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天然沸石离子交换方法,去除腈纶废水中的氨氮,其去除率大于85%,COD 去除率平均为20%,悬浮物由22mg/l 降低到6mg/l。用碱性盐水作再生液,再生液吹脱氨氮后可循环使用。氨解吸塔的吹脱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2.
低浓度氨氮微污染水源水是当前我国给水处理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而针对性的处理技术目前还比较缺乏。改性沸石离子交换吸附处理技术被证明可以有效处理含氨氮废水。研究了采用EDTA对沸石进行改性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其吸附速率和容量,并探索改性沸石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时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EDTA改性可以显著提高天然沸石氨氮吸附效果,比同Na+浓度NaCl改性沸石提高27.6%,比未改性天然沸石提高60.8%;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8,吸附时间60 min,沸石投加量0.3 g/200 mL。  相似文献   

3.
沸石在废水脱氨氮中的应用:(Ⅱ)沸石生化结合脱氨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沸石生化结合脱氨氮技术是一项新型生物脱氨氮技术。这种技术把沸石对铵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和生物硝化反硝化结合起来 ,加强生物脱氨氮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能缓冲氨氮进水冲击负荷 ,降低出水的浊度 ,减少出水悬浮颗粒的浓度 ,促进铵根离子的传输 ,提高脱氮效果。在运行过程中 ,沸石可以连续生物再生 ,长期循环使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应用 ,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斜发沸石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斜发沸石对NH4^ 吸附和解吸特性,得到了最佳的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表明:以斜发沸石作为离子交换剂处理氨氮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饶力  汪晓军 《水处理技术》2016,(4):104-106,111
以某氧化铁红厂的含氨氮废水经吹脱处理后的水为研究对象,对天然沸石处理氨氮(NH_3-N)废水的可行性以及再生过程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条件下,每吨沸石可以吸附氨氮4 kg以上,处理的水量可以达到16 t以上,废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可以从300 mg/L左右下降到100 mg/L以下。再生过程采用浓度为5%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5%的氯化钠(NaCl)及NaOH的混合液作为再生剂,两者再生能力相当。经验证再生剂浸泡和蒸汽加热的组合方式对沸石具有良好的再生效果,且再生剂用量仅为0.75床层体积(BV)。沸石经过再生以后吸附性能能够保持稳定,经过15次重复实验,沸石的吸附容量可以保持在4 mg/g左右。中试研究表明,利用天然沸石吸附工艺处理氨氮废水具有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沸石生物脱氮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沸石对于氨氮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和吸附性能,其吸附容量与比表面积、投加量有关,可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另外沸石也是良好的生物载体。通过实验考察了以沸石为生物载体的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可行性,并研究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实验表明沸石强化了SBR工艺,缩短了处理时间,同时获得了较好的污泥沉降性能,也避免了沸石再生时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吸附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吸附材料种类繁多,给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选型带来一定困难。依据离子交换理论,研究了用沸石、氧化铝和煤渣处理浓度为50 mg.L-1模拟氨氮废水的效果,并绘制了吸附等温线,测定这3种吸附材料对氨氮废水的离子交换速率及不同pH值和不同温度下交换容量的影响,并通过工业氨氮废水检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沸石和氧化铝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而煤渣满足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三者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29、1.69和2.16 mg.g-1;以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效果最好,反应速率快,适应条件宽,是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良好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8.
天然沸石离子交换法处理氨氮废水中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利用天然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中试研究成果,确认低浓度氨氮废水经预处理后,采用改型的天然斜发沸石离子处理,除氨氮的工艺路线是可行的。不仅处理排水中的氨氮浓度可降低到15毫克/升以下,而且由于采用了逆流分段连续再生新工艺,使得在再生液循环使用的同时,沸石工作交换容量也能稳定在0.4毫克当量/克沸石以上,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邵琴 《广东化工》2013,40(3):33-34
环境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极大重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日益发展,废水中氨氮的处理研究更是成为清洁生产的重要关注之一。文章主要研究了沸石对氨氮的处理效果,初步探讨了沸石吸附氨氮后的硝化进程,及饱和沸石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沸石对氨氮废水的处理能力,对沸石进行了优化改性,探讨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浓度和不同改性操作方法对沸石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改性的沸石,其氨氮去除性能有明显提升,而磷酸处理后的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无明显作用,且加热搅拌对沸石改性的效果优于混合静置的方法。采用1.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渍沸石、搅拌加热1 h后,可获得最佳的改性沸石,强化的离子交换作用使得沸石对水中的氨氮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室温下,在初始氨氮浓度为50 mg/L的溶液中投加4 g/L的改性沸石,反应2 h后,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且反应后溶液的pH变为弱碱性,更利于氨氮的析出。耗竭的沸石用0.9 mol/L的氯化钠溶液进行解吸并再生,经3次解吸和再生后,沸石的解吸率为86.3%,吸附容量约为原沸石的70%。  相似文献   

