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一凡  广靖  陈双双  刘浩钥  陈诚 《印染》2024,(1):72-75+78
以多丙烯酸酯基化合物与多氨基化合物胶凝作用形成的凝胶体系为基础,引入棉纤维、含短氟碳链单体、交联单体、引发剂,基于原位聚合法制得超疏水/超亲油含棉复合材料[OC-PG@P(DVB-HFBM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探究了其对水相及油相展现的不同特殊润湿行为并评价其应用稳定性。结果表明,OCPG@P(DVB-HFBMA)的水接触角大于158°,水滚动角为1°,油接触角为0°,具有出色的超疏水/超亲油性及突出的油水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工业生产中,含油污水对环境产生很大破坏。油污水的有效的处理方法是膜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超亲水疏油、超亲油疏水型油水分离膜材料,讨论了不同类型膜的分离通量和分离效率等优良性能,并对油水分离膜的前景和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具有良好油水分离性能的吸油材料,以聚氨酯海绵为多孔吸附材料,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MQ硅树脂的分散液对其浸涂,制得超疏水/超亲油聚氨酯海绵,并测定其对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以及对水面浮油和水下沉油的吸收性能。研究发现:浸涂1次二氧化硅和MQ硅树脂分散液后,聚氨酯海绵对水和油的接触角分别可达155.3°和0°,具有良好的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能。该海绵对油和水的分离效率分别达到93.3%和95.7%,显示出良好的油水分离性能。此外,该海绵对水面浮油和水下沉油均具有良好的吸收性。  相似文献   

4.
肖长发  陈凯凯 《纺织学报》2016,(10):162-169
石墨烯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和力学性能以及疏水/超亲油等特性,为石墨烯在新型吸附与分离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途径。主要介绍了近年来石墨烯系吸附功能材料(石墨烯基海绵、石墨烯凝胶、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石墨烯系功能分离膜材料(石墨烯多孔膜、石墨烯掺杂聚合物分离膜、层状排列石墨烯膜)以及石墨烯系连续吸油与分离功能材料等的研究成果;分析和讨论了石墨烯系吸附与分离功能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油水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薛朝华  尹伟  贾顺田 《纺织学报》2012,33(4):146-152
超疏水表面因其优越的拒水性和自清洁能力,成为新材料研究的热点。超疏水功能表面的应用领域与其表面基质息息相关,以纤维为基材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因其原料易得,应用范围广,并且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而得到重视。纤维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层层组装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纳米粒子负载法以及气象沉积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大面积、性能稳定的纤维基超疏水材料。本文对纤维基超疏水功能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超疏水表面的功能复合及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具有绿色环保、高性能、低成本等优点的纸基功能材料受到诸多关注。为突破纸基材料自身纤维亲水性等瓶颈,大量研究赋予了纸基材料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从而制备了具有高附加值的纸基超疏水功能材料。本文主要阐述了超疏水纸基功能材料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如油/水分离、食品包装、智能响应装置、传感器等新器件与装备领域,并对超疏水纸基功能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余钰骢  史晓龙  刘琳  姚菊明 《纺织学报》2020,41(11):189-196
随着工业含油废水对全球水环境的持续破坏,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的超润湿纺织品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促进超润湿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综述了近期国内外超润湿纺织品分离净化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并对超疏水性/超亲油性、超亲水性/水下超疏油性表面的构建方法进行分类介绍,并分析了单一润湿性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为应对含有乳液、表面活性剂、染料和金属离子等杂质的含油污水,阐述了新型的Janus材料、智能响应材料以及多功能集成的油水分离材料的废水处理机制,分析了目前新型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挑战。指出,随着含油污水的成分日益复杂,收集和净化难度增大,开发绿色、可持续和多功能的复合型超润湿纺织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受自然界中超疏水现象的启发,超疏水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纸基材料作为绿色可再生、生物可降解的柔性材料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如何将亲水性的纸基材料转变为超疏水材料是显著提升其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沉积法和喷涂法等技术对纸基材料的疏水改性研究进展,介绍了超疏水纸基...  相似文献   

