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紫红曲霉高产红色素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验室保存的紫红曲霉进行了紫外、微波、超声波、氯化锂单独或复合处理,结果经紫外和超声波复合诱变后得到一突变株,其红色素的色价由原来的3.02 U/mL提高到了4.22 U/mL,相对于原始菌株增加了39.7%.  相似文献   

2.
以红曲霉菌株Monascus SE01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诱变、双氧水筛选和氯化锂复合诱变的方法,选育得到高产黄色素的红曲霉突变株。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线照射60s、氯化锂质量分数为0.12%的复合诱变条件下得到的菌株SE19,经液态发酵后黄色素高达57.1U/mL,与出发菌株相比,黄色素色价提高了5.54倍。该菌株5代接种后,其黄色素产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高压对红曲霉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并基于粗糙脉胞菌对洛伐他汀的生物敏感性,对菌株进行初筛,再通过HPLP法检测其发酵液体浓度含量进行复筛。结果表明,培养13 d的菌株处于对数生长期,适宜于试验;压力值为200 MPa时能获得最大的诱变率;成功选育出一株高产洛伐他汀的突变菌株,其抑菌圈直径高达25 mm,比对照高出42.9%;洛伐他汀产量高达3.43 mg/mL,比对照高出52.4%。  相似文献   

4.
复合诱变在红曲色素高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伟  熊泽  李玲  李小漫  陈菽 《中国酿造》2004,(7):14-15,18
采用物理与化学复合诱变处理As3.972,经筛选后得到一株产色素能力较出发菌株高的突变株MP60 4,实验证明该菌具有比较稳定的产色素遗传性。  相似文献   

5.
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产红曲红色素的红曲霉菌株3.4577为出发菌株,经60Co诱变,选育到1株色价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3.4577-3.该诱变菌株红曲红色素色价平均达4830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9.9%;传代10代遗传稳定;显微观察其产孢量大于出发菌株,为应用于生产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29株红曲霉菌(Monascus sp.)中筛选得到的M2为出发菌株,进行UV照射、LiCl诱变以及硫酸二乙酯处理与LiCl复合诱变三次诱变,筛选获得Monacolin K的产量显著提高的菌株MS-12。对液态发酵培养基、发酵温度、接种量以及摇床转速等因素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MS-12液态发酵Monacolin K的产量显著提高,达到264.7μg/mL,桔霉素含量仅为0.026ng/mL。   相似文献   

7.
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产红曲红色素的红曲霉菌株3.4577为出发菌株,经~(60)Co诱变,选育到1株色价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3.4577-3。该诱变菌株红曲红色素色价平均达4830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9.9%;传代10代遗传稳定;显微观察其产孢量大于出发菌株,为应用于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紫外诱变选育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红  高玉荣 《酿酒》2008,35(1):75-78
为了提高红曲红色素产量和质量(红色价高、色调好),以红色素高产菌株紫红曲霉C1CC501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得到高产红曲红色素的M144菌株。利用此突变株进行液态摇瓶发酵和固态发酵,红曲色素红色价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61.90%和45.10%;色调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16.47%和13.04%。经十次传代稳定性实验,液态摇瓶发酵和固态发酵红曲红色素色价分别稳定在175U/mL和1500U/g,色调分别稳定在0.99和1.04,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洛伐他汀高产菌株的方法。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和红曲霉(Monascus anka)用混合酶液(体积分数0.5%溶菌酶,0.3%纤维素酶,0.3%蜗牛酶)分别酶解5.0h和3.5h制备原生质体,土曲霉原生质体和红曲霉原生质体在紫外线(20 W,30cm)下分别照射5min和4min灭活,灭活后混合并用PEG(体积分数30%PEG,0.05mol/LCaCl2,0.05mol/L甘氨酸)介导融合。在187株融合子中筛选得到27株洛伐他汀产量高于红曲霉出发菌株的融合子,其中有7株的洛伐他汀产量是出发菌的2倍以上。双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方法成功选育出红曲霉洛伐他汀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0.
对产Monacolin K的红曲霉菌株进行了复合诱变后的筛选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紫外-亚硝酸钠复合诱变,得到一株高产Monacolin K的菌株3.991-7。通过单因素试验,以Monacolin K的产量为指标,确定出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7%,pH值为4.5,培养温度为25 ℃,培养时间为10 d。在此最佳条件下,诱变菌株固态发酵后的Monacolin K的产量为9.06 mg/g。  相似文献   

