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机载海面监视雷达采用快速扫描和扫描间检测前跟踪相结合的技术进行强海杂波背景中慢速运动小目标检测。该技术对于长相关时间的“海尖峰冶可以达到较好的抑制效果,但在噪声区的检测威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首先,对不同扫描速度条件下杂波区检测性能得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对该技术在噪声区的的检测损失进行了评估;最后,综合杂波区检测得益和噪声区检测损失两个方面的因素,给出了机载海面监视雷达工作方式设置及组合应用的建议。相关研究对于机载海面监视雷达总体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点目标和面杂波的经典雷达方程和接收机噪声基本原理,介绍了三种经典海杂波单位面积反向散射率经验模型。使用经验模型分析了不同飞行高度、特定海情条件海杂波分布特性。使用实际试飞数据印证了实录机载海杂波与经验模型的趋势一致性。结合海杂波背景中目标检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估飞行高度对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的影响性分析评估方法。最终给出了机载海面监视雷达使用高度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的新型岸基对海监视雷达能够同时实现海面舰船目标的两维定位与空中目标的三维定位,具有较强的空海一体战能力。结合该雷达战技术特点,通过实测数据与仿真分析海杂波特性分布情况,设计合适的海杂波抑制方法实现对杂波背景中有用目标的有效检测。试验表明雷达时域杂波平滑、脉间捷变频、宽带信号检测以及非相参视频积累处理等杂波抑制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复杂海情背景下的小目标探测是海面搜索、监视系列雷达的一项关键技术,传统雷达很难保证在较低的虚警概率下,可靠地检测海面小目标。基于复杂海情下海杂波散射功率特性分析,结合高分辨力波形设计、天线快速扫描技术与海面小目标检测技术等雷达系统设计给出了在复杂海情背景下提高小目标检测性能的技术途径,在较低虚警概率下,保证有效、可靠地检测出复杂海情下的海面小目标。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机载前视多功能雷达的空/海搜索方式(或称海Ⅱ搜索方式)中,雷达以低脉冲重复频率脉冲体制工作,可采用频率捷变技术对海杂波进行抑制,并利用脉冲压缩技术提高雷达探测性能。普遍认为,利用频率捷变和脉压技术在中等海情以下搜索发现海面目标具有较佳性能。雷达探测海面目标时,海浪杂波便成为一种干扰,它和接收机噪声共同构成检测目标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海杂波混沌特性的目标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介绍海杂波的混沌特性。然后采用IPIX雷达海面回波中的水平极化雷达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结果表明所设计的BP神经网络能够很好的模拟海杂波 ,单步预测误差较小。最后以误差能量作为判别标准设计了一种基于海杂波混沌特性的海面目标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雷达的海杂波特性对于提高雷达在杂波中检测海面目标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海杂波是限制雷达性能的主要因素。以长期试验所获得实测毫米波海杂波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杂波的相关性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关系,给出了各自的相关系数曲线,为全面研究海杂波特性及雷达系统仿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满朝  聂翔  孟兵 《现代雷达》2018,40(5):32-36
舰载雷达在探测海面目标时由于强海杂波环境的影响,降低了雷达对海面目标的检测和定位跟踪性能。为了有效抑制海杂波、凸显有用目标,文中对海杂波的概率密度分布、时间相关性和频率相关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雷达系统设计、自适应CFAR、扫描圈间积累和频率捷变等几种抑制海杂波的方法。实录雷达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能显著提高舰载雷达的海面目标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海面自身随机多变的特性会对海面目标的雷达回波信号检测产生重要影响。文中利用分形方法对海面建模仿真, 模拟了五种不同的海况,基于雷达工作原理设计了一款雷达视频回波信号仿真软件,提高了仿真的逼真度和实时性。针对雷达散射截面(RCS)不同的舰船目标模拟仿真雷达回波,研究了海况对海面目标雷达回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况等级的增加,海杂波噪声信号增强,RCS 相对较小目标的雷达回波会逐渐被海杂波淹没。海面目标雷达回波仿真软件既能用于分析海面及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同时,在目标检测与识别中会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根据高频电磁波与海面相互作用产生Bragg谐振散射的特性分析了一阶海杂波的产生机理,得到了一定入射余角条件下一阶海杂波的多普勒频移特性,然后对天波雷达体制下海杂波的平均后向散射系数建模,仿真分析了雷达频率、海面风速、风波角、海浪有向波高谱关于海面风向的扩展程度等参数对一阶海杂波后向散射的影响,得出各参数对一阶海杂波后向散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杨正  曹志耀  方胜良 《现代雷达》2007,29(3):12-13,41