9.
李维斌  张程  刘军 《纺织学报》2021,42(8):109-114
针对目前超疏水材料表面耐久性较差的问题,将十八胺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SiO2颗粒与聚二甲基硅烷的混合溶液浸涂到棉织物表面制备超疏水棉织物,对其化学成分、表面形貌、接触角、机械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油水分离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聚二甲基硅烷添加量为1.0 mL,改性SiO2颗粒添加3.0 g时,棉织物展现出良好的超疏水性,与水滴的静态接触角为164.5°,其在机械磨损和酸碱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用超疏水棉织物作为过滤材料,其油水分离效率达90%以上。该超疏水棉织物坚固、环保,易于制造,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结合织物润湿机理,阐述了织物润湿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溶胶-凝胶法、等离子处理法、浸渍法等超疏水棉织物的整理方法,概述了超疏水棉织物在油水分离、阻燃、防污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超疏水棉织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热法合成ZnIn2S4/g-C3N4(ZIS/CN),并将其整理到棉纤维表面,制备出具有疏水性能的复合棉纤维(WF-ZIS/CN-CF)。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复合棉纤维的形貌结构和光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通过油水分离和接触角测试验证了复合棉纤维的疏水性能。结果表明,WF-ZIS/CN-CF的油水分离效率超过99%,并表现出优良的光催化产过氧化氢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巴胺和金属离子Fe^3+对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和单因素试验优化改性条件,制备超疏水棉织物Fe^3+@PDA@ODA@cotton。超疏水棉织物具有优异的疏水特性(静态水接触角151°-162.1°)及高效的油水分离效果。同时,改性棉织物显示出较好的耐久性,经过多次洗涤和耐酸碱性测试后仍保持良好的疏水特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超疏水表面由于其特殊的润湿性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超疏水表面的两种润湿模型,并分析比较了超疏水纸张的制备方法,包括浸渍法、化学刻蚀法、电泳沉积法、静电纺丝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刻蚀法以及喷涂法等。同时阐述了超疏水纸张在油水分离、防潮包装以及自清洁等领域的应用,旨在对具有高附加值的超疏水纸张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9,(23)
以明胶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二步去溶剂法制备明胶纳米颗粒。分别以疏水乳液和明胶分散液浸涂棉织物,制备出超疏水棉织物。考察了疏水乳液、明胶分散液浸涂次数及明胶颗粒粒径对棉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该超疏水棉织物的油水分离性能和自清洁性能。结果表明,棉织物用疏水乳液和明胶分散液各浸涂3次后,接触角可达155.1°。随着明胶纳米颗粒粒径的增加,棉织物的接触角逐渐减小。超疏水棉织物对油和水的分离效率分别为90.4%和97.8%,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  相似文献   

15.
棉织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天然纤维材料之一。然而,由于棉纤维具有亲水性,使其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如油水分离、室内装饰、汽车内饰、医疗和消防等。为了拓宽棉织物的应用范围,对其进行疏水整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近年来棉织物疏水或疏水阻燃整理研究发展情况,为拓宽棉织物的应用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溶胶-凝胶法和原位生长法依次在棉纤维表面修饰了TiO_2颗粒和ZIF-67晶体,并进一步在含有薄荷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正庚烷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成功制备了具有丰富微-纳结构的超疏水香料缓释棉纤维,其静态水接触角为153.4°。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定仪研究了所制备超疏水香料缓释棉纤维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及疏水性能,并测定了该材料对薄荷醇的缓释性能。研究表明,在空气中静置存放10天后,超疏水香料缓释棉纤维中薄荷醇的保留率高达81.74%,对应的平均释放速率为1.83%/d,其缓释性能显著优于未修饰改性的棉纤维(平均释放速率为6.77%/d)。经水洗后,超疏水香料缓释棉纤维中薄荷醇的损失率仅为2.93%,明显低于未修饰改性棉纤维水洗后薄荷醇的损失率72.08%。  相似文献   

17.
采用杨树绒毛纤维、木棉纤维和超细聚丙烯吸油毡作为吸油材料,汽油、柴油、机油为油液介质进行对比试验,对3种吸油材料的吸油能力、吸油速率、吸油保油率、油水选择性、重复使用性等吸油性能表征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杨树绒毛纤维吸油速率快,饱和吸油时间约为10 min,饱和吸油量大,保油率与木棉及聚丙烯吸油毡相当;杨树绒毛纤维具有中空结构,纤维壁薄,受压后回弹小,导致其重复使用性略逊于木棉及聚丙烯吸油毡;杨树绒毛纤维具有良好的拒水亲油性能,油水选择系数为0.02~0.03,对油水混合物中油的吸收能力强,有利于水面浮油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具有特殊润湿性的多功能纺织品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荷叶效应"的提出推动了国内外研究者对材料表面特殊浸润性的进一步探究.本文针对在材料表面通过构造微纳米结构来调节特殊浸润性所涉及的方法进行了归纳,综述了材料超疏水性能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自清洁、油水分离、耐腐蚀(如耐酸、碱、盐溶液)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纤维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可再生的绿色物质,纤维素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透气性和生物降解性,而纤维素的超疏水化改性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了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喷涂法、浸渍法、相分离法、化学沉积法等,重点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对纤维素改性,使其具备超疏水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凯  付时雨 《中国造纸》2022,41(2):115-121
纤维素是一种来源广泛的生物质基材料,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分子结构中的羟基丰富、密度低等性质而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品等领域,备受科研工作者关注.近年来,对纤维素进行疏水化改性的研究使其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本文从纤维素构建超疏水材料的表面能物质、含微/纳粗糙结构的表面构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归纳了该类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