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Orbal氧化沟同时硝化/反硝化及生物除磷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对6个采用分段,闭环沟道的Orbal氧化沟工艺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评定,以确定在该工艺中同时发生生物脱氮除磷的程度,较低的总氮出水浓度表明,同时硝化/反硝化在Orbal工艺中很易发生。由于泥龄较长并保持外沟道低溶解氧,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并提高脱氮效率;由于每个沟道处于相对均匀混合的状态,因此沟道内没有明显的好氧或缺氧段之分,表明产生反硝化的必要的缺氧环境可能发生在菌胶团内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A2/O型氧化沟工艺生物除磷不稳定、出水磷难以达标的问题,在A2/O型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基础上,增加厌氧段旁侧化学除磷,以提高其除磷效率,使之满足水质排放标准.结果表明:增加化学除磷能够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使系统出水TP<1.0 mg/L,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化学除磷前厌氧池出水的TP含量为20~39 mg/L,远大于原水中的TP平均值(5.88 mg/L),在处理水量较少且化学除磷率为70%的情况下,便能够取得较好的总体除磷效果;回流污泥中携带的NO-x对生物除磷有较大的影响,其浓度和出水TP值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但旁侧化学除磷能够减弱回流污泥中的NO-x对生物除磷的影响;化学除磷剂的投配率为1:1(与TP物质的量之比),低于传统化学除磷的1.5:1.基于氧化沟工艺的旁侧化学除磷能够弥补氧化沟工艺的除磷不稳定,使该工艺得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Carrousel2000型氧化沟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4.
改良型氧化沟强化除磷效果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传统氧化沟工艺除磷能力差的原因,探索提高其除磷效果的工艺改良措施.在对比研究设置独立的厌氧区以及同时增加预缺氧区和厌氧区这2种方案的强化除磷效果后,提出了先预浓缩回流污泥、再将30%的高浓度污泥混合液输送至厌氧区的改良措施.该措施不仅能保证回流污泥量,同时还可避免回流污泥中过多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产生的不良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水条件下,该改良措施的出水总磷浓度为0.773 mg/L,显著低于另2种强化除磷方案的结果(分别为1.52和1.73 mg/L).因此,设置污泥预浓缩池、预缺氧区和厌氧区的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氧化沟系统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5.
氧化沟的脱氮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继锋  杨云龙 《山西建筑》2009,35(20):193-195
阐述了氧化沟脱氮除磷的特点、机理、影响氧化沟脱氮除磷的因素及各种形式氧化沟的脱氮除磷,最后提出了氧化沟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既节约能源又买现最佳的除磷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徐晓波 《山西建筑》2005,31(1):100-101
介绍了氧化沟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制约因素以及氧化沟系统除磷效果差的症结,从加设厌氧池、减小硝态氮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氧化沟系统除磷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CAST、UNITANK、氧化沟的生物除磷工艺设计和运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CAST、UNITANK和氧化沟三种二级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不同设计形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总结了设计的优缺点,同时指出了强化生物除磷工艺运营管理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反硝化除磷脱氮是利用反硝化聚磷菌,在缺氧环境下以NO3-作为电子受体来实现同步反硝化和过量吸磷作用,从而可以在低碳源情况下达到脱氮除磷目的。在此理论指导下,本文作者在A2/O微曝氧化沟工艺中进行了实践操作,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昆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的除磷,脱氮效果,指出较低的溶解氧造成硝化作用不充分,脱氮效果不理想,但由于缺(厌)氧)区的容积远大于好氧区容积,导致了高效的除磷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良型DE氧化沟工艺的除磷脱氮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四川新都金海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型DE氧化沟工艺,即在DE型氧化沟前加设缺氧池和厌氧池以强化除磷。为防止污泥膨胀,设立了一个生物选择区,而且采用两点进水法(20%的污水进入缺氧区,80%的污水进入生物选择区)。运行结果显示,该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结合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从硬件及运行软件三个方面,对三槽式氧化沟的工艺设计进行了改进型探索。投产以来的运行实路表明,改进型三槽式氧化沟不仅可以满足BODC5、CODcr、SS、NH3-N达标排放,还能使出水平均PO4^-3-P≤0.5mg/L,确保了排放水水质的全面达标。  相似文献   

13.
Ca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工艺的运行控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黄祖安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2):101-102
根据江门市文昌沙水质净化厂的运行经验,探讨了脱氮除磷的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在进水混合液配比、回流比、MLSS、泥龄、DO等工艺参数方面的调整控制,并总结了较佳的脱氮除磷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的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樵污水处理厂Carrousel氧化沟工艺除磷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通过对流程各点DO和硝态氮浓度的监测分析发现,厌氧段的DO和硝态氮浓度过高导致释磷效果不明显,进而影响了整体除磷效果。通过调低曝气沉砂池堰板高度、降低生化池好氧段DO浓度、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减少回流污泥流量等措施,降低进入厌氧段的DO和硝态氮浓度,有效改善了厌氧释磷效果,可使出水TP平均浓度降至0.18 mg/L。  相似文献   

15.
目前,氧化沟工艺已成为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主流工艺,但对于该工艺的系统研究并不多,在生物处理理论方面,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备受关注,因此对氧化沟工艺进行该方面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Corrousel氧化沟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参数的计算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针对氧化沟工艺的特性提出了一整套与进,出水水质密切相关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设计比较提出了优化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氧化沟生物除磷脱氮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介绍了城市污水氧化沟生物除磷脱氮处理技术,包括Carrousel系统、Orbal系统、三沟式氧化沟和五沟式氧化沟的应用情况、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南方地区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普遍偏低,运行中容易过度曝气,造成TP去除率低,且浪费曝气能耗。结合工程实例,采取加强对进水的管控、减小好氧段的容积、优化工艺运行参数(DO、回流量、污泥龄)等措施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以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Carrousel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设置厌氧、缺氧段的Carrousel氧化沟(文中简称:A^3/C氧化沟)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是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之一。结合工程实例,从工作原理、工艺设计等方面对A^2/C氧化沟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从事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环状廊道前设置厌氧区、环状廊道内设置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改良氧化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反硝化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比例(DPAOs/PAOs)以及水相和泥相的含磷量,对系统中的磷进行质量平衡分析,考察环状廊道内混合液的内循环频次(单位时间内混合液在环状廊道内循环流动的圈数,IRF)在0.52~18.74圈/h范围变化时对系统中污染物去除和磷转化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RF≤1.62圈/h时,有利于将更多的磷储存在细胞内形成胞内多聚磷酸盐;当IRF在3.36~7.53圈/h之间时,有利于反硝化除磷,且系统可获得较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此时DPAOs/PAOs可达50%左右,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2%、80%和93%以上;当IRF≥11.35圈/h时,TN去除效果不佳,无法实现高效同步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