随着电子战仿真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用户对电子战仿真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载脉冲多普勒预警雷达海地杂波功率计算是电子战仿真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机载脉冲多普勒预警雷达的杂波特性,给出了机载脉冲多普勒预警雷达主瓣杂波、旁瓣杂波以及高度杂波功率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机载脉冲多普勒预警雷达总杂波功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机载雷达主要在海杂波背景下探测舰船目标,探测性能受海杂波影响大,海杂波分布特性直接影响检测器设计和系统探测性能.本文对L波段机载雷达回波特性、海杂波分布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模,从目标检测的角度提出了海杂波预处理流程,并采用拟合的方法,基于实测数据对Rayleigh分布、Lognormal分布、复合K分布、Weibull分布等四种典型的杂波分布进行了验证,所用5级高海情和3级低海情数据样本分析表明,四种分布中Lognormal分布显著占优.上述方法与结论可用于辅助雷达最优检测器设计,具备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Space-based radar can provide wide-area surveillance and theatre defence against targets in the air, on land, and at se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irborne and ground-moving target indication problems, and examines environmental and system issues that impact space-based radar design. Radar design and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that help target det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lutter, jamming, and noise. Cost-performance trade-offs are used to derive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baselines (configurations) that are proposed as candidat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4.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luctuation statistics of radar clutter using Weibull and lognormal distribution models, is presented. Both farmland and sea clutter data measured using a noncoherent, airborne S-band radar are used in the analysis. The clutter data represent the first measurements from an airborne platform over Indian terrain. The values of th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estimated using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have also been presented along with the different criteria used to classify the clutter  相似文献   

15.
蒋千  吴昊  王燕宇 《雷达学报》2019,8(3):303-317
机载多功能海上监视雷达系统作为机载平台对海探测的主要任务载荷,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探测范围广和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一种广域海上监视雷达系统,在海上作战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根据多功能海上监视雷达的系统特点及优势,对系统设计中的雷达体制选择、工作参数选择和工作模式设计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影响其关键性能的强海杂波中慢速目标检测、跟踪和目标识别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直升机雷达平台为背景,分析了机载雷达下视模式的杂波特性。首先分析了天线不同的安放角的时间-空间二维杂波谱的特性,并研究了前向阵在不同波束位置杂波的多普勒频率与斜距离的变化关系,运用了海杂波和地杂波模型计算LPRF和HPRF两种雷达工作模式下距离-多普勒杂波功率谱,最后给出了以直升机为平台的X波段雷达仿真结果,文中的杂波特性可以在系统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机载雷达抗海杂波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宗武 《现代雷达》2000,22(1):10-14
指出了机载雷达在海杂波干扰背景下检测静止或慢速运动小目标的技术难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机载雷达抗海杂波干扰的几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并对它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研究,其具体实现已在实际的飞行试验中得到了成功验证。  相似文献   

18.
由于海杂波的非高斯特性,对海雷达的性能分析非常复杂.文中首先分析了海杂波分布特性,然后对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仿真了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能力.仿真结果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曹成会  张杰  张晰  孟俊敏  毛兴鹏 《信号处理》2020,36(12):2085-2098
雷达处于低掠射角探测时,干涉、衍射以及遮挡等效应导致电磁波与海面的相互作用更加复杂,海杂波的非均匀、非高斯、非线性特性明显,使得海杂波建模难度大,同时,雷达海杂波在多方位下的特性是否存在差异也是一个问题,进一步增大了低掠射条件下海杂波的认知难度。为了提高海杂波的建模精度和多方位特性的认知,亟需开展低掠射雷达海杂波的多方位幅度特性分析。本文利用低掠射机载雷达数据,围绕雷达的低掠射和多方位两个特点,开展了多方位海杂波的幅度特性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多个海杂波模型对低掠射、多方位下的海杂波进行拟合优度分析。实现了低掠射角条件下海杂波的多方位特性差异认知,包括不同方位下的带宽、功率和最优海杂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雷达前视状态带宽最窄,侧视最宽;右侧视时的海杂波功率大于左侧视,且正侧视时最大;对于多方位下的最优海杂波拟合,雷达前视时推荐G0分布,而侧视模式下,海杂波更接近K和GΓD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