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6年汛期长江发生大洪水,长江中游韦源口河段左岸黄冈长江干堤茅山堤团林段发生崩岸险情,经现场紧急抢险,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对险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具体的抢险措施,并就此次险情的后续整治和韦源口其他相关河段河道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针对茅山堤团林段的河势情况,提出了今后该河段治理时,应开展水文、水下地形测验,对岸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险情段抛石加固和对上、下游受回流影响段进行新护,适当平整险情附近段岸线,严禁崩岸附近河段非法采砂;对其他河段现有护岸工程进行加固和延护,稳定现有河势和主流位置,整治牯牛沙水道,改善航道条件等治理措施。其成果可供规划设计单位或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长江宜昌河段的泥沙特性和河床侵蚀下切速度的变化特征,说明了三峡水库的清水下泄特征和三峡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且它是近年来宜昌段岸坡崩岸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数年内,由于清水下泄,河段发生明显冲刷,宜昌河段内的崩岸频率大大提高,且出现了多处新的崩岸险情,特别是宜昌市点军区艾家河段、猇亭区古老背河段、枝江市白洋河段和宜都市洋溪河段岸坡崩岸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局部河段河势调整有所加剧,新的崩岸险情时有发生。本文以安徽省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工程为例,针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治理的现状与问题,从工程性能、适用范围、施工技术及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护岸治理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提出以干砌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加混凝土铰链排护脚为主的护岸型式,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为冲积平原河流,河岸地质构造多呈二元结构,河岸抗冲性较差,时有崩岸发生。为了及时掌握崩岸险情的变化情况,为长江中下游防洪减灾提供基础资料,在总结多年长江中下游河段崩岸监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长江中下游崩岸监测技术进行了概述和探讨,并以长江某险工险段监测为例,介绍了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崩岸监测技术以及对地形测量成果的简要分析方法,同时对未来崩岸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1998年春,长江界牌河段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后,经历了1998年、1999年长江大洪水的作用和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引起来沙量大幅度减少的影响,该河段的河势发生了相应变化,例如新堤夹的分流比明显增加,多处发生崩岸险情。在以往研究成果和近期实测、查勘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界牌河段主流线、洲滩、汉道的演变特点和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界牌河段近期河势稳定的因素,提出了雏护长江界牌河段河势稳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受河道自然调整和三峡及其上游干支流水库运用对来水来沙条件改变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经受长时间、长距离的冲淤变化,近年来局部河段河势调整有所加剧,新的崩岸险情频繁发生,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长江堤防安全、引发局部河势调整,甚至影响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顺利实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中下游崩岸应急整治工作,近5 a来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用于183处崩岸险情的汛前应急整治,总计守护岸线长度78.089 km,有效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长江崩岸应急整治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建议明确崩岸应急整治主体责任、建立应急抢护机制、加强河道监测预警、强化崩岸治理技术研究和加快崩岸系统治理工程的实施,确保长江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7.
长江南京河段自1998年大水以来崩岸险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加。河道崩岸的本质原因是深泓逼岸造成岸坡陡于稳定坡度,或岸坡底部被水流掏空导致上部岸坡失稳,使该处岸坡沿接近稳定边坡的滑裂面崩坍,出现崩岸。应从岸坡稳定性和河岸底部水流水沙情况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在总结崩岸的特征及以往长江河道崩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该河段崩岸发生的宏观规律。在岸坡稳定性判定上,主要研究岸坡坡度和河岸构成;通过多年水下地形监测等资料分析河岸底部水流水沙情况的影响。总结提出南京河段崩岸规律、岸坡失稳坡度、崩岸发生的外部条件及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运用后,因入库沙量减少及上游水库群的拦沙作用,坝下游河段沙量急剧减小,长江中游河道发生沿程冲刷,2002~2015年该河段累计冲刷量已达16亿m~3,同时平滩河槽形态也发生了显著调整。为更好地掌握长江中游的河床调整特点,分析了近期长江中游水沙过程及河床冲淤情况,采用基于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的统计方法,计算了长江中游各河段平均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建立了这些参数与前5 a平均汛期水流冲刷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用于反演各河段平滩河槽形态随水沙条件变化的调整过程。此外,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局部河段崩岸险情频发,不仅影响河势稳定,同时危及防洪安全,因此还总结了长江中游河道崩岸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提出了水流冲刷强度增加是导致崩岸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安徽长江河势变化明显,崩岸强度增加,严重影响了防洪工程安全、航道稳定、岸线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本文介绍了安徽省长江河段水文泥沙特点,概述河势新变化和崩岸发展情况,提出崩岸治理措施,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早日实施崩岸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0.
李黎临  唐新平 《治淮》2022,(10):57-58
<正>近年来,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岸线的水情、河势、沙势等条件发生变化,造成长江岸线部分河段崩岸险情频发,局部岸坡已崩塌至堤脚,严重威胁防洪安全,部分城区段岸线现状与城市规划和最美岸线要求不相适应,江岸系统治理迫在眉睫。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2020年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江西省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通过该工程的实施,有效消除江西段内防洪安全隐患,维护岸线稳定。  相似文献   

11.
