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来自现场报道的电视新闻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着受众的关注.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报道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观众对现场报道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场报道能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新闻事件现场、当事人等新闻要素.以新闻人的职业素养提供客观现场报道,是每个新闻人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2.
采访是新闻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艺术.在实际采访中,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来呈现新闻背后独特的魅力.新闻采访是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所以要注意语言技巧、提问方式以及情感沟通,要以主动性来提高感染力.掌握采访艺术,有 助于采访成功.  相似文献   

3.
新闻选择和新闻伦理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新闻选择过程中,一些新闻记者会忽视了新闻伦理,常常会遇到道德考验和伦理抉择的两难问题,如何在两难中寻求新闻与伦理的共存一直困惑着很多人.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新闻选择和新闻伦理的关系,让更多人认识到恪守新闻伦理的重要性,更好地处理道德考验和伦理抉择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媒体都很重视报道会议新闻,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会议新闻都是媒体报道的重点.然而,我国的会议新闻总是给人一种刻板、空洞、千篇一律的感觉.相比起来,西方媒体记者更善于从会议中发现新闻线索,把会议新闻写得生动有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解析西方会议新闻,我们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闻真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我国新闻业界的发展和变化,这个话题"历久弥新". 1 如何理解新闻真实 新闻是人写的,因而它是一种基于事实的主观性制作.在从"事实到新闻的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真、假、部分真和部分假的问题.我们常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在强调真实对新闻的重要性,其实真实是对新闻的一种认识或判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会有新闻真、假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真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我国新闻业界的发展和变化,这个话题"历久弥新". 1 如何理解新闻真实 新闻是人写的,因而它是一种基于事实的主观性制作.在从"事实到新闻的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真、假、部分真和部分假的问题.我们常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在强调真实对新闻的重要性,其实真实是对新闻的一种认识或判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会有新闻真、假问题.  相似文献   

7.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新媒体与融媒时代背景下,需要正确筛选和编辑新闻信息.编辑作为新闻传播的中介,是新闻传播和精神文化积淀的把关人,应该培养适应新媒体与融媒时代背景的新闻编辑意识,进而创作出令人欣慰、具有新意的新闻作品.基于此,笔者分析了新媒体与融媒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意识的重要性,并探析了新闻编辑意识要求,旨在为相关的新闻编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是最吸引人的消息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超过对手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许多报纸都有社会新闻特刊,特别是一些都市类报纸更是把社会新闻作为吸引观众的主要“亮点”.此外,许多电视台和电台还播出了大量的社会新闻,也就是“民生新闻”,成为吸引观众、听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闻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一是真实性,二是时效性,三是准确性,因此新闻工作者留给人的印象多是言行谨慎、传统甚至呆板.采访是新闻活动的首要任务,采访结果对整个新闻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新闻采访中,必须加强创意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杨晓峰 《西部广播电视》2013,(7):104-104,106
新闻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一是真实性,二是时效性,三是准确性,因此新闻工作者留给人的印象多是言行谨慎、传统甚至呆板.采访是新闻活动的首要任务,采访结果对整个新闻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新闻采访中,必须加强创意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人物采访在新闻工作中必不可少,不论是新闻类、故事类还是访谈类节目都免不了有对人的采访,所以学会对人的采访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然而,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作为记者,如何能走进不同人的不同心灵世界呢?这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笔者结合采访经验,探究如何让人物采访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新闻之于人,是将信息迅速化的广而告之,之于社会,是引导当下的舆论.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新闻立足之根旨在“新”.如何在生活中迅速的发现“新闻”,是对记者专业能力的考量,也是对记者新闻敏锐度高低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信息被新兴媒体迅速传播,网络新闻成为了现代人的宠儿,拓宽了人们的新闻视野,为人们及时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方便.新闻信息要通过网络传播,就必须借助互联网,而网络又是一个虚拟空间,相比于传统媒体更加无法保证所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如何铲除虚假报道,让互联网的虚拟形式快速、真实地传播新闻信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是新时期以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为特色,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闻形态.民生新闻围绕着群众的生存空间与状况展开,获得了广泛的喜爱,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其中的信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深入发展和新闻传媒业地位的逐渐提高,以猎奇、趣味方式来吸引受众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日益明显,在市场的驱动下形成一种潮流趋向,并向传统的新闻事业发出了强劲有力的挑战.虽然新闻娱乐化由于较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帮助新闻传媒业成功的吸引大量受众,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导致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庸俗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众的辨别力.在新闻娱乐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应该如何客观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这还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影响,从而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这股趋势,使新闻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新闻娱乐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新闻媒体作为把关人应该施行的做法这几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全自动中文新闻字幕生成系统,输入为新闻视频,输出为视频对应的字幕文本.以<新闻联播>为语料,实现了音频提取、音频分类与切分、说话人识别、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视频文件的播放和文本字幕的自动生成等多项功能.新闻字幕的自动生成,避免了繁重费时的人工字幕添加过程.实验表明,该系统识别率高,能够满足听障等特...  相似文献   

17.
新闻稿件的创优,需要有一个好的题材,有一个好的主题,还要有好的文采.很多人都认为广播新闻稿写作最为容易,言简意赅.其实,每一个广播记者都很清楚,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广播新闻创优稿件往往要求字字珠玑,这就要求广播记者有很高的文字造诣.那么,广播新闻创优如何能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呢? 曾经有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广播新闻就是汲取报纸和电视新闻的精华."但是这种汲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广播新闻用事实说话,用声音说话,所以广播新闻创优在选好题材和主题的同时,还要注重音响的应用和优美的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以及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度需要新信息和新事物,于是便催生出传媒的历史——从近地到远程,从有线到无线,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我们今天的新媒体等.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也推动着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与人在交往过程当中,总会有着某种共通的约束在其中.这便是道德或公德的起源,归纳成条例就是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行为,是新闻职业道德研究中的核心论题.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近年来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然而不同时段不同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对于主持人有不同的要求.我国早间新闻被公认起步于1993年的《东方时空》,它改变了中国人早上不看电视的习惯.当下,早间新闻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上班族,均会在伴随式的状态下观看早间新闻,了解当天的最新讯息.而作为早间新闻的节目主持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早间新闻的收视率和传播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探讨早间新闻的主持人的主持艺术,使主持人能够在早间新闻中的作用达到最优效果,让受众能够享受好"新闻早餐".  相似文献   

20.
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各地电视台新闻改革的浪潮中,民生新闻栏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以江苏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它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普通百姓身上,以人为本,关注民众,服务民众,改变了以往那种高高在上的新闻表达方式,让更多的人喜欢看表述自己生活的新闻.电视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获得了胜利,其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成为地方省市电视媒体市场突围的有效途径.但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克隆与跟风,众多栏目竞相仿制或抄袭,内容与形式近似,节目同质化逐渐引起受众收视兴趣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