11.
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研究了沸石对氨氮废水的处理,确定了搅拌时间、沸石用量、溶液的pH值及氨氮的浓度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在动态实验中比较了天然沸石与人造沸石的吸附效率和再生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人造沸石的吸附量远大于天然沸石,两者都可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氨氮废水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结合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特点,评述了主要的氨氮处理技术,包括折点氯化法、吹脱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及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同时还评述了硝化反硝化、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以及亚硝酸型硝化一厌氧氨氧化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介绍了它们的处理原理、研究现状、适宜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指出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L型沸石的催化性能,优化其在FCC中的应用,对L沸石进行离子交换和脱铝的改性研究。考察离子交换时间和离子交换方式对降低L沸石中氧化钾含量的影响及水热焙烧和化学脱铝对提高L沸石硅铝物质的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L型沸石离子交换时间不易过长,较适宜的时间为3 h。离子交换和水蒸汽处理相结合对降低L型沸石的钾含量更有效,离子交换和水蒸汽处理交替进行3次的样品氧化钾质量分数可降至0.82%。水热焙烧和化学脱铝能使L型沸石显著脱铝,其中,经过700 ℃水蒸汽处理1 h,再进行盐酸处理而制得改性L型沸石样品的硅铝物质的量比可达21.91,相对结晶度高于80%。  相似文献   

14.
以片沸石为吸附剂处理氨氮废水,研究了吸附剂粒径、反应时间、废水pH、氨氮初始含量、沸石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片沸石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98K下,当投加沸石质量为8g、粒径为74μm、废水用量为100 mL,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50 mg/L、pH为7、吸附时间3 h时,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70.83%,天然片沸石吸附氨氮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在温度为298~318 K时,吸附等温线更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热力学计算发现ΔH0、ΔG0、ΔS0,表明氨氮在片沸石上的吸附是自发吸热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5.
氨氮废水生化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废水如化肥、焦化、炼化酸洗等高氨氮废水的处理一直是难点,经吹脱、汽提或其他方法处理后.出水氨氮含量仍然较高(200~500mg/L),无法直接采用生物法处理.作者试验研究了化学沉淀、化学氧化及离子交换等方法对300mg/L的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从技术及经济方面筛选出了最佳的生化预处理工艺,并得出结论:采用改性沸石与MAP法联用为最佳的预处理工艺,不仅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也拥有较低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6.
天然沸石处理氨氮废水及农作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朱克银  曹亮 《安徽化工》2001,27(2):32-35
氨氮(NH3-N)以非离子氮(NH3)和铵盐(NH4)形式存在于许多工业废水中。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的碱性气体,极易溶于水,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水体中的非离子氨(NH3)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影响,因此,当水体中的氨氮(NH3-N)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I-1999中的Ⅲ类标准时,就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体的使用功能。目前,尚未有十分有效的氨氮废水治理技术。随着对水体环境的要求日趋严格,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均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本试验主要探索了以天然斜发沸石为离子交换剂处理的氨氮废水。通过初步试验表明,采用天然斜发沸石治理含氨氮废水效果明显,平均脱除率为85%,吸附后的含氨沸石进行农作物栽培试验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2):481-485
综述了净化氨氮废水的各种离子交换/吸附法处理技术及其发展现状,所涉及的吸附剂主要包括天然沸石、改性沸石(热改性、超声改性、盐改性、酸/碱改性、稀土改性等改性方式)、水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它新型吸附剂,指出了各种吸附剂处理氨氮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离子交换/吸附法处理技术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煤矸石和高炉渣为原料合成了2种新型沸石,研究吸附工艺对2种沸石吸附氨氮废水效果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2种沸石吸附氨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沸石投加质量浓度24 g/L,振荡时间分别为60、45 min,废水pH=7;最佳条件下,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达63%;吸附等温方程表明: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描述2种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沸石在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沸石对氨氮有很强的离子交换能力,此外还有固定微生物和调整自由胺和氨离子的平衡能力.厌氧生物处理中投加沸石有利于提高废水厌氧处理的效率.介绍了沸石在厌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中的应用,以及厌氧生物处理中投加沸石的作用,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结合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特点,文章全面分析了各种氨氮废水的物化处理方法,包括吹脱法、MAP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法和液膜萃取法。吸附法主要包括沸石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微波活性炭法;氧化法主要包括折点氯化法、臭氧活性炭氧化法、湿式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液膜萃取法等。详细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宜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