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兔与兔饮食文化 兔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有文字记载之先.距今20~60万年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73年发掘的新洞中就发现有兔骨化石;在我国3 000多年前的商代墓葬中发现有玉兔的符号;中华大地"嫦娥奔月"和"玉兔捣药"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唐诗宋词中以玉兔比喻月亮精妙绝伦,形成中华民族灿烂的兔文化.兔肉饮食文化久远,(诗经、小雅、瓠叶)记载:"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相似文献   

2.
兔肉——保健美容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 《四川烹饪》2000,(9):29-29
提起兔来,人们会想起《韩非子》的“守株待兔”,也会使人联想起月宫中那只美丽、活泼而富有灵气的玉兔。兔会带给人们多少遐思与幻想啊! 兔肉入馔古已有之。《诗经》中《小雅·巧言》有曰:“跃跃兔,遇犬获之。”不过那时似乎只将兔作为野味来猎捕。 兔子的大规模养殖是在二战以后,由于连年战火的蹂躏,欧洲人的肉食几乎等于零,幸而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运去了大批兔肉,才缓解了困境。此后,便出现了专供食用的饲养肉兔。如今,法国人很爱吃兔肉,欧美等国的人也喜欢。这可以从西餐菜谱中看到,如“红酒焖穿膘家兔”、“牛奶板肉焖家兔…  相似文献   

3.
兔在我国悠久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尊称玉兔,“兔儿爷”每年中秋备受青睐。南宋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中有“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之词句。兔对人类的回报,堪称不菲,不仅以其温柔和机敏讨人喜欢,而其作为美味佳肴,兼有药用功能,其皮毛亦可用。  相似文献   

4.
庄乾竹 《饮食科学》2006,(12):26-26
“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处处有之,为食品之上味”、“兔肉为羹亦益人”.古人对兔肉的赞美之词不胜枚举。《本草纲目》认为兔肉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主治凉血,解热毒.利大肠”。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兔肉拥有5把“营养亮剑”,非常适合女性.女人应该与兔肉“结缘”。  相似文献   

5.
酒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战国策·魏策二》 :“昔者帝女令仪狭作酒而美 ,进之禹、禹饮而过之”。故后世有“仪狭造酒”之说。酒与医药关系密切 ,从“医”字、从酒(酉)可明之。中医有“酒为百药之长”说。在商代已有药酒出现 ,由单味或多味药材浸泡酒中而成。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考黑出》解释 ,“鬯者 ,以百草之香 ,郁金合而酿之成鬯。我国最早的药酒酿制见于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古人重视用酒防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用酒醪治疗肠胃疾病 ,“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该书中有两例以药酒治…  相似文献   

6.
兔肉 美容肉     
正自古以来,人们对兔肉就有很高的评价,素有"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和"要吃两条腿的鸪、四条腿的兔"之说。宋朝苏东坡称兔肉为"食品之上味"。《本草纲目》中记载:"兔肉性寒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热毒、利大肠之功效"。我国四川、山东、湖南、江苏、江西、河北、安徽等省是兔业主产区。  相似文献   

7.
李翔 《中国烹饪》2011,(1):76-77
送走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新的时代开始了。本刊新增栏目“主打食材”,每期指定一种食材,由不同城市、不同菜系、不同风格的厨师来创意制作。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这是一个由“兔节”统治的年份,所以我们选择了一向有“荤中之素”美名的兔肉来揭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百味兔肉     
赵怀信 《美食》2006,(5):40-41
兔肉可以说是肉类原料中独一无二的,其适应性极强,与什么原料合烹,味道都可以随之而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兔有百味”。兔肉可调出任何味型,因此又有“百味肉”、“多味肉”之美称。  相似文献   

9.
酒,在人类数千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酒的国家之一,并形成了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在史书中有大量关于酒的记载,如:战国末期韩非子有最早的酒广告记载“宋人酤酒,悬帜甚高”(帜:酒旗);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便实行了酒的专卖;在史料中最早的酒价格记载,是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关于酒的记载史不绝书,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便出现我国最早的记载酒的文字。在甲骨文中,“酒”字的写法有两种,一是“酉”的单体象形,一是在“酉”字旁加上几个点,表示液体。  相似文献   

10.
微博酒话     
《中国酒》2013,(1):12-12
BES-李关平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五行存在于天地之间.所以人有五官.眼耳鼻舌身.五官通感.官官相通。中国饮食文化(包括菜、茶、酒)都追求色香味.如果能以音乐的方式融入.再配以酒具酒器等在手的质感,酒之所谓。品味”自然有“品”有“味”!  相似文献   

11.
玖闻 《新食品》2014,(1):143-143
鼻祖杜康中华美酒之源杜康,是华夏酿酒鼻祖,是中华美酒之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也是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地:杜康,是人名,是地名,是酒名,也是酒文化。以杜康为名的杜康酒,起源于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因杜康在洛阳市杜康村始创秫酒而得名,素有“天下第一美酒”之名,更有“进贡仙酒”之誉。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明确记载杜康造酒的古典文献有20多部,如《酒诰》、《说文解字》、《战国策》等;明确提及杜康的诗词歌赋有100多首,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等;  相似文献   

