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鞍型无筋薄壳渡槽,是在无筋渡槽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兼有拱式与梁式渡槽优点的新型渠系建筑结构。应用无筋渡槽的关键,是尽可能把受拉、受弯构件设计成受压或偏心受压构件,以便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来达到少用或不用钢材的目的。过去采用的无筋结构渡槽,一般都是在拱上设排架(或设立墙、腹拱)再在排架上搁置U型(或矩形)槽身;槽身专供过水,排架支承槽身,以保持一定的坡降,减短槽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泰安地区东周水库灌区,在学习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地、县水利局及泰安永利学校共同组成设计组,根据设计原理、大胆创新,设计了大型无筋混凝土渡槽(西周河、平阳河渡槽),过水流量6.9秒立米,已于1978年8月建成,经两次现场放水试验,效果很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西周河渡槽全长877米,其中正槽38孔,净跨20米,墩距21.4米。渡槽的基础和墩台为砌石。渡槽的双曲拱架、排柱和矩形槽身为无筋混凝土结构。矩形槽身水深2.2米,净宽2.1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乡泡子灌区乌兰沟斜拉渡槽于1987年10月胜利竣工。渡槽由混凝土浇筑的基座,支撑着2座高17.5米的塔架,从塔架上伸展的20根钢索,斜拉着57米长断面为半圆型的槽身构成的。槽身跨过宽53米、深11.5米的山沟。槽体自重4.8吨,设计流量0.6立方米/秒,可灌农田2000多亩。斜拉渡槽造型美观,经济实用。是跨越山沟或沟壑的一种比较优良的建筑物。优点有:  相似文献   

4.
新太县西周河渡槽全长877米,除槽身拉杆、侧墙与底板拼缝处和主拱圈隔板布置有钢筋外,其余均系素混凝土,设计流量6.9米~3/秒,1978年施工完成,经过三年多运行,并受多次6~8级大风考验,完整无损。渡槽每孔净跨20米,主拱圈为双曲拱形式,矢跨比1/6,主拱圈上设有4个素混凝土排架柱,柱距4.24米,排架柱上设有5节矩形素混凝土槽身,槽身底板为1/10矢跨比的微弯板,两侧槽板与槽身底板分开预制,现场拼装,节约了大量三材  相似文献   

5.
目前,U型薄壳渡槽槽身多数是薄壁少筋混凝土结构,风载对其受力影响如何,一直是设计人员关注的问题。去年,笔者对四川省的若干  相似文献   

6.
双洎河渡槽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的一座大型渡槽,采用双厢预应力矩形槽结构形式,利用造槽机施工。在设计过程中,用平面结构力学方法初步计算预应力筋配制,用三维有限元法进一步校核并优化槽身三向预应力布置。在槽身施工时,考虑到造槽机产生的施工期荷载,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槽身预应力筋提前张拉的顺序进行了优化。经上述设计优化,渡槽成功通过充水验证,证明了设计、施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渡槽     
长度最大的渡槽:陈城渡槽,全长6625米,结构形式为浆砌石墩、浆砌石肋拱、少筋混凝土矩形槽渡槽。位于福建省东山县向东渠陈城支渠上。过水流量最大的渡槽:灌河渡槽,过水流量100立方米/秒,结构型式为井柱排架、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位于河南省商城县鲇鱼山水库灌河干渠上。跨度最大的渡槽:万龙渡槽,跨度126米,结构型式为混凝土槽台、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混凝土矩形槽渡槽。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县红旗渠上。  相似文献   

8.
依据普溪河渡槽设计和DZS40/500造槽机在大跨度小截面预应力槽身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简述了渡槽现状与设计情况,分析了小截面槽身高标号混凝土配合比研究,进行了造槽机结构设计优化,以及造槽机槽身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裂缝预防、预应力结构设计与张拉方案优化,分析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州水庫电茂干渠碧桥、罗浮渡槽于1964年1月20日开始浇筑混凝土,5月20日吊装完毕,7月1日放水,工程质量符合設計要求,該两渡槽全长1,100米,共100跨,每跨长11米,最大构件重40吨,最高支架15米;除基础混凝土就地浇筑外,其余支架、托粱及槽身等,均采用整体預制,土法吊装。采用这种  相似文献   

