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商业建筑中"无用空间"的比较,重点从规划设计的角度,认识购物中心的本质,思考在购物中心的策划与规划设计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或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江金华金东区某住宅小区的改造规划设计,研究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型开发模式,探索规划设计在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方面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在线性绿色开放空间中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绿化、美化的形式感,而失去本身应有的特点和作用等弊端,通过对诸暨市入口段绿化景观设计分析,对在线性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如何贯彻绿道设计理念,实现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等功能有机结合,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西藏"香芭拉风情园"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观和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藏"香芭拉风情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阐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坚持文化观和历史观的重要性,并初步探讨如何在实际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加以应用.规划设计时,通过文化个性的提炼,寻找与众不同的文化个性,着重于对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提炼其精髓并于设计中加以"讲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物质环境的建造,一味追求优美的花园场景,却忽视了人的行为要素和心理需求问题.具体则表现在住区内缺乏应有的识别性和归属感,只有单调的空间而没有富有人情味的场所等方面,使住区内难以形成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气息.文章分析了"情感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并探讨了其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4年多的"渐进更新"和低成本的旧建筑再利用,一个典型的传统山地街区在延续原有城市肌理同时创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和就业岗位.街区的更新模式与建筑策略有别于普遍的"大拆大建"做法,是旧城改造新模式的探索.文中强调渐进更新和旧建筑再利用是"政府引导"、"群众动员"与"规划设计"共同作用的良性结果,并分析了规划设计与实践的方法、手段、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街区今天依然处于持续更新之中.  相似文献   

7.
2006年颁布的"90·70"政策实施已一年之多.虽然此政策的下发在业内引起了不小振荡,特别是不少已经在政策之前完成了设计规划的房地产项目,面临其规划设计需要从头再来.那么,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调整,房地产企业是如何应对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此,笔者以北京望京区域内"北纬40度"项目在"90·70"政策出台前后的设计方案调整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四海  刘子涵 《城市住宅》2021,28(6):138-139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城市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绿化形式.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融入中式古典园林景观,创造一个大自然充分接触与整合的生活环境,人们不再被局限于单调的居住空间中,而是在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充分享受生活.为此,对中式古典园林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融合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四海  刘子涵 《城市住宅》2021,28(6):138-139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城市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绿化形式.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融入中式古典园林景观,创造一个大自然充分接触与整合的生活环境,人们不再被局限于单调的居住空间中,而是在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充分享受生活.为此,对中式古典园林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融合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彬汕 《中国园林》2009,25(12):84-87
存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规划设计面临着主体与客体的认识矛盾,文化涵化与特色丧失、形式与功能的两难抉择等难题.结合卓克基镇规划设计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建筑、规划和景观3方面综合运用新乡土设计理论,将传统民族风貌与当代生活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塑造出一种融合与发展的地域景观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陈步红 《华中建筑》2010,28(12):103-106
从项目场地分析说起,结合市场等各种因素,由浅入深,探讨中高密度居住小区设计的定位方法,最终形成一种以混合居住的规划布局方式,它于同类型项目在设计操作中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2.
吕慧芳 《山西建筑》2005,31(3):22-23
论述了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的社会趋势,就城乡一体化管理中所面临的规划编制、规划审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推进改革的顺利开展,指导我国城乡一体化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反规划”   总被引:70,自引:4,他引:70  
指出导致系统性的、全国性的城市环境危机和城市功能与结构混乱的主要根源之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规模-性质-空间布局”为模式的物质空间规划编制方法论;基于现行方法论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是一种建立在不确定基础上的空中楼阁。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规划”途径:强调一种“逆”向的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即生态基础设施,用它来引导和框限城市的空间发展。文章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是解决一切城市问题的关键“。反规划”途径试图通过建立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来综合地解决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城市的功能结构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特色以及城市的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彭坤焘  赵民 《城市规划》2012,(9):9-17,22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规划实践中,法定规划体系逐步完善,非法定规划也不断涌现,规划编制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这种状态与政府发展观、制度和政策,以及经济增长、民生需求等密切相关。规划在空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具性"需求日趋增强,客观上促进了规划行业的蓬勃发展。但规划的"工具理性"并不必然导致规划"价值理性"的实现。因而,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城乡规划,既要体现规划的"工具理性",更要追寻"价值理性";由此就必须鼓励和容忍"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15.
空间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在城乡空间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通过市-区-镇三级"两规合一"和以"上海2040"编制为契机的"多规合一"两个工作阶段,系统研究梳理了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工作。从统一规划体系、协同技术手段和简化行政程序3个方面入手,探索了横向上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主体、融合其他专项规划,纵向上以空间规划体系深化落实空间布局和各项空间政策,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的全过程的空间治理方式的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解放以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总结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若干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姚军 《规划师》1998,14(3):90-93
本文通过对规划控制和决策控制两种工作体制的辩折,指出有效的城市规划不仅来自于好的规划,而且来自于一个完善的控制体制。应理性地认识规划的效用,改变过去规划集“谋”与“断”于一身的体制,建立科学的决策控制体制以适应当前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规划体系建立、政府体制改革、法律法规制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两规融合”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的编制,上海启动了新一轮空间规划体系的探索研究.在对空间规划体系再认识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上海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成效和不足,确定了新时期上海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并对全国空间规划体系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三信城市家园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从传统住宅区到社区规划;从“以人为本”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单纯物质性规划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一体的多元化;可持续性的,生态型的小区规划已成为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程遥 《城市规划》2007,31(11):57-63
通过对"郑东新区"和"钉子户"两个规划议题的分析,运用"交往规划"的相关理论,归纳了目前我国大众媒体中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特征——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公众的力量较实体环境下更强大、更主动、更多元,整个过程本身也更为动态和复杂。认为这一参与模式也是松散和脆弱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参与体系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基于这些特点,建议规划部门及规划人员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学会使用大众媒体的语汇,积极主动地融入大众媒体交流中,与其他公众参与者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合意,实现城市规划在方法论上的"交往理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