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药在动态加载下破片威力必然发生变化,静爆试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为获取弹药动态加载下破片分布威力场,设计一种炮射弹药的动态加载试验,通过高速摄像和标杆获取弹药的动态炸点。预设碰撞触发靶,设置同步触发,同步高速摄像和电测系统,获取弹药动态加载爆炸后破片的飞行时间。建立动态炸点与矩形破片拦截靶和测速靶的对应关系,结合静爆破片威力场处理方法,获取弹药动态加载下破片的轴向分布、破片的动态飞散角和动态飞散方位角以及破片的平均速度,试验结果可为实弹条件下弹药威力和毁伤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计算战斗部杀伤概率和引战配合参数,提出一种六幕光幕靶对战斗部破片群初速进行测量的方法.给出了六幕光幕靶的测量原理.可以通过测量多个破片的飞行速度与飞行姿态角,推导出速度衰减系数.采用多台六幕光幕靶圆形放置,同时参与测试,再根据破片速度衰减公式确定破片群的初速.同时对沿战斗部轴向的破片初速进行了探讨,用其初速分布更准确地表示战斗部的初速分布,讨论了误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计算多层球形破片在爆炸驱动下的初速场,通过对装药结构的等效分析,基于Gurney假定和相邻层颗粒之间力和力的波动量等概率传递假定,忽略排列方式引起的孔隙率变化,应用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了破片初速场的理论计算模型。该模型反映了炸药参数和破片的密度、层数和直径等因素对破片初速的影响;针对典型的爆炸驱动前向多层破片模型,用LS-DYNA3D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多层钨球破片的爆炸驱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开展了相关验证试验并分析了理论计算值与试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讨论了不同球形破片直径和不同破片层数下破片初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随着相同直径破片层数的增大,破片初速减小,相邻层间破片的速度差值更大;层数相同时,随着破片直径的减小,破片初速增大,但相邻层数破片的速度差值更小。  相似文献   

4.
在地面爆炸试验中,破片初速测试是一个重要的测试项目,目前比较成熟的测试方法为靶网测试法。本文主要讨论靶网测试法在破片初速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常规弹药爆炸破片和冲击波作用规律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振涛  王超  甄建伟  徐周 《爆破》2012,29(1):15-18
研究常规弹药爆炸后破片和冲击波的作用规律。通过对弹片和冲击波运动规律的分析认为,按照以往的模型进行计算时,存在TNT当量不守恒的问题。研究了TNT当量守恒条件下,冲击波和破片同时到达目标距离的问题,所得计算模型较以往的模型更为合理。对于mpmax,冲击波和破片同时到达的距离为4.26 m,以往模型为3.76 m;对于mp,冲击波和破片同时到达的距离为4.30 m,而以往模型为3.83 m,偏差约13%。另外,经过理论推导和计算认为,冲击波和破片同时到达目标的距离,与破片形状和破片质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赵进  付建平  陈智刚  郭子云  张钧  郑灿杰 《爆破器材》2019,48(5):35-39,45
以内刻V形槽战斗部圆柱壳体为研究对象,针对矩形破片战斗部产生破片连片的不足,设计并优化了菱形破片战斗部,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壳体膨胀破裂与破片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战斗部壳体的断裂过程、破片速度的衰减、有效单个破片的个数。对单个破片进行毁伤效果模拟计算,并通过静爆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内刻V形槽菱形破片战斗部壳体膨胀破碎形成的破片连片率极低,有效单个破片数量多,初速高,并可以在7 m处有效侵彻8 mm 厚的Q235钢靶,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弹药运输与弹药包装设计的关连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高欣宝  王龙  姚恺 《包装工程》2003,24(1):79-80
分析了我军现役运输车辆和弹药包装的现状,着重从提高运力的角度研究了运输车辆对弹药包装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多普勒雷达测速、天幕靶测速和激光测速的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详述了以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新型激光初速测定仪原理、电路设计和火炮初速推算方法.同时,围绕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确定了测定各种火炮初速所需的靶距和第一靶距炮口的最小距离.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初速雷达靶场计量检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测速范围、测速误差、天线增益及波束宽度、工作频率、发射功率、接收机噪声系数、接收机带宽、接收机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提高弹丸破片群对目标的杀伤力度出发,为破片群的定向控制技术研究提供可靠的先验信息,提出了基于傅里叶描述子的弹丸破片散布特性研究算法。该算法利用傅里叶描述子的旋转、缩放和平移描述的不变特性,对弹丸破片的分布图像进行傅立叶描述分析,提取弹丸破片的散布参数(散布范围、散布形状、边缘密集度)。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弹丸破片的散布特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值模方法开展了子弹药以不同落角和攻角撞击混凝土介质的冲击响应的研究,对一定质量、速度的子弹撞击混凝土介质进行仿真计算和实验验证。获得了子弹在落速15m/s、落角60~90°和攻角不大于5°范围内撞击混凝土介质冲击峰值过载和碰撞作用时间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对子弹落地冲击响应理论模型的建立及子弹结构部件的结构强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高速摄像技术探究钢壳平底、凹底雷管爆炸产物与破片的飞散规律,同时对不同管壳材质的凹底雷管反转弹丸的速度变化规律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钢壳凹底雷管爆炸产物径向运动速度大于平底雷管;钢壳凹底雷管爆炸后,其聚能穴翻转变形产生反转弹丸,反转弹丸的头部速度在尾部拉应力的作用下逐渐下降;雷管爆炸95μs后,反转弹丸头部和尾部断裂,拉应力作用消失,头部速度骤然升高达到最大值;在距离雷管底部270mm内,钢壳凹底雷管反转弹丸的头部速度为1 440m/s,铜壳为3 204m/s,铝壳为6 350m/s。  相似文献   

