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制备了一系列新戊基多元醇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质联用(GC-MS)和原子发射光谱(AES)对合成酯进行了分析鉴定,并测定其运动黏度。结果表明:合成了酯化率较高且杂原子很低的新戊基多元醇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混合酯由五种组分构成;其运动黏度随脂肪酸碳原子数、长链脂肪酸、异构酸、长链异构酸、醇羟基数含量增大而逐渐增大;其黏度指数随脂肪酸碳原子数、长链脂肪酸、长链异构酸和醇羟基数含量的增大变化不明显,而随异构酸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费建奇  赵伟 《润滑油》2008,23(6):28-32
论述了新戊基多元醇与脂肪酸典型的酯化催化反应机理与特点,结合酯化合成工艺特点对催化剂的适应性进行了讨论;从分子结构设计的角度对新戊基多元醇与脂肪酸的反应特性及酯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新戊基多元醇脂肪酸的催化酯化合成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酸催化剂和非酸催化剂对新戊基多元醇酯储存稳定性的影响,非酸催化剂合成的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储存稳定性优于酸催化剂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Brtinsted酸,包括硫酸、磷酸、对甲苯磺酸,催化季戊四醇与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行为,结果表明,硫酸催化酯化反应速率最快,能有效催化不同类型的新戊基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化反应,羟基转化率达到98%以上.研究了硫酸催化条件下新戊基多元醇脂肪酸酯化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酯化反应速率明显受到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提高催化剂用量和升高反应温度,能有效提高酯化速率,催化剂用量0.25%~0.50%、反应温度185~190 ℃为适宜的控制范围;硫酸催化酯化反应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非酯化催化反应,不能得到低硫含量的酯.硫酸催化酯化反应机理遵循"中间产物为烷基化硫酸"模型.  相似文献   

5.
费建奇  赵伟 《润滑油》2009,24(4):22-25
采用新型催化酯化反应工艺合成了新戊基多元醇脂肪酸酯,酯化反应转化率高达98.5%以上;FTIR分析表明,酯的羟基吸收峰消失,表明酯化反应具有高的羟基转化程度.采用该合成工艺制备了冷冻机用基础油,结果表明,基础油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聚α-烯烃、烷基苯、聚醚、双酯、新戊基多元醇酯、硅酸酯、氟油等合成润滑油在冷冻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秦军 《合成润滑材料》1998,25(3):19-23,46
综述了聚α-烯烃、烷基苯、聚醚、双酯、新戊基多元醇酯、硅酸酯、氟油等合成润滑油在冷冻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辉  孙翔兰  刘功德 《润滑油》2012,27(5):43-46
以烯酐、新戊基多元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酯型无灰分散剂,研究了酯型分散剂的合成工艺及工艺路线。选择分子量1000的烯酐及新戊基多元醇为原料,选用两种催化剂,一种是磷酸酯,另一种是碱性金属盐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适宜的反应时间是10~12 h,温度为170~180,适宜的原料配比为1∶1.2,较好的真空度为0.08 MPa,并运用红外光谱对添加剂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原硅酸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碳链的原硅酸酯,考察了它们的摩擦学性能。认为正构烷醇酯和异构烷醇酯的摩擦磨损特性有明显的差异,并随碳链的增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指出相同脂肪酸的各种不同醇酯催化加氢难易程度及该系列反应速度常数具有极小值。发现脂肪酸的碳链越长,其脂肪酸甲酯加氢反应速度越快。发现了高碳酯及脂肪醛等副产物,研究了影响副反应的各种因素。借助微机数据处理,描述了脂肪酸甲酯加氢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多元醇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合成基础油,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精密仪器仪表油、齿轮油等领域。不断发展的航空发动机对多元醇酯的黏温性能、低温性能、热安定性、氧化安定性要求逐步提高。文章主要对多元醇酯基础油这些优异性能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根据航空润滑油规格标准的发展提出了多元醇酯基础油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新戊二醇、甘油、苯酐及己二酸进行共缩聚制备聚氨酯漆包线漆用新戊二醇聚酯多元醇。适宜的合成条件为:n(羟基):n(羧基)=1.5:1,n(苯酐):n(己二酸)=3:1,n(甘油):n(新戊二醇)=1.5:1。缩聚条件为200℃反应7.2 h;新戊二醇聚酯多元醇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乙二醇聚酯多元醇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分解稳定性和耐水解稳定性,所涂制的聚氨酯漆包线漆漆膜具有更好的附着力、绝缘性和耐热等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简称3,5-甲酯)、季戊四醇、单元脂肪酸为原料,合成了5种酚酯型抗氧性合成酯。合成过程分两步酯化反应:首先3,5-甲酯皂化水解得到的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与季戊四醇酯化,得到具有抗氧化基团的多羟基化合物;然后,此多羟基化合物与单元脂肪酸酯化得到了具有抗氧化性的合成酯。通过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可以认为,此过程反应基本完全,所得产物与目标产物结构吻合。TG表明,此基础油具有良好的热氧化稳定性。旋转氧弹法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同时,产品的黏度、黏度指数、闪点和倾点,可以说明此合成酯可以用来做良好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4.
A series of diesters on the basis of 5,7-dimethyl-1,3-adamantanediol and 5,7-dimethyl-1,3- bis(hydroxymethyl)adamantane and C3–C10 aliphatic acid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ir physicochemical and thermo-oxidative properties have been studi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esters obtained have been compared to those of trimethylolpropane and neopentyl glycol esters.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高载荷低腐蚀极压抗磨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其添加到多元醇酯类基础油中进行性能评定。与各类商品极压抗磨剂进行性能对比,重点考察承载能力与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结果显示,所研制的极压抗磨剂具有优良的腐蚀和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承载能力和润滑性能。制定了产品指标并进行了批次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平 《润滑油》2009,24(4):5-11
概述了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与现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现代航空发动机油的规格发展,以及对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性能的主要要求.通过分析,指出了目前国际上主要的航空发动机油规格仍然以美国军标规格为主导;提出了我国自主研究开发航空发动机油,需要重点考虑油品在高低温条件下的贮存稳定性、氧化安定性和腐蚀性,同时需要同步研制开发满足现代航空发动机油所需求的新戊基多元醇酯型合成基础油.  相似文献   

