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针对风力机应用爬山法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时难以有效应对风速变化的问题,研究了其具体表现和产生的机理,并通过多种风速条件下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机理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对于提升风力机的风能捕获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风电场风速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速预测对风电场和含风电的电力系统的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风速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可以有效地减轻或避免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风电场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因此预测方法得到广泛地发展。本文重点分析随机时间序列法、工神经网络法、卡尔曼滤波法、模糊逻辑法、小波分析法、空间相关法等几种基本方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风速多变及外界干扰情况下风电系统出现的风能利用率低,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中传统爬山法最大功率跟踪方法速度慢计算量大,并且在最大功率运行点抖动,叶尖速比法搜索出来的最大功率运行点不准确等传统方法的缺点。为了实现在跟踪效果,提出叶尖速比法与改进爬山法进行结合的办法来加快搜索速度,并且使风力发电系统在最大功率运行点稳定运行减少抖动。  相似文献   

4.
这里选择我站1971-201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挑取对观测环境要求敏感的气温、凤、日照气象要素来分析气象探测环境对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为了直观反映它们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出了各自的时间序列变化曲线图。根据变化趋势得出其与观测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随着周围障碍物的增多,历年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历年年平均风速和年最大平均风速逐渐减小;历年年合计日照时数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浓缩风机在自然风场中进行了四种模型的实验,针对四种模型不同的结构参数与浓缩装置内部气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结构参数对风速增速倍数存在影响,需要对不同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实验,找出结构参数变化对风速增速倍数影响的基本趋势,为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结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维持居室于"舒适带"环境为调控目标,采用风速控制的方式设计了一种风速受控空调.硬件设计选择8031微控制器,采用相位控制方式进行风扇转速控制;软件设计采用外部中断方式,通过过零传感器触发,由50次/s的定时中断调用,同时采用抗脉冲干扰的均值滤波方式以提高输入精度.测试结果表明,风速受控空调可将相对湿度降低到44%左右,与普通空调相比,每天的通断总次数减少近41%,且具有更低的平均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模拟广东春季昼夜温度、湿度条件,比较不同风速(0.5 m/s,1.0 m/s,自然风)条件下加工的腊肠在理化指标、脂质氧化、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等的变化差异,阐明风速对风干腊肠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风干腊肠规模化加工、建立人工气候和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风速是影响腊肠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风干脱水的腊肠,干燥速度及p H值的变化均明显快于自然风干腊肠。脂质氧化贯穿于腊肠风干熟化的全过程,提高风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缓腊肠的酸败,强化风味氨基酸的积累。此外,人工控制腊肠风干的速度有助于延长腊肠的保质期,风干末期腊肠的酸价、过氧化物值和TBA值均比自然风干腊肠低。  相似文献   

8.
风选工艺参数对梗丝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梗丝在后加工工序中的造碎率,对风选后输送风速和烘后梗丝含水率两个主要参数变化对梗丝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①风选后的输送风速越高,梗丝的造碎率越大;②烘后梗丝含水率越高,梗丝造碎率越低;③在实际生产中,烘后梗丝含水率宜控制在13 5%左右;风选后的输送风速应在保证风分箱风选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尽量调低。  相似文献   

9.
谈宏飞  王茜  徐璋  钟英杰 《轻工机械》2012,(6):102-104,109
首先根据《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中的极值Ⅰ型概率分布方法估算定海气象站10米高度的50年一遇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然后通过拟合计算,确定该气象站最大10分钟风速和极大3秒风速的相关性,由此计算出气象站50年一遇的极端最大风速。然后以此为依据,采用WAsP模式模拟岑港风电场各风力机机位机轮毂高度处的50年一遇的极端最大风速。最后通过各风力机机位机轮毂高度处的50年一遇的极端最大风速确定风力机机型等级。  相似文献   

10.
以包菜和鲜猪肉为馅料,采用不同风速及预冷时间对饺子的速冻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风速在5 m/s时速冻饺子的冻裂率最高,在3 m/s和6 m/s时冻裂率较低。在180 min内,随着预冷时间延长,速冻饺子的冻裂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CFX10.0软件平台,采用SST湍流物理模型,对闽南某大跨体育馆周围的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已有的模拟数据对体育馆周围风环境用风速比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得出预测结论,为进行建筑设计时如何考虑周围风环境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软风范围内单双层着装状态下运动服面料的湿阻预测有效模型,选取常用的12种T恤、8种外套面料,实验测试了4种风速下的面料湿阻,通过聚类分析获取代表性的T恤和外套面料,模拟T恤和外套的双层着装状态,测试不同风速下T恤与外套双层运动服针织面料之间的湿阻。构建了T恤和外套面料湿阻与风速的三阶多项式模型、双层组合面料湿阻与内外层面料湿阻之间的线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软风范围内,T恤、外套及其双层组合面料均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内层T恤面料湿阻对双层组合运动服面料的湿阻影响更大;T恤、外套面料湿阻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22%、4.85%,双层组合湿阻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20%。  相似文献   