13.
运用高速摄像技术探究钢壳平底、凹底雷管爆炸产物与破片的飞散规律,同时对不同管壳材质的凹底雷管反转弹丸的速度变化规律进行探究。研究表明:钢壳凹底雷管爆炸产物径向运动速度大于平底雷管;钢壳凹底雷管爆炸后,其聚能穴翻转变形产生反转弹丸,反转弹丸的头部速度在尾部拉应力的作用下逐渐下降;雷管爆炸95μs后,反转弹丸头部和尾部断裂,拉应力作用消失,头部速度骤然升高达到最大值;在距离雷管底部270mm内,钢壳凹底雷管反转弹丸的头部速度为1 440m/s,铜壳为3 204m/s,铝壳为6 350m/s。  相似文献   

14.
国外弹药包装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肖冰  黄晓霞  彭天秀 《包装工程》2005,26(5):220-222,227
以陆军通用弹药为切入点介绍了发达国家弹药包装现状及发展趋势,意在探讨先进、科学、适用的弹药综合保障能力的包装技术,为我国军用包装的改进优化及研究提供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推动军用现代化包装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而系统地介绍了弹药包装系统相容性研究的意义,主要的相容性试验方法的原理和特征。作者认为:使用热分析方法,利用峰温偏移ΔT_m≤0作为相容性的判据,可以方便、快速、可靠地筛选出相容性好的弹药包装材料。本文还较详细地讨论了获得准确ΔT_m值的技术途径。作者根据此原则,用热分析法为某弹药包装系统筛选了十一种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6.
凌琦  何勇  何源 《振动与冲击》2017,36(3):234-241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展开型定向战斗部的破片飞散过程进行研究,获得了破片数目和速度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展开姿态对破片飞散区域的影响特性,总结得到了最优展开姿态的取值范围,并通过静爆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验证了展开型定向战斗部具有较高的定向毁伤效能,为战斗部展开过程及二次起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壳体厚度、炸药爆速、起爆点距离3种因素对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平均飞散角的综合影响,利用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采用Lagrange算法对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的加速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破片平均飞散角为指标,应用正交优化方法针对3种因素对破片平均飞散角影响规律和主次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壳体厚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炸药爆速次之,起爆点距离影响最小;并得到了影响破片平均飞散角的3种因素各水平的最优组合,优化之后对应的破片平均飞散角为4.520°.  相似文献   

18.
圆柱形战斗部爆炸破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端部封盖的圆柱形战斗部爆炸产生破片的特征很难用理论公式确定,而在战斗部接近爆炸情况下,爆炸破片的分布将直接影响结构的破坏模式。该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有端部封盖的圆柱形战斗部爆炸时壳体破裂形成自然破片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战斗部壳体产生的破片空间分布及速度特性,探讨了破片尺寸的影响因素,并将破片的速度分布特性与相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端部封盖的圆柱形战斗部爆炸时,远离起爆点的端部封盖形成的破片速度最大,圆柱形壳体高度方向上的破片的质量差异是由破片的长度尺寸引起,圆柱形壳体轴向(沿高度方向)的膨胀应变率的差值是破片长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远离起爆点的壳体轴向膨胀应变率差值较小,是破片长度尺寸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金荣久  李京  葛强 《包装工程》2004,25(2):71-73
论述了弹药包装系列化、标准化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根据弹药包装结构特点,针对不同弹药的重量和部队实际使用要求,将我军现行通用弹药包装划分为8个包装系列.  相似文献   

20.
杨松  张银 《中国科技博览》2012,(29):242-242,160
从危险点的含义与危险点的特点出发,详细介绍危险点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危险点的控制方法与控制原则,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