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化工》2021,48(3)
以采自黑龙江省内的9个狼毒大戟资源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份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0对引物中共筛选出26对多态性引物,扩增出52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样品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192~0.9423之间,表明供试样品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变异幅度。所有样品均可分开,也说明SSR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漆》2016,(2):45-52
为了探索不同区域与海拔漆树种源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源于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四省市的70个不同种源漆树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4对Pst I+3/Mse I+3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引物,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27831条清晰可见的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有26545条,多态性检出率95.38%。所有样本的的遗传距离在0.191~0.995之间,相似性为0.741~0.917。海拔不同的11个样本的遗传距离为0.219~0.468,相似性为0.828~0.915。UPGMA聚类结果显示漆树种群与海拔标高的相关性不明显,但是与区域联系紧密。同一区域的漆树种群在分子水平上较相似,趋向于聚为一簇,邻近区域的种群也有较大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鉴定霉变三七粉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采集文山霉变三七粉样本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进行组织分离、形态鉴定和rDNA-ITS分子标记等三种方式结合处理,分离了霉变三七中的病原菌。(结果)研究共分离到三七霉变菌2属7种,并对其中的橘青霉和黄曲霉进行形态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结论)霉变三七粉中鉴定出含有黄曲霉毒素和橘青霉毒素。  相似文献   

4.
新型香豆素类荧光染料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7-二乙氨基-4-氯-3-甲醛基香豆素为基础合成了7只新型香豆素类的荧光染料。本类染料具有强烈的荧光,随着分子内π-共轭体系的增大,染料的色光从黄色增至红色。  相似文献   

5.
以7-二乙氨基-4-氯-3-甲醛基香豆素为基础合成了7只新型香豆素类的荧光染料。本类染料具有强烈的荧光。随着分子内π-共轭体系的增大,染料的色光从黄色增至红色。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以胆固醇为疏水基、双甘肽为亲水基的两亲分子N-胆固醇甲酰基双甘肽钾盐(Chol-GG-K)。利用透射电镜(T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手段研究了该分子在水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其在水中形成了多分散的囊泡结构。胆固醇的范德华力形成强疏水作用和聚集能力,亲水基的氢键作用也是产生聚集作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昆虫对药剂的抗药性是可以遗传的,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这些规律较早的被人发现并用于研究昆虫的抗性机理。作者对抗药性的形式遗传、分子遗传、群体遗传三个研究方向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对脲衍生物、金属有机酸盐和有机锡类化合物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结构关系所做研究取得的结果。可以看到,这些化合物类型热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性能均呈现随分子中带正电荷亲电反应中心的亲电反应性的增强而提高的递变规律。据此推测,这些热稳定剂并不是通过Frye和Horst不稳定氯取代亲核反应机理,而是通过其分子中的亲电反应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稳定PVC的。  相似文献   

9.
自1956年以来,德国默克公司开始研制Iriodin○R珠光颜料,至今已在德国,美国和日本拥有3个生产基地和研究机构,400多项珠光颜料的专利,还开发了专门用于抗黄变,抗静电和激光标记等特殊用途的珠光颜料。1998年7月1日在复旦大学成立了颜料及化妆...  相似文献   