湖北荆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中的崩岸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湖北荆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所在河段的河床演变特点和崩岸险工段现状的基础上, 对崩岸治理的原则、护岸工程型式和材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也可供其他河段的崩岸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原松  沈健 《水利水电快报》2023,(12):101-106
受三峡水库运行影响,长江中下游河床冲刷加剧。为提高长江崩岸监测预警水平,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长江崩岸预警平台,并以长江中游荆江崩岸预警系统为例进行实例分析。提出了三级尺度的数字孪生崩岸数据模型与按时间顺序组织的数据切片模型方案,使崩岸各类数据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模型聚焦于崩岸物理实体,结合优化崩岸地形组织的算法与模型,驱动平台可视化、分析、预测等各功能高效实现,使静态的崩岸现象有变化过程的属性,提高了崩岸预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程度,有助于实现对长江崩岸险情的深度分析与预警抢险的高效决策。  相似文献   

13.
长江每年都会经历洪水期和枯水期,河道会发生较大的冲刷和淤积,甚至会发生崩岸等险情,需要对河势进行动态的监测和分析.文中以东流河段为例,采用水文测验、特征线比对、断面套绘和GIS冲淤计算等方法对河道进行研究,总结了东流河段近年来河势的演变特点为上段淤积,中段冲刷,下段淤积,河段总体表现为冲刷.该结论具有代表性,为长江河道...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长江四房湾险段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新淤洲河段历史演变出发,在阐述其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四房湾险段治理过程及成败经验。以该险段堤防98险情为例,总结出堤防、崩岸险情的主要特点,深入分析险情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从河道治理后河床变化角度出发,重点分析新淤洲汊道锁坝建设的综合治理成效,总结出目前四房湾险段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可为其他类似河段的治理提供相关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长江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改变,荆江局部河段河势调整加剧,致使岸坡变陡,崩岸险情时有发生,已严重威胁防洪、航道安全。鉴于此,分析了国内外河道岸坡稳定性预测和崩岸预测研究现状,初步探索了荆江河段崩岸监测技术与预警方法,可为堤防安全、崩岸治理研究和河道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4月19日洪湖长江干堤燕窝虾子沟堤段发生严重崩岸险情,崩岸长75m,对应桩号江左413+250—413+325,崩岸宽22m,吊坎高6m,距堤脚最近14m,直接威胁堤防安全。险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湖北省主要领导要求落实应对措施,尽快排除隐患。2017年4月20—23日,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国家防办)、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组成的工作组赴湖北省洪湖长江干堤崩岸险情现场检查并指导抢险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7.
岳阳长江修防处切实抓好防洪保安岳阳市长江修防处十分重视对长江于流崩岸的观测,在发现险情及时上报的同时,注重做好受崩岸威胁区域居民的安全转移工作。去冬今春,先后在受崩岸威胁区域安全转移居民13户,群众40多人。去冬以来,由于长江主流南移低水位顶冲淘刷,...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创新成果1、对长江安徽段十三个河段河道演变进行了研究,定量计算2003年~2012年河道冲淤量,分析了长江安徽段河道演变规律和冲淤变化特性。2、建立长江安徽段典型河段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分析水沙输移特性变化条件下长江安徽段河段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和河床演变特性、洲滩变化趋势。3、在边坡临界滑动场与三维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上,研发了崩岸过程数值模拟软件,为崩岸评估与预测提供分析工具。4、分析典型崩岸区近岸河床平面套绘、断面套汇、冲淤情况、近岸坡比变化,研究崩岸区所在河段河势演变趋势和近岸河床变化情况,提出长江安徽段崩岸预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江安徽段崩岸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永 《人民长江》1999,30(10):19-20
近年来在长江干流两岸不断发生崩岸,崩岸次数的与规模亦上升趋势,仅安徽省1995年、1996年期间,长江干流发生中等强度以上崩岸40余处,其中强崩岸有10多处。由于崩岸具有短时性、突发性、剧烈性等特点,因而对长江及沿岸的危害特别大。轻者造成局部的财产损失,重者则直接威胁长江大堤的安全,因崩岸引起的堤基渗漏,在大洪水时则可能引发堤身溃决的除情,水流因素是造成河段崩岸的重要外在条件、主要反映在主流顶冲、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河岸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水沙输移变化,河道冲淤变化以及典型险工段近岸坡度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坝下游河段来沙量大幅度减少,荆江河段普遍发生冲刷,部分地段近岸河床的水下岸坡冲刷变陡,河岸稳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隐患,局部河段甚至发生了崩岸险情,已影响防洪安全与河势稳定等;建议加强荆江险工段的监测,对已发生的崩岸险情进行及时治理,对以往护岸工程的薄弱地段或可能发生崩岸险情的地段需及时加固守护;建议加强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道演变与治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