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以共轭梯度法进行交互式区间逼近,求解电力系统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考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由该算法所提供的多个有效解中,决策者可根据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及时活的选择满意解,使系统的运行总保持在整体上达到最优,整个计算过程交互进行了,既作了定量计算,又充分发挥了专家或行动人员的智能决策作用。经三机电力系统实例试算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且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是一种具有较好实际应用前景的算  相似文献   

2.
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入网、调频调峰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兼顾火电机组灵活性及经济性,推动火电机组主动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对最大化消纳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分时段多目标火电机组实时调度策略,根据超短期预测数据,通过经济-消纳目标函数转换,修正火电机组下一时段出力曲线;提出消纳充裕度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所提控制策略效果。以西北地区某实际风火联合运行系统为仿真算例,评估其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构建了能够计及火电阀点效应非线性,风电、光伏发电系统出力不确定性和水电一次能源浪费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假设风速服从Weibull分布、光照服从Beta分布的前提下,含可再生能源混合发电系统优化模型综合考虑了能源利用、环境保护、成本以及损耗等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创新的引入了多目标多任务进化算法,同时优化多个任务的多个目标,并行处理多个发电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从而大幅提高了搜索速度。仿真算例采用标准IEEE30节点和IEEE118节点系统,验证了该算法在解决多目标多任务多电源发电系统优化问题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降低经济成本,本文面向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电、气、冷、热等多态能源,基于能源枢纽矩阵建模方法,建立能源供给侧、能量转换侧和负荷需求侧各模块的能量转换与供需耦合特性模型;在充分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以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针对同一负荷不同运行场景下的调度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最大程度使用风光发电,降低系统总运行成本;供给侧引入电气耦合与负荷侧引入复合储能的调度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达到系统运行费用最优,同时可实现系统周期内运行费用的“削峰填谷”。  相似文献   

5.
“双碳”战略目标下,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与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具有随机性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消纳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面向建筑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日前经济调度模型,旨在利用其多元化负荷需求与灵活性调节的特点,在满足用能需求与电网交互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首先,根据建筑能耗特性,通过配置地源热泵等具有高能效比的电制热设备来解耦热电联产“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并引入含有蓄电池和储热罐的混合储能装置来进一步增强系统调节能力。然后,考虑供需平衡、设备出力、储能运行、联络线交换功率等约束条件,以含有机组启停、弃风弃光损失等费用在内的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并调用CPLEX求解该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最后,根据设置的不同场景,以系统运行成本、能源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为评价指标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热电分供模式,设置地源热泵和混合储能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可以降低约50%的运行成本,能够提高近50%的能源利用率,且可以完全消纳可再生能源,并随着能量转换装置能效比的提升能够进一步的降低运行成本,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与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大规模风电并网,风电资源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节能发电调度带来了新问题。为适应上述电力系统新情况,更好地实现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本文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含风电的节能发电调度进行研究。以火电机组总能耗最小和CO2排放量最小为共同目标函数,建立含风电的多目标节能发电调度模型,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并引入半可行域的概念进行约束条件的处理。同时以1个含有10台火电机组和1个风电场的系统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方案与以火电总能耗最小为目标的方案相比,CO2排放量减少8.16%,火电总能耗仅增加4.73%,与以CO2排放量最小为目标的方案相比,火电总能耗减少7.39%,CO2排放量仅增加1.73%。该方案实现了节省资源及降低排放的目的,对电力系统节能减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以共轭梯度法进行交互式区间逼近,求解电力系统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考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由该算法所提供的多个有效解中,决策者可根据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及时灵活的选择满意解,使系统的运行总保持在整体上达到最优。整个计算过程交互进行,既作了定量计算,又充分发挥了专家或运行人员的智能决策作用。经三机电力系统实例试算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且收敛性好,计算速度快,是一种具有较好实际应用前景的算法。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作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型能源之一,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确保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方可确保整体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促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电力系统调度是确保其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之中,调度工作却时常会造成电网系统发生危险故障,使得整体电网系统难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0.
冷热电联供(CCHP)型微电网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物理构成,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多能互补,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以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搭建了含冰蓄冷空调的CCHP型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不同调度方式下系统的产能方案。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了运行策略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并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风储混合运行模式和优化配置,以及各个模式适用的储能方式和容量配比等问题,分析了风储系统运行模式的特点.结果表明,采用长补偿运行模式的风储混合系统,储能电池的容量应近似等于风电场的额度出力;短补偿模式的储能系统需提供数十分钟额定风电出力的储能量;平台控制运行模式下的储能电池容量介于长补偿运行模式和短补偿运行模式之间.  相似文献   

12.
风光储发电系统是提高新能源利用率的有效形式,风光互补与储能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产生的影响。容量配置优化问题则是风光储发电系统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的关键。分析了容量配置优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群智能算法在容量配置优化方面的应用,并对这些容量配置优化算法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带蓄能装置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设备配置与运行策略的协同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相同负荷需求下,采用常规分供系统与有无蓄能的联产系统时各供能模式的经济性和节能减排性。结果表明,在分时电价体系下,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引入蓄能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减少CO2排放,并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得到快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述,并从电能转换、电能质量控制和储能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源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计及储能装置的运行特性,考虑冷电联供的经济性,兼顾系统的环保性和节能性,以综合成本为目标,搭建了含风电、光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和冷储能装置的冷电联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对冷负荷需求和风电、光电出力的日前预测,采用自适应布谷鸟算法求解模型,得到不同运行方案下各机组的最佳调度方案。通过算例仿真发现,含有多种可再生能源和冷储能装置的冷电联供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发电特有的经济、环保优势,减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升电力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基于传统风火电节能调度优化模型,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和储能系统,构建了碳交易、储能系统及两者共同参与下的系统风电消纳优化模型。以10台火电机组和2 800 MW的风电场构成模拟仿真系统,分析碳交易和储能系统对系统消纳风电的影响。算例分析显示,碳交易的引入能够提升具有清洁特性的风电并网电量,减少系统发电煤耗;储能系统的引入有利于平缓风电输出功率,抑制功率波动幅度;同时引入碳交易和储能系统对提升电力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的优化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神经网络法负荷预测与蓄冰空调系统的运行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介绍了蓄冰空调系统几种常见的控制策略。提出蓄冰空调系统的运行优化必须进行准确的负荷预测,并给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ANN) 预测负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无功优化是通过无功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压质量和获得经济效益。本文以大量的文献为基础 ,对无功优化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总结 ,指出人工智能方法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9.
复杂电力系统多频率异步运行状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复杂电力系统发生多频率异步运行的情况,振荡中心飘浮移动的原因、规律以及电气量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并通过数字仿真进行了必要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