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晴  哈静  王开 《华中建筑》2023,(1):13-17
村落是村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是村民精神的寄托。探究区域民族型村落的景观基因识别对于推进村落的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意义重大。该文选取沈北新区9个具有代表性的锡伯族村落进行调查研究,建立了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从环境基因、村庄格局基因、传统民居基因和文化基因四个方面对沈北新区锡伯族村落进行识别,为村落后续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辽宁省丹东市龙王庙村为例,对辽宁地区锡伯族发展情况、村落环境保护现状、民居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村落、民居保护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文化保护与历史传承日益受到关注,传统村落的规划改造及民居建筑功能综合提升问题已得到国家及地方的重视。迫切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以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建立基于内容协作的传统村落空间信息平台。本文着重阐述传统村落空间信息管理与分析的相关设想与研究,并在平台整体框架、传统村落的档案内容构成、资源数据库建设标准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许五军 《规划师》2017,(4):65-69
文章在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与村落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轮驱动、"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互相促进的总体思路,从强化政府主导、立足村民主体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客家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推动了传统村落的复兴。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7,(4)
文章在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与村落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轮驱动、"政府主导"与"村民主体"互相促进的总体思路,从强化政府主导、立足村民主体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客家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推动了传统村落的复兴。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统村落休闲旅游的热度持续提升,居民与游客的主客关系日益复杂,为探索适应人口变化特征和村落自身保护发展需求的公服设施优化发展路径,研究引入“主客共享”理念,运用文献研究、非参与式观察、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等方法,以广州黄埔深井村展开实证研究,发现村落公服设施配置存在一定失衡,公益性和商业性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差异,同时主客在设施使用上出现兼容、互斥特征。基于主客需求和村落空间、资源和文化等特征,提出“需求融合、格局传承、情境营造、弹性共享”的公服设施优化策略,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为其他传统村落公共服务设施与村落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传统村落的发展正面临多元困境,处在扩张与收缩并存的阶段。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情况下,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改变传统村落单一、薄弱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铅山县为例,以县域范围内的各传统村落协同发展为基准,对当地传统村落的区域交通、文旅资源、区域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比,并进行片区式差异化协同发展调整,探索乡村振兴中更为有迹可循、有序可依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村落张庄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得出了当地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建筑形态、村落形态、文化特征等特征,也发现了使用功能、土地利用、传统风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畲族传统村落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尊重民俗文化等绿色村庄规划经验,并从建筑使用功能、资源利用、产业规划、空间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安全防灾等方面对张庄进行适宜性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6,(Z2)
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迅速消亡的危机,虽然国家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并强化了传统村落的规划编制与指导,但目前还缺乏统一规范,规划编制的深度和科学性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明确保护核心资源、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进可持续的村落发展和切实的规划实施等方面尚缺乏共识。文章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引入资源脆弱性概念,从提升传统村落资源脆弱性的视角出发,定义传统村落的脆弱性及其核心要素,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4条核心原则,并将其运用到云南省腾冲市银杏村的规划实践中,有效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传统村落现状和发展困境的分析,以云和县坑根村为例,研究民宿旅游视角下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浅析其对历史建筑和村落肌理的修复;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复兴;村落人居环境和旅游景观更新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该村景观资源利用率、社会效益还不够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江苏以省级传统村落作为重要抓手,探索适应本省实际的保护发展实践工作。文章基于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地方实践,以宜兴市太华镇为例,从村落分布、选址与格局以及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三个方面阐释其境内分布的传统村落特征,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管报不管保”“单个村落保护弊端”以及“保护与发展矛盾”等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村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山水空间格局所蕴藏的生态智慧,对生态保护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村落良洞村的格局符合传统村落自然山水田园的选址需求,整个村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村落选址、结构布局、建筑特色等方面带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当地时代变迁的重要见证.利用GIS空间分析等方...  相似文献   

13.
抚州市金溪县是江西省中国传统村落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境内的传统村落经过历史的积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与文化价值,已成为金溪县打造旅游大县的重要资源依托。文章结合金溪县传统村落的乡野调查,对其境内传统村落的选址、村落布局形态、村落内部空间及现状问题等进行归纳分析。由此探讨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地方特色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河南省的国家级传统村落裴城的核心街坊为研究对象,在保护村落历史资源和地域特色的前提下,运用发展和保护并举的思路,从空间重塑、功能复合化、村落活力、建筑整治等几方面入手,初步探讨传统村落中的核心街坊如何进行良性循环发展,以点带面,尝试寻找传统村落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5.
在既有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把国家历史文化格局背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背景的宏观层面,与特定传统村落传统资源静态情形与活态情形的微观层面结合起来,然后,通过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基础数据共享平台来进行综合价值评估,根据获得的评估结果来实现对传统村落的分级分类,不但可以为未来科学、合理遴选新的传统村落保护对象提供方便,还可以为未来既有区域传统村落有重点地开展保护利用工作,以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状况的周期性监测、评估工作,进而促进传统村落的长效保护利用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和更新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努力,以实现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协调和平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问题集中显现,矛盾日益突出,出现盲目建设、过度开发、改造失当等不利现象,严重损害了历史文化价值。该文从传统村落建筑更新的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村落建筑更新问题,提出了将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于更新传统村落建筑的方案,从装配式建筑技术优势、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重点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和更新的可行性,为传统村落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旅游经济发展使得传统村落生产的内在逻辑发生转变,如何平衡历史文化保护与村落经济效益成为当下传统村落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整体格局与空间肌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3方面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保护规划不仅对村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监督意义,同时更规范村落各类资源旅游化的应用,兼顾了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姚鹏珍  李玉杰 《福建建材》2024,(3):39-41+50
通过对当下传统村落保护危与机的梳理,借鉴数字化技术优势,结合永州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资料与实践现状,从遗产、文化、产业、体系4个方面出发,探索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村落保护新模式,为传统资源的活态传承提供新思路,从而推动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工作向科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类需求层次的递进,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到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逐步分析传统村落的村民在各个需求层面对村落营建的心理诉求,进而总结出当前中国传统村落营建过程中的可行性策略,试图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产业兴旺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传统村落是一类特殊的村落,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包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文化血脉,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库"。当前传统村落内生发展乏力,内外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导致人才的外流、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保护压力较大。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市场是方向"。本文从资源、市场、人才角度探讨乡村产业内生发展动力机制,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要求,旨在通过激发村落内在发展活力带动乡村文化的保护。并以安徽省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探讨从三生空间资源的挖掘利用、传统村落功能形态的重塑、村落业态模式的时代指引、多元服务人才的共建共享四个方面提出的传统村落复兴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