10.
渡槽是常见的渠系建筑物。渡槽是由渠道连接的进、出口段,槽身及槽身支承结构等部分组成,建筑材料可用砖、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水泥等组成。文章阐述了渡槽设计中的总体布置的原则与水力计算的任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放水河渡槽混凝土冻胀分析及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水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槽身为整体三槽一联简支多侧墙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水泥用量大水化热高.为了防止混凝土早期产生温度裂缝,施工时采取的多种温控措施获得成功.但因进入冬季由于冷却水管未排水造成冻胀,使得槽身混凝土局部出现胀裂.通过采取化学灌浆和贴碳纤维布等处理措施,经过充水试验和长达8个月的通水检验,渡槽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2.
柘林灌区总干渠一九七五年兴建了桃花垅、西园、大坪三座双悬臂结构的渡槽,设计流量约在25立米/秒以上,渡槽长度分别为248、158及778米,这三座渡槽,在施工中和竣工后,先后不同程度在槽身侧墙及底板部位发生多处裂缝。为了保证渡槽安全运行,19T6年将较为严重的西园、桃花垅两座渡槽的裂缝采用环氧树脂沙浆修补,修补情况简介如下。一、裂缝的发生和观察情况  相似文献   

13.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孟楼渡槽槽身采用三面环向预应力结构,为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提高渡槽的抗裂性能和整体刚度,在进行三向预应力施工时,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方案,确保了渡槽槽身工程质量,同时还节省了大量钢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渡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在强震地区,特大型高架渡槽结构设计的主要困难是其抗震减震性能设计。本文首次提出渡槽槽身托举效率的概念,并且用托举效率来衡量大型渡槽槽身的抗震减震性能,即利用ANSYS软件,在保证过水面积相等、结构应力和挠度大致相同的前提下,比较了不同材料、不同截面形式、不同跨度下的渡槽槽身托举效率。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40 m跨预应力混凝土两槽独立式U型渡槽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共建设19座跨河梁式渡槽,其中3座已经投入运行5年多,渡槽跨度多为30m和40m,渡槽结构型式主要有矩形和U形两种,沿线气候及输水条件变化大,槽身结构复杂,无专门技术标准可循,需要专门研究的难题多,在建设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成果和经验。本文主要就梁式渡槽槽身的设计和施工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预应力张拉的施工技术,以孟楼镇境内的孟楼渡槽为例,对其槽身使用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工程概况,然后分析预应力张拉的施工流程、要求以及施工情况,施工中节约了钢材,并提升了渡槽槽身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我县车口公社南峰坑水库大菲头渡槽建于一九八一年,全长258米,设计灌溉流量0.5秒立米,系钢丝网水泥U形薄壳梁式渡槽。槽身节长10米,槽顶宽1米,高70厘米,重1.643吨,槽间接缝采用聚氯乙烯胶泥止水。支承架为钢筋混凝土单排架,最大高度13.3米,重8.8吨。全槽计槽身26节,排架25根,均在现场预制,并用简易木扒杆吊装。采用这种简易吊装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群众易于掌握;不需要电能和燃料;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能横穿公路、溪沟,甚至上山坡也能进行;对吊装准备工作要求不高,只要地面略加平整,利用杆底  相似文献   

18.
岩滩水电站在包括最大坝高在内的13个坝段上采用碾压混凝土筑坝新技术;碾压混凝土总方量37万立方米;碾压混凝土最大坝高110米。坝体断面为“金包银”断面型式,基础垫层常态混凝土厚1.5—2.0米,上游防渗层常态混凝土厚3.5米,坝内为15MPa碾压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55公斤,粉煤灰用量104公斤。采用一次铺料,一次碾压,压实层厚30厘米,通仓、薄层连续浇筑的施工方法。采用碾压混凝土筑坝具有快速施工、节约水泥,简化温控和节省工程投资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丘地区的水利建设中,采用装配式结构时,由于运输和吊装重件不便,构件过重往往致使采用装配式结构成为不可能或很不经济。因而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尽可能地减轻预制构件的重量。为此,我们在赣县经旗水库大渡槽采取了薄壁预制槽身,并进行了试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经旗水库槽身和支墩排架,均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槽身采用加筋钢丝网水泥轻型桔构,排架等构件计划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本文仅就试制成功的(10.0米跨度〕加筋钢丝网水泥轻型槽身作一介绍。一、钢丝网水泥的特性钢丝网水泥是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它是利用匀质性较好的高标号细集料混凝土(水泥砂浆一般R_(28)=300~700公斤/厘米~2)和分散性很高的钢丝网组成的。由于钢丝的直径较小,表面积大,与砂浆  相似文献   

20.
漕河渡槽槽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漕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上的一座大型交叉建筑物,槽身混凝土设计指标为C50W6F200,属高强高性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具备高工作性能(低坍落度、高流态、稳定泵送)、高抗裂性能(低收缩)、高抗渗性能、高抗冻性能及防止碱骨料反应的高耐久性能。本文通过掺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高性能引气剂、优质粉煤灰以及改善骨料质量、优化骨料级配等技术手段,对C50渡槽槽身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优化及性能试验研究,为工程施工推荐了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抗裂、抗渗、抗冻性能,经济合理的施工配合比。施工实践证明,渡槽槽身混凝土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