11.
红曲色素合成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刺激实验法确定红曲色素的合成前体。考察了不同氨基酸和短链脂肪酸等对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缬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谷氨酸以及乙酸、丙酸等具有前体的作用,能够刺激色素的生产。而且它们都具有转化为聚酮合成前体的共同特征。所以聚酮途径被认为是红曲色素合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原始菌株海洋红酵母M1202产生的L-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能够逆反应催化反式肉桂酸(t-Ca)生成L-苯丙氨酸。对M1202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获得一株转化率为原始菌株115%的菌株TM2,经6次传代,仍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高产色素红曲霉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大曲、大曲酒醅、黄水、窖泥作为茵源,经分离、筛选、诱变、茵落形态鉴定和稳定性试验,从中分离筛选得一株产酶、产酒、产色素、产生理活性物质强的红曲霉菌株——MK3.101。根据微生物形态特征初步定为紫红曲霉。(孙悟)  相似文献   

14.
红曲红色素光稳定性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市售红曲红色素粉进行了分离,得到红色色素、桔红色色素和黄色色素,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90±5nm,374±5nm/490±5nm,367±5nm。在固定光源、固定照射距离的条件下对红色色素的光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确定出了最适合的初始光照色素浓度为0.01%(吸光度为1.089),最适合的色素液厚度为4.5mm,光照1h红色素的保存率为3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曲霉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方法,提高其发酵水平,生产出含有较高红曲霉色素的产品.方法:采用L8(27)正交实验法和红曲霉液体流加发酵方法,通过不同的补料发酵方式,降低营养物质过浓而产生的阻碍作用,提高发酵浓度和水平.结果: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饴糖8°Bx,可溶淀粉3%,大豆蛋白粉4%,氯化钠0.5%,硫酸镁0.05%,磷酸氢二钾0.1%.通过对2L发酵罐的补料发酵得出最佳的补料方式:液体深层发酵60 h以后开始补料,每20 min补1次,12 h补完,同分批发酵相比,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效价提高57%.  相似文献   

16.
徐伟  范志诚  刘艳华 《食品科学》2010,31(23):224-227
采用带水循环冷却装置的微波设备,对紫红曲(Monascus purpureus)进行诱变处理,研究微波辐照功率和辐照时间对红曲霉菌的致死规律和突变规律,获得微波功率和时间的最佳辐照剂量,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500W、辐照时间80s 时,得到突变株W5S8,液态发酵产橙色素色价为16.38U/mL,较原始菌株橙色素色价10.26U/mL 提高了59.62%,连续遗传5 代,产色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红曲色素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运中 《食品科学》2003,24(7):83-87
本文研究了以早籼米为原料,以红曲霉为菌种,种子液体发酵、红曲固体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新工艺。选育优势菌株SM005h一株,种子液体发酵最佳条件是6%接种量,1:0.5通气量,搅拌转速350r/min,31℃下培养31h。红曲固体发酵最佳条件是接种量6%,米饭初始水分38%,发酵温度32~35℃。  相似文献   

18.
从土壤中分离L-色氨酸生产菌株及其高产诱变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微生物菌株生物合成L-色氨酸代谢途径的特性,设计了产色氨酸的细菌选择性分离筛选培养基,对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832株细菌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到6株L-色氨酸产生菌株,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类鉴定,确定了这6株菌均为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nicum)。其中1株可产L-色氨酸0.85g/L,进一步通过NTG以及紫外线照射多重诱变育种得到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双重营养缺陷型与多种色氨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产酸量达到10.82g/L。  相似文献   

19.
以色素产生菌紫色红曲菌M5(Monascus purpureus)为出发菌株,运用N+离子束注入对其进行诱变选育,当诱变的能量为10keV,剂量为1.56×1015ions/cm2时,致死率为71.2%,经平板分离纯化和摇瓶筛选,获得一株突菌株M532,其液态发酵摇瓶的红色素达336U/mL,黄色素达321U/mL,相比于原菌株提高了121%,经多次传代稳定性试验证明其发酵传代稳定性良好;在5L的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实验,红色素的产量为238U/mL,黄色素为224U/mL.以大米作培养基,其固态发酵的红色素产量达到7620U/g,黄色素达6590U/g.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诱变糖化酶生产菌株Aspgillus niger 3.4309,用SDS双层梯度平板进行筛选,最终得到比出发菌株糖化酶耐热性提高15~20 ℃的突变株9-1,经多次传代证明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