17.
测试了不同结构的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季戊四醇复合酯及双季戊四醇酯与制冷剂R22,R134a,R410A的临界互溶温度,分析了复合酯中多元醇、二元酸和一元酸的结构变化对其与制冷剂互溶性能的影响,以及双季戊四醇酯中直链和支链脂肪酸的结构变化对其与制冷剂互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酯与制冷剂的互溶性能主要取决于复合酯的基本结构,复合酯中多元醇、二元酸和一元酸的变化未对其与R22,R134a,R410A的互溶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双季戊四醇酯的基本结构是其具备优异的与制冷剂互溶性能的重要因素;双季戊四醇酯中直链脂肪酸的含量越高、碳链越长,其与R134a的互溶性能越差;双季戊四醇酯中支链脂肪酸的含量越高、碳链越短,其与R134a的临界互溶温度越低,溶解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了3种润滑剂基础油在铁钻具表面的吸附行为。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甘油三C18脂肪酸酯具有空间变形能力,在铁表面吸附能为-48.7352 kJ·mol-1,吸附能为正构C18和C18脂肪酸甲酯两倍左右。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正构C18和C18脂肪酸甲酯在铁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结构,油膜厚度约为0.35 nm;甘油三C18脂肪酸酯在铁表面吸附油膜厚度为1.5 nm左右。甘油三C18脂肪酸酯在铁钻具表面吸附能强,形成油膜厚,润滑能力优于正构C18和C18脂肪酸甲酯。   相似文献   

19.
以三羟甲基丙烷、二元羧酸、单元脂肪酸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三类复合酯类润滑基础油,以庚酸酯类复合酯合成为基础,考察了反应温度、真空度、反应时间和摩尔比例对酯化合成的影响,并对产品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此复合酯类润滑基础油在黏度指数、闪点、倾点及氧化安定性方面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润滑基础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