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Y68电源插座     
正所属单位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简介Y68电源插座采用Q/Jc304-2003标准设计、制造,适用于电力传输系统中电流的输入和输出。产品特点该产品采用双头矩形螺纹锁紧连接,其使用环境温度范围为-65℃~85℃,正弦振动为1Hz~2000Hz时,  相似文献   

2.
由异丁醛缩合加氢合成了2,2,4-三甲基-1,3-戊二醇(TMPD),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缩合反应采用异丁醛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反应温度60℃,中间体三甲基羟戊醛(HPA)的收率为80%以上;加氢反应采用自制的Cu—ZnO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在150℃将HPA加氢生成TMPD,HPA转化率为98%,TMPD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3.
设计出一套矩形阵列管封装式相变蓄热装置,设计并搭建相变蓄热系统试验台,采用相变材料CH_3COONa·3H_2O对其进行放热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温差下冷流体流量越大,蓄热装置的传热系数也越大,且随放热过程进行下降速率也越缓慢.流量为500L/h,温差为(75℃-50℃)的传热系数明显比温差为(68℃-40℃)的传热系数高,但流量为300L/h和100L/h时,温差为(75℃-50℃)的传热系数却比温差为(68℃-40℃)的传热系数低.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8155扩展液晶显示器和薄膜式键盘,输出部分采用双向可控硅,同时具有串行接口,使用镍铬-镍硅温度传感器,并利用MC14433芯片实现高精度,宽范围的测量,控温范围为0~1000℃,精度为±1℃.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还给出了控制算法及主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5.
双级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双级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运行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稳态仿真的方法对双级压缩热泵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建立了各部件模型,并对中间冷却器建立模型,采用R134a作为制冷剂。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系数(COP)和制热量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同一蒸发温度下随冷凝温度增高而减小;单、双级系统在环境温度5℃以上时应进行切换,低于-20℃时不宜于运行。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电子温度表组成部分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采用铂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件,对Pt100电阻-温度曲线关系进行测定,由测定结果得出Pt100的电阻-温度函数关系。利用铂电阻的温度-电阻特性,将温度信号直接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单片机控制程序,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将其温度值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对于温度的测量。电子温度计的检测范围为-40℃~120℃。  相似文献   

7.
使用不同用量的不同护绿剂,采用烫漂、常温浸泡及真空渗透等护绿措施,对闭鞘姜护绿效果进行比较;装罐后分别于96℃,105℃,118℃三种温度及不同时间下进行杀菌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各为100mg/kg的硫酸铜和亚硫酸钠混合护绿液,在95℃温度下烫漂2.0min,护绿效果最好;而最佳杀菌式为:10′-15′-10/118℃.所得闭鞘姜罐头在室温下可贮藏14个月,绿色保持不变,感官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蓄冷系统热力学计算模型,选取HFC134a作为制冷工质,计算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在-15℃~-5℃,冷凝温度为35℃和40℃时,太阳能喷射-压缩制冷系统的EER要优于单独喷射和单独电压缩系统;太阳能喷射-压缩制冷系统的EER值随中间冷却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并且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其最优温度也会升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以AVR单片机ATtiny2313A为核心,以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的高精度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功耗低,具有通信接口,支持Modbus协议.经过实测,系统工作稳定,测温范围为-20℃~+85℃,温度分辨率为0.01℃,测温精度为±0.3℃.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试验样机采用了新流程的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了在寒冷地区采用该流程的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率.实验验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在-18℃以上的室外低温环境中满足寒冷地区冬季供暖需要.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有序聚集体为模板辅助制备了纳米TiO2,通过XRD和比表面测试(BET)对纳米TiO2进行表征,详细考察了投料比、投料时间、水浴温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等对TiO2/S2-/SO2-3耦合系统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TAB)∶n(TiO2)为0.10,投料时间为40 min,水浴温度40 ℃,在450 ℃下锻烧2 h时,制备的TiO2/S2-/SO2-3耦合产氢系统3 h累计产氢694.5 mL,较S2-/SO2-3独立系统的产氢量提高36.3%,最大瞬时产氢速率为11.9 mL/min.根据试验结果对耦合产氢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以AVR单片机ATtiny2313A为核心,以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的高精度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功耗低,具有通信接口,支持Modbus协议.经过实测,系统工作稳定,测温范围为-20℃~+85℃,温度分辨率为0.01℃,测温精度为±0.3℃.  相似文献   