13.
选取12种T恤面料、9种外套面料,采用美国SGHP-10.5服装热阻和湿阻检测系统针对3种风速环境进行热阻测试,探究风速对织物热阻的影响。按单层织物的热阻测试结果,将最小值及最大值所对应的T恤、外套面料进行两两组合测试,分析双层织物的总热阻与其各单层热阻之间的关系及风速对单双层织物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软风风力范围内,随风速的增大热阻RCT近似呈线性下降,并得出织物热阻与风速的关系式;单层面料两两组合后总热阻小于各单层热阻之和,并建立了不同风速下双层织物总热阻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自行车爬山的运动状态并得到了运动方程,考虑到实用性,比较了其瞬时功率而不是平均功率,并得到了选择圆盘轮时的风速下限,在task2中通过必要的修正,得到了选择辐条轮瞬时的风速上限,一方面,当风速比风速下限来得大时,选择圆盘轮的瞬时功率比选择辐条轮的瞬时功率小;另一方面当风速比风速上限来得小时,选择圆盘轮的瞬时功率比选择辐条轮的瞬时功率大,当实际风速界于风速下发和风速上限之间时,最终到了一个选择圆盘轮和辐条轮的更为精确的简单方法,用计算机模拟了实际的情况,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风力发电中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研究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和模型。提出的方法首先选取风电场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确定出样本训练集和测试集;在选择向量机核函数后,确定SVM模型待寻优参数,最后利用寻优的最佳参数来训练SVM模型,通过模型来预测未来某一时刻的风速值。文章提出的方法在风速负荷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方法的收敛速度等方面都有了提高,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织物的新型立式气流烘干机的原理、结构和特点,该机在烘干织物的同时利用气流运动产生的动力带动织物同向运行,减轻了负载,节省了能源,解决了一直存在的风速不均、织物张力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锯板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灵敏度,课题组在I/f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方案以提高负载冲击时的运行稳定性。该方案通过检测功率因数角感知负载的变化,补偿给定电流幅值跟随负载转矩,通过实时补偿给定参考位置解决瞬时负载冲击时转子角度变化过快的问题,持续大负载造成电流较大时通过减速释放动能来平衡负载直至堵转,解决了I/f控制方法下的失步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电机样机能够承受瞬时转矩冲击,且在持续大负载转矩下保持电磁转矩输出;在负载降低后,系统可以自动恢复转速运行,全程无失步。  相似文献   

18.
优化柔性风选机的关键工艺参数,可提高梗签剔除率,从而提高产品纯净度。通过对设备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显著性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参数后,进行全因子试验,应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分析找到最佳控制模型,并应用模型进行实际生产验证后确定最佳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柔性风选机的3个主要参数(工艺风速、风门开度和针辊频率)中,工艺风速和风门开度对梗签剔除率有显著影响,且当工艺风速19.0m/s、风门开度11.5%时,即可达到控制目标(梗签剔除率稳定控制在90%内)。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风速下毛豆颗粒流态化特性,提高速冻效率,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给出固体颗粒的运动方程,使用Fluent软件与Rocky颗粒仿真软件,进行毛豆颗粒在不同风速下的气固耦合仿真。结果表明,初始堆积高度100 mm的毛豆的初始流态化速度约为2.0 m/s,流态化过程中,床层边缘和中心区域气泡快速生成、膨胀,随后破裂,并且伴随少量颗粒喷射现象;压降和床层高度均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进入流化状态后,床层高度与进口风速呈正相关,2.6 m/s为最佳流态化风速。研究为食品流态化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打叶后烟叶在离心风分仓内的运动特性及受力变化,基于CFD-DEM耦合方法分析了不同进风风速下,物料在风分仓内的运动过程及受力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进风风速增大,风分仓内压力逐渐增大,片烟间碰撞次数增加,流场均匀性变化较小;当进风风速为11、13、15 m/s时,片烟与仓体壁面产生的最大平均碰撞力分别为0.155、0.164、0.378 N,叶含梗率分别为2.46%、2.37%、3.12%。以叶含梗率作为风分效率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进风风速为11、13、15 m/s时,叶含梗率分别为2.27%、1.84%、2.54%,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误差 < 1百分点,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优化风分仓结构和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