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20,(10)
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中职学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思政"金课"建设的有效路径之一。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对思政课思想上不够重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发展失衡、缺乏完善稳定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等问题。要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就要从思想上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健全课程制度体系、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全社会共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103-109
"立德树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和根本任务。在研究中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仍存在一些不足。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从强化师生认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构建思政课立德树人过程性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推动高校思政课完成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体系创新与实践创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时代的应然要求:二者在理论上有融合性、在内容上有延展性、在价值上有契合性。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应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网络思政教育三条路径全面展开,实现思政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相统一、课堂思政教学与网络思政教育相统一、个体道德修养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统一。这个过程有利于涵养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帮助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在历届领导人以人为本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总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发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高校要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度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人民为本保障高校思政课的社会主义方向,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以高校师生为本,通过高校思政课实现教育与实践两手合,重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以人民为中心""以师生为中心"评价高校思政课的质量,解决"以什么标准评价思政课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3)
专题教学模式的特征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品格吻合度较高。"基础"课实施专题教学应体现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等原则。专题内容的设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沿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为本"的目标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思政教师亲和力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同时也为大学生自身发展提供养分。本课题以"高校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重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为主题,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7.
发挥高考内容改革导向作用 助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Planning》2019,(6)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扭转"唯分数"教育评价导向,必须建立高考综合评价制度。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通过高考内容改革,形成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考试内容体系,引导基础教育教学破除"唯分数"的不良倾向,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高考内容改革中,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以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1)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的关键。依法治校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完善思政课教师教育培养机制,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
"互联网+"不仅改造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两个"人"的要素: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产生着既深且巨的影响。无论从现代教学理论的演化,还是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来看,师生互动都可以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可行路径。"互联网+思政课"尚处于探索期,思政课教师可以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实效的评价的全过程,运用师生互动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吸引力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0)
为了解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发展状况,总结思政课教师的发展特点,"2013—2014年度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组织了问卷调查。本文在对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思政课教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3)
作为道教信徒的谭峭,面对唐末五代时期混乱黑暗的社会局面,发扬了道家借道论世的传统,对中国封建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冲突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方案。其"均贫富"的思想反映了小农阶级的要求,也把中国政治批判思想带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他并不反对封建剥削制度与君主制度,而是企图改良它,其思想套路毕竟没有突破前人窠臼。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12)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微分方程发展史、微分方程模型与应用、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思想,以期为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1,(1)
在国家出台各项政策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值得深入探究。教师在讲授"工程测量"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岗位责任感,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1)
提高思政课的教学针对性,需依据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需求,探索一种新型的"问题导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基本框架包括树立问题意识、建立教材问题体系、梳理学生问题以纳入教学体系、构建问题交互式课堂等方面。实施"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应着力构建问题发现机制,设计专题式教学体系,组建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教学辅助制度,加强科研支持教学力度等。  相似文献   

15.
刘晋军 《今日消防》2021,6(7):125-127
消防体能课程作为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校全体学员的必修课程,地位作用明显.在学院快速转型融入国民教育的大背景下,在面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中,消防体能教学应该怎样发挥好课程育人功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文章从培养"又红又专"一线消防救援指挥员的脉络出发,试图寻找到消防体能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思路以及实现方法与途径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1,(1)
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医学"生理学"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生理学"课程为专业背景,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时代背景,在贯彻课程目标的同时,深入发掘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将"生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期取得立德树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丽英 《重庆建筑》2021,20(12):26-28
该文以土建专业核心课程《钢结构》为载体,按照钢结构领域的核心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深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课程育人培养体系建设为核心,开展课程育人培养模式的研究.该文分析在各个教学环节下的"工匠精神"课程教学育人,以钢结构工作领域核心岗位群的工作业务为出发点,对接岗位证书,采用项目化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养成融入教学全过程.研究认为,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打造守初心、铸匠魂、强技能的高效课堂,才能突破核心技能岗位的教学重难点,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4)
领袖、组织、媒体、参观、会议等几个方面的合力作用,使"农业学大寨"运动成为当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全国性的群众运动。分析其政治传播过程,对当今党的政治传播机制创新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5)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课程思政"视野下,结合"学前教育学"课程特点,从完善课程思政内容、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思考,给出了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