13.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小区污水回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工艺进行了小区污水处理和回用的试验研究。工艺设计的特点为通过曝气对水流的循环作用实现膜表面截留的污泥与硝化液的自动回流,简化A/O系统的运行。该工艺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系统温度为25℃左右、进水pH值为6.1-7.0、DO为1.0-1.5mg/L时,HMBR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BOD5、NH4^ -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5%、99.3%、99.4%和84.7%,并且膜出水中检测不出SS和大肠菌群,浊度<2NTU。出水满足CJ25.1-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经消毒后可用于小区绿化、冲厕、扫除、洗车等场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的恶劣环境,提高TPMS的系统集成度,设计了一款适用于TPMS的新型高性能超低功耗信号接收器。该信号接收器采用亚阈值区技术、休眠-唤醒工作机制以及自动增益控制方法,降低了功耗,提高了信号接收的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温控范围为-35~125℃、供电电压为2.2~3.5V的环境下,识别信号幅度最小值为0.5mV,系统平均功耗为6μW。  相似文献   

15.
从120号溶剂油中提取正庚烷并回收甲基环己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正庚烷的生产状况和市场行情,分析了中小型石化企业生产正庚烷的可行件,提出采用萃取精馏分离正庚烷的方法.在间歇精馏塔塔顶温度为91-101℃、塔釜为103-110℃的条件下,可以得到58%以上正庚烷和甲基环己烷的混合液.根据物质相关性质,初步确定有关萃取溶剂,利用单级循环汽液平衡釜对初选的萃取剂进行实验研究,选定乙二醇作为萃取剂,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邻二氯苯和丁二酸酐为原料,经付氏酰基化反应,制得产物4-(3,4-二氯苯基)-4-氧代丁酸,研究催化剂的投入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找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为酰基化剂的2倍,丁二酸酐与邻二氯苯摩尔比为1:6,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产物要在冰水体系中结晶析出。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民用车载红外视觉增强系统的迫切需求,针对384×288型像元尺寸为38μm×38μm的非制冷探测器,利用衍射元件的光热特性采用光学被动式消热差方法设计了一个折/衍混合大像面长波红外消热差镜头,介绍了折/衍光学元件的温度特性及设计消热差系统的原理。通过合理的选择衍射面的基底材料,用CODEV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在工作波段8~12肚m,f=21mm,F数为1.4时在-40℃-80℃的温度范围内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O.3,符合消热差系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液冷式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散热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液冷式CPU散热器的换热性能实验系统. 该实验系统使用基液丙二醇-水,Al2O3纳米流体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流体进行换热实验,采用单变量法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 当加热功率为18.26 W时,基液丙二醇-水的热阻值为0.859 ℃/W,质量分数0.135%的Al2O3纳米流体的热阻值为 0.751 ℃/W,质量分数0.135%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的热阻值为0.739 ℃/W,质量分数0.32%的MWCNTs纳米流体的热阻值为0.457 ℃/W. 结果表明:在基液中添加纳米粒子能提高基液的换热能力,MWCNTs纳米流体的换热效果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有序聚集体为模板辅助制备了纳米TiO2,通过XRD和比表面测试(BET)对纳米TiO2进行表征,详细考察了投料比、投料时间、水浴温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等对TiO2/S^2-/SO3^2-耦合系统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TAB):n(TiO2)为0.10,投料时间为40min,水浴温度40℃,在450℃下锻烧2h时,制备的TiO2/S^2-/SO3^2-耦合产氢系统3h累计产氢694.5mL,较S^2-/SO3^2-独立系统的产氢量提高36.3%,最大瞬时产氢速率为11.9mL/min。根据试验结果对耦合产氢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Sol-Gel法制备YBCO高温超导粉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Y2O3、BaCO3、Cu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为螯合剂,用乙二胺作为PH值调节剂,通过Sol-Gel法制备YBCO超导原粉,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烧结。XRD分析表明烧结后的YBCO超微粉在不同的温度下获得不同的相,其中800℃烧结得到的是Y-123相,此烧结温度明显小于以前报道的烧结温度(900-950℃)。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粒径约为80-100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