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所选取的10个四川地区小麦主栽品种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14个随机引物产生的76条谱带中,74条谱带(97.37%)表现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5.43条谱带,这说明这10个品种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76个RAPD标记,计算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NTSYS程序中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绵阳19与宁春47差异明显,其遗传距离在0.357~0.928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绵农4号与川农17差异较小,其遗传距离在0.142~0.143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可为四川地区小麦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水性分散体成膜过程中粒子间分子链相互融合的过程,采用合成的芘丁酸二羟基丙酯作为荧光扩链剂,合成荧光标记型水性聚氨酯以及结构相近的未标记型水性聚氨酯,将荧光标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与过量的非标记水性聚氨酯混合成膜,采用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测量纯标记分散体与其混合膜的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寿命,通过建立激基缔合物荧光寿命和荧光物质浓度之间的线性方程,计算得出颗粒融合深度来表征融合过程。结果表明:在成膜粒子分子链相互融合阶段,荧光标记分子链扩散进入非标记区域使得荧光标记浓度降低。对研究水性聚氨酯颗粒粒子融合深度与成膜温度、粒径、软段含量、交联度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自表面活性剂“两亲分子”的两个组成部分——极性头和疏水基,具体分析、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农药构效关系的研究中,分配系数和内吸活性占有一定的地位。大多数内吸药剂的吸收被认为是一种被动流程。有效成分从土壤到叶部的运动过程可以想象为土壤团粒和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和植物根系、最后是植株蒸腾流和根茎叶之间的连续分配。有人认为较亲脂的分子更易实现细胞吸收(也可能是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向叶部的输  相似文献   

14.
杨林峰  赵剑曦 《精细化工》2007,24(6):539-543
用天然大豆蛋白和葡甘聚糖,利用羟氨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的侧链氨基与多糖分子的末端不饱和羰基反应生成稳定的共价键,进而形成以多羟基葡甘聚糖为亲水基,大豆蛋白为疏水基的新型两亲分子。结果表明,葡甘聚糖改性大豆蛋白是良好的药用乳化剂,制成的O/W乳状液稳定性明显优于Tween-60制成的乳状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Rh缺失型D--个体及其家系成员的基因分型及遗传背景。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Rh缺失型D--个体及其家系成员的RHD和RHCE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家系成员PCR结果与血清学表型基本相符,先证者RHD基因未见异常,未检出RHCE基因的特异性序列,其他家系成员均有正常表型及RHCE基因PCR产物。结论先证者RHCE基因大部分或全部缺失是造成其Rh缺失型D--的重要分子基础。先证者RHCE基因缺失,很可能其父母双方分别携带一条D--单倍型,在遗传时均将其遗传给先证者,从而形成Rh缺失型D--。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以统计力学为基础计算气体亨利系数的理论——定比质点原理。在利用这一原理计算甲醇系统中气体的亨利系数时,还应引入修正系数。本文还给出了七种气体的分子参数,并且算出了这些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专利系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偏二甲基肼(uDMH)中-NHz和-N(CH3)2的亲核性差异,采用RHF、DFT/B3LYP、MP2及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UDMH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并将计算的平衡几何结构参数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在B3LYP/6—311G计算所得的平衡几何构型基础上,分别根据静电势和分子轨道计算研究了分子中-NH2和-N(CH3)2的亲核性,并与偏二甲基肼和卤代烃反应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子轨道计算的亲核性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N(CH3)2比-NH2具有更强的亲核性。  相似文献   

18.
刘先铝  曹静娜  向庆 《广州化工》2010,38(12):37-39,44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和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席夫碱基咪唑啉化合物BIA、BIOHA、BIMHA和BIMMA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及电子结构的关系,讨论了计算结果与缓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缓蚀性能与电负性χ、亲电指数ω等亲电反应参数相关性良好,最后用Fukui指数分析了分子中原子的反应性。可以认为缓蚀剂分子通过离域于苯环平面LUMO接受电子发生亲电作用与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  相似文献   

19.
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HLB)是表征表面活性剂性质的重要参数。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parative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方法,研究了30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三维定量结构与pHLB值的关系。建立的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为0.705,非交叉验证系数为0.805:CoMSI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为0.685,非交叉验证系数为0.813,都有较好的预侧能力。此外,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一种预报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HLB的QSPR模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711。所有选取的测试集和训练集的预报结果较为吻合,说明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HLB值QSPR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共聚高分子体系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共聚硬球链流体的分子热力学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链节间方阱位能相互作用的贡献。建立了实际共聚高分子系统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对纯共聚高分子PVT的关系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0.22%-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