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孔树脂对玉米须类黄酮的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选择 7种大孔吸附树脂 ,比较其对玉米须类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 ,筛选较优的玉米须类黄酮吸附剂 ,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AB 8树脂对玉米须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孔树脂对金鸡菊黄酮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8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金鸡菊类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并筛选出较优的金鸡菊类黄酮吸附剂,结果表明:AB-8树脂对金鸡菊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麦胚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麦胚中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麦胚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树脂对麦胚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丽萍  卢家炯  韦霁 《食品与机械》2006,22(2):56-58,112
研究了8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香蕉皮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吸附和解吸性能较好的树脂,并对其进行了动态吸附与解吸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M-301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确定吸附流速为2 BV/h.浓度为3mg/mL,乙醇洗脱浓度为70%。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对香蕉皮多酚吸附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香蕉皮多酚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方法利用静态实验筛选出吸附和解吸性能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吸附与解吸研究。结果筛选出的DM-301树脂具有较好的动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确定吸附流速为2床体积/h,浓度为3mg/mL左右,乙醇洗脱浓度为70%。结论DM-301树脂适于香蕉皮多酚的吸附和解吸。  相似文献   

6.
考察5种不同型号树脂对苦瓜皂甙静态吸附和解吸的性能试验,筛选出一种对苦瓜皂甙吸附和解吸均有较好效果的树脂,即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在选择了AB-8型树脂后,考察乙醇浓度对苦瓜皂甙解吸率的影响,得出80%的乙醇为最佳洗脱剂.动态吸附和解吸试验表明,AB-8型树脂对苦瓜皂甙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69.21 mg/g,动态解吸率为90.7%,对洗脱液进行收集浓缩,冷冻干燥得苦瓜皂甙粗品,总皂甙含量为63.2%.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黑米色素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以筛选出色素纯化的最佳树脂;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黑米色素在最佳树脂上的动态吸附和解吸工艺,经方差分析确定了吸附和解吸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HPD-80树脂对黑米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较好。在该树脂上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料液浓度(以吸光度计)0.45Abs,上柱速度2mL/min,在常温下吸附。最佳解吸条件为流速1mL/min、乙醇浓度60%。经纯化的色素为紫黑色粉末,其色价是未纯化的6倍,比国家规定最低标准提高了15倍。  相似文献   

8.
大孔吸附树脂对朝鲜蓟茎叶多酚类化合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敏  张俊  程绍南 《食品科技》2007,(7):151-154
研究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朝鲜蓟茎叶浸出液中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考察了pH值、浸出液浓度、洗脱液浓度等影响到吸附和解吸性能的因素,筛选出性能较好的树脂。结果表明:HPD400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纯化芦笋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素华  王正云 《食品科学》2006,27(2):182-186
选择6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芦笋中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芦笋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芦笋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大孔吸附树脂对粘性红圆酵母产类胡萝卜素的最佳纯化条件,比较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类胡萝卜素的静态吸附能力,并对所选择树脂的吸附最佳条件和解吸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S-401型大孔吸附树脂具有最佳的吸附和洗脱参数,其最佳工艺为在pH为6.0、温度为25℃、时间为1h的条件下吸附率最大,可达80.58%,此时选用100%石油醚做解吸剂,于30℃解吸1h,解吸率最大,可达95.32%.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以酵母菌和乳酸菌为混合菌种,以黄精发酵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黄精发酵液制备工艺条件,比较了黄精发酵液与黄精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差异,并分析了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精发酵液制备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41 ℃,混合菌种接种量2.1%,乳酸菌∶酵母菌比例2∶1,料液比1∶46(g∶mL)。在此优化条件下,黄精发酵液的羟基、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7.83%、91.40%和91.44%。黄精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黄精水提液,且黄精发酵液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显著高于黄精水提液(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BTS+自由基清除率与多糖和多酚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法考察了10种大孔树脂对菥蓂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较优的3种树脂HPD722、D101和AB-8,并进一步研究这3种树脂的静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特性,其中HPD722树脂略优于另外2种树脂。HPD722树脂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Langmuir平衡吸附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对苦荞黄酮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筛选出一种适合于精制苦荞总黄酮的吸附剂。选择在黄酮类化舍物精制过程中效果较好的15种树脂,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比较了各种树脂对苦荞总黄酮的吸附量、吸附率、解吸率以及吸附动力学曲线。DM-2型树脂的静态吸附量达到了109mg/g以上,吸附率超过了83%。用70%乙醇解吸,其解吸率达到了52%。该树脂对苦荞总黄酮具有良好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特性,是可供苦荞黄酮精致工业化生产选择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软枣猕猴桃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软枣猕猴桃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PD600型树脂对软枣猕猴桃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上样液质量浓度0.5~0.6mg/mL、pH3~4、吸附流速2mL/min、上样量3BV条件下,以3BV的水冲洗树脂柱、用4BV 80%乙醇溶液以2mL/min流速洗脱,处理后的软枣猕猴桃总黄酮平均回收率可达86.5%,平均纯度为37.2%。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对软枣猕猴桃黄酮进行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高速剪切、超声酶解两步水解黄精工艺,并用黄精水解液和糯米混合发酵酿制新型黄精黄酒。结果表明,黄精原料高速剪切工艺参数为剪切时间50 min、剪切pH 2、剪切速率14 000 r/min、料液比1∶50(g∶mL);黄精滤渣水解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超声功率200 W、料液比1∶20(g∶mL)、超声时间6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黄精多糖溶出率达52.5%,水解率为81.3%。黄精水解液与糯米结合发酵的新型黄精黄酒呈淡黄色、清亮透明、酸甜适中,具有黄精中药原有的特殊香味;其中,经检测新型黄精黄酒多糖含量为5.01 mg/mL,远高于传统黄精黄酒、传统黄酒。  相似文献   

16.
以糯米和黄精为原料,采用半固态发酵工艺酿制黄精黄酒,分析添加不同量的黄精粉和黄精汁对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糯米质量分数2%、5%、10%的黄精粉和料液比为20∶1、10∶1、5∶1(g∶mL)的黄精汁均能提高产酒率、酵母的比生长速率、体外抗氧化能力,其中添加糯米质量分数5%的黄精粉效果最佳,酵母比生长速率为0.043 5 h-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6.82%,总酚含量为74.56 μg/mL,总黄酮含量为14.90 μ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鸡头黄精、竹节黄精和马鞭黄精中7种黄酮的得率,明确各黄精电子束辐照前后黄酮的含量变化,建立指纹图谱。方法:检测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Inertsil ODS-3,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2%磷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43℃,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70 nm。并建立在不同辐照剂量下的黄精黄酮指纹图谱,比较不同辐照剂量下黄精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建立的HPLC法能准确测定黄精中芦丁、杨梅素、甘草素、槲皮素、芹菜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黄精中的7种化学成分能完整出峰,分离度均>1.5,各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0.999),加样回收率97.95%~103.71%。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优化提取结果显示,在固液比为1:50(g:mL),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90℃,乙醇浓度为70%的提取条件下,能得到黄精中黄酮的最大得率0.0622%。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只有鸡头黄精中含所有的7种黄酮,其余两种黄精中的黄酮成分各不相同。黄精中黄酮的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减小。结论: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拟合黄精中黄酮的得率精密度高,拟合效果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精中的7种黄酮类成分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黄精中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NaCl对紫苏色素的吸收光谱和在大孔吸附树脂S-8上的吸附量的影响。NaCl对紫苏色素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即NaCl对紫苏色素明显的增色作用,并可增加紫苏色素在大孔吸附树脂S-8上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