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荆州古城东门地段现状交通情况,分析了其道路交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政府部门和城市建设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宁波老市区为例分析了中小城市交通流的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能模拟城市基流量分布的公式,从而能借助电脑,使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交通量分布的定量预测成为可能。这种办法简单易行,并适用于我国中小城市的交通分析。 相似文献
3.
交通质量综合评价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工作,尤其是评价指标值难以确定。文章介绍了一种交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在上海市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效益。 相似文献
4.
山体滑坡属一种地质灾害,通常由特定的原因所引起,故对其整治也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文中对广州大金钟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山体滑坡事故,通过分析计算制定其整治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刘寿喜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0,(4):53-63
村镇道路与城市道路一样,既是社区规划建设的基本骨架,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但是,它在运行职能方面赋有许多与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因而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 为了适应我国广大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7.
8.
文中分析了目前干道整治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提出的交通组织方案总体策略及原则的基础上,研究了干道整治交通组织的方法和流程,将干道整治施工对城市环境和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顾晴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6,(18):72-72
8月17日,北京市交通委召集14个市区属市政部门在华贸中心召开现场会,专题研究改善华贸中心交通状况的七项措施。国华置业主动配合市政建设改造城市主干路,将区域内的次干路、支路和小区路形成的微循环与外部交通网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现有路网的综合通行能力,缓解主干路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中轴线横穿城市中心区域,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城市人流和物流最集中的地方。它是城市发展轴线,又是交通走廊和景观轴线,及公共空间汇聚廊道。从轴线交通在城市交通所起作用入手,重点考虑轴线交通不同的布置型式,并与轴线所处区位和周边用地相结合,提出城市中轴线交通解决策略。明确指出规划组织好中轴线交通,理清各交通模式之间关系,特别是处理好交通体系和城市用地之间关系,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各种交通模式和节点交通型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地面、地上和地下一体化设计为主导方式进行的立体交通网络设计。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规划已在我国全面开展,但针对农村的规划理论却还很薄弱。此背景下,农村道路交通规划很多照搬了城市交通规划的方法和理论,从而使得农村道路交通体系与农业产业化格格不入。本文以农业产业化视角,对现阶段农村道路交通规划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产业化的特点出发,提出农村道路交通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分析快速路系统内部及与其衔接的周边路网之间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结合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条件,提出了交通衔接的工程与管理对策,以达到缓解和调节拥堵、均衡路网、发挥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单向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孙刚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27(4):80-83
随着汽车与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而增加道路和限制车辆不是解决问题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分析了单向交通的优点,总结了目前采用的各种单向交通方式,提出了单向交通的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典型路段实施单、双交通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单向调流可以有效利用和提高现有交通资源,建议在城市、尤其是城市老区交通管理中进行研究和实施.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市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景德镇市城市道路网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景德镇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景德镇市具体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需要,对未来景德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首先分析了影响公路安全的危险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经验对公路标志的文字高度、版面大小以及版面内容、设置位置进行优化研究。使公路交通标志和减速振动标线的设置更加合理,达到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一个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邯郸市主城区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但是随着近年来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邯郸市主城区的道路交通同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邯郸市主城区道路交通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特色村镇保护改造规划技术革新研究主要包括5个方面。首先,对特色村镇进行内涵界定及类型划分并建立数据库;其次,从文态彰显、生态遵循和形态继承的角度保护传统特色;第三,着眼于资源禀赋与新时期的宜居宜业要求,全面提升村镇功能并发展时代特色;第四,革新规划技术及实施办法以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协调一致;第五,构建全过程的技术平台以支持保护与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