片拼装效应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着重探讨了纵向相互作用力对管片环向内力的影响,随后以南京长江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其管片在通缝与错缝拼装条件下结构环向内力分布及错缝拼装下目标管片内力沿圆周及幅宽方向的内力分布规律开展了原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环间的相互作用效应,使错缝结构局部区域弯矩呈现出加强的效果。在纵向螺栓作用区域,管片环向弯矩增幅、轴力降幅较大。沿管片幅宽方向,正弯矩呈“凹”型分布,负弯矩呈“凸”型分布,轴力呈“凸”型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为大断面水下盾构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特长、超大、超深、高密度的盾构隧道工程建设逐年增多,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传统的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与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盾构隧道结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对目前盾构隧道结构性能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隧道爆破对高层建筑物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萨道夫斯基公式,对现场爆破振动测试与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现场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以框架结构垂向振速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对高层框架结构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并行隧道不同开挖工况下高层框架结构不同响应特点。计算结果表明:高层框架结构在爆破地震波影响下存在明显高层放大效应放大倍数最大达3.48倍;地铁隧道已开挖段对高层结构振动有空腔放大效应,空腔放大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框架结构与隧道的间距、已开挖隧道空腔相对爆源位置等,前者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梁东  金浩  肖军华  周顺华 《工程力学》2019,36(5):148-156,175
针对软土地区地铁沿线工程活动导致盾构隧道收敛变形增大的问题,采用1:10相似模型试验和精细化3D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侧向压力损失对盾构隧道结构处于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侧向压力损失较小时,侧向压力损失与盾构隧道径向变形之间呈线性关系,盾构隧道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当侧向压力损失增大时,侧向压力损失与盾构隧道径向变形之间呈指数型关系,盾构隧道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增大管片厚度能有效提升管片的抗变形能力,但抗变形能力会随厚度增大而趋于平缓;从混凝土结构偏心受力的角度分析,盾隧道管片厚度增大会导致结构从小偏心受压向大偏心受压转变,但从结构应力/应变的角度分析,管片的最大应变值减小,从而使盾构隧道结构处于更安全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6.
龙麟宫隧道穿越大型溶腔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麟宫隧道是宜万铁路26座Ⅱ级风险隧道之一,全隧洞身位于灰岩地层,隧道洞身标高穿越垂直渗流带。隧道施工中揭示多处大型溶腔,介绍了隧道揭示的岩溶及发育特征,对两个特大型岩溶处理方案进行论述:DK232+467大型溶腔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遇到的最大体积空腔,溶腔防护及施工难度极大,采用路基填筑+明洞结构通过;DK231+796溶腔大跨岩溶顶板处理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创新地采用了立柱支顶防护进行顶板加固。两个特大型溶腔的成功处理,可为类似工程的处理开拓思路,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盾构在掘进过程中的总载荷,将其分为基准载荷与掘进载荷,提出一种基于力学分析的可有效描述地质参数、操作参数及结构参数影响规律的盾构载荷计算方法。在计算掘进载荷时,建立了反映盾构刀盘与土体在掘进界面上耦合作用的刀盘接触载荷近似计算模型。通过天津地铁工程的载荷实测数据与基于该文提出方法得到的载荷计算结果比对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估算盾构掘进过程中的总载荷,并可用于近似描述地质条件、操作状态及刀盘结构等重要工程参数对载荷的影响,为盾构设计及施工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工程载荷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工程(英文)》2018,4(2):254-259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Zhengzhou–Xi’an high-speed railway projec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hina’s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and ha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rogress being made in both design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on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including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surface settlement and cracking control, and safe and rapid construction methods. On this basis, the key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of loess tunnels with large sections for high-speed railway a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ess strata surrounding large tunnel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age of the loess, and be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e plastic index and the water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uried depth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disturbance, if the tensile stress exceeds the soil tensile or shear strength, the surface part of the sliding trend plane can be damaged, and visible cracks can form. The press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a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 should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buried depth,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formula. A three-bench seven-step excav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was used as the core technology system to ensure the safe and rapid construction of a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 following a field test to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nd determine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stabilize the tunnel face. The conclusions and methods presented her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vealing the strata and supporting mechanics of large-section loess tunnels, and in optimizing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