12.
民间素有“飞禽莫如鸽,走兽莫如兔”之说。兔肉,不但细嫩味美,而且具有含蛋白质多、脂肪少、胆固醇低的三大特点。发达国家的兔肉的消费量已接近于牛肉,外国人尤其喜欢用兔肉来做熏肉、香肠,其味道之美是其他肉类所无法比的。  相似文献   

13.
绍兴酒,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又是中华独特酒种的典型代表,早已被人们所接受。有人说绍兴在国内外的名声源于二事,一是醇厚馥郁的绍兴老酒;二是机智乖巧的绍兴师爷。早在唐朝就有记载绍兴酿酒与卖酒、开酒店的记载,但是只有诗人的片言只语,没能发现记载绍兴酒确切名称的酒种或品名。宋代绍兴酒的名称日趋响亮,特别是越州蓬莱春,竹叶青,瑞露酒等已大有名气。到明清时期绍兴的酒作坊林立,为宣传自己作坊的酒好,标榜自己的好酒,大量使用品牌。当时的品牌就是作坊的主人名字,较出名的有“叶万源”、“田德润”、“王宝和”、“汤元元”、“陈忠义”、“云  相似文献   

14.
昌黎的野味菜肴是很有特色的,在兔年到来之机,整理一套以兔为原料的菜肴,献给朋友们.兔肉素有“百味肉”之称,与鸡同烹有鸡肉味,与鱼同烹有鱼肉味,而且兔肉营养丰富.节日中选上几款或来个兔肉宴,也很惬意.  相似文献   

15.
兔肉是肉食品中的佼佼者,难怪苏东坡赋诗赞美:“兔处处有之,为食品之上味.”  相似文献   

16.
胡洪森 《肉类工业》2005,(12):44-45
我国是肉类生产、消费大国,也是兔肉生产和消费大国。2004年,我国年出栏商品兔3.3亿只,兔肉46.68万t。在兔肉消费方面,由于近几年社会各界的大力宣传,兔肉的营养特性已被人们所揭示,兔肉的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尤以四川为甚!比如内江市有420万人,除了年消费本市出栏商品兔960万只外,还向山东、河北调入冻兔消费!在市里有三个兔肉深加工厂生产,在农贸市场有活兔点杀,有烤兔,有冻兔,在超市有真空袋装兔肉制品,也有散装,而且今年超市的冷却兔十分畅销,人均年消费商品兔3只以上,真是千家万户,无兔不成席!  相似文献   

17.
正兔为小型草食性家畜,分家养和野生。一般母兔重于公兔,毛有白、黑、灰、黄褐等颜色。兔肉为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蛋白质含量高达70%,故有"荤中之素"、"美容肉"的美誉。中医认为,兔肉性凉味甘,能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兔肝能明目补劳、泻肝热、治头晕目眩,因此有"飞禽不如鸪,徒兽莫如兔"的说法。兔肉的烹调方法多样,有烧、卤、炒、爆、蒸、煮、炖汤等。川菜中的兔肉名肴有怪味兔块、陈皮兔丁、鱼香兔片、水煮兔肉、家常兔块、淮山  相似文献   

18.
家兔和野兔是生长快、繁殖率高的食草小动物.一只母兔在良好条件下,一年可产4~5窝,每窝产仔兔7只左右,8~9月龄的兔又可配种繁殖,因此饲养家免或冬季猎兔,在农村是一项收益可观的副业.兔肉在古代就备受赏用.《本草纲目》称为“食中上味”.近世兔肉更获“健美肉食”、“冠心病患者的理想肉食”等称誉.蛋白质含量高,八种必需氨基酸无一不备,易于消化吸收,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又低于一般食用肉类.从下面的数字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兔肉的  相似文献   

19.
兔年话兔肴     
(一)两千年免肴史自古以来,兔肴便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有了用免肉制成的酱。肉酱,古称醢。兔醢,为当时宫廷菜“七醢”之一。《周礼·天官·醢人》记有此肴:“加豆之实……兔醢”。又、据《礼记·内则第十二》所载,周代宫廷菜中有一道“兔羹”,其制法是:宰兔后治净,把兔肉连骨斩成小块烧煮.将熟时下五味、米接和成羹。汉代的时候.免肴的烹制方法较多。例如.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晰记的“兔纤”.较类似现在的肉松.当时的制法为:“细僻其腊令纤.然后清以辞也”。上述古籍还记有一道地方风味免肴“韩兔…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中,茅台酒以其独有的酱香型风格举世闻名,它“酒体幽雅,细腻醇厚,协调丰满,回味悠长,香而不艳”,它醇和、甘美、不上头,具有独特的保健和医疗功效。被专家称为中国酒的经典,被国人定为“国酒”。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茅台酒还含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酒是文化的产物,同时,酒也记载了文化的发展。在我国的唐诗宋词中就有不少描写好酒的佳句,不是还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吗。从我国的美酒河──赤水河周边考古中发现有“豆”这一盛酒容器,这足以证明早在五千年前,赤水河流域便露出了酒文明的曙光。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