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双肢短肢剪力墙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带刚域的弹塑性杆单元来模拟短肢剪力墙的连梁和墙肢,并考虑剪切变形影响,分析了水平侧向荷载作用下双肢短肢剪力墙的弹塑性过程,并研究了肢强系数、整体性系数、翼缘宽度和连梁配筋率等参数其塑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侧向荷载作用下,短肢剪力墙的连梁先于墙肢屈服,所有的连梁都屈服后,剪力墙还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最后,底层墙肢随着荷载的增加达到屈服极限,结构丧失承载能力;在墙肢截面和配筋率一定时,随着肢强系数的增加、整体性系数的减小和连梁配筋率的降低,短肢剪力墙的承载能力降低,延性增加;而随着墙肢翼缘宽度的增加,短肢墙的承载力和延性都增加。因此在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使短肢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榀双肢实腹式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揭示该类双肢墙的破坏机制及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试件从型钢混凝土连梁屈服形成塑性铰,再到墙肢屈服发生破坏;试件延性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分别为3.58和0.191,表明该类双肢墙结构的破坏表现为强墙肢弱连梁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考虑到连梁破坏时只有少许黏结裂缝,兼顾双肢墙结构计算效率,有限元建模时不考虑型钢界面黏结滑移影响,计算结果可满足工程要求.采用型钢混凝土梁连接的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要优于钢筋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3.
对称双肢短肢剪力墙的拟静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5榀肢强系数不同,整体性系数相同,墙肢为T形截面的8层对称双肢短肢剪力墙在竖向力和反复水平力共同作用下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短肢剪力墙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墙肢没有反弯点,具有强墙肢弱连梁的特点,当墙肢愈强时,即肢强系数愈小时,其侧向刚度、承载力愈大,但延性有所降低。可见,短肢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与联肢剪力墙是一致的,因此本文认为,《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把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规定是没有必要的。同时试验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并指出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中将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剪力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的定义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4.
短肢剪力墙的弹塑性性能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试验模型,采用等代框架的有限元方法,应用带刚域的弹塑性杆单元来模拟短肢剪力墙的连梁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轴压比、墙肢高厚比、连梁跨高比等参数不同的短肢剪力墙进行了弹塑性分析,研究了这些参数对短肢剪力墙弹塑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墙肢截面和配筋率一定时,随着轴压比的增加,短肢剪力墙的承载能力提高,位移增大;而在墙肢高度不变时,随着墙肢高厚比的增加,短肢墙的承载力降低,位移结果离散;在连梁跨度不变情况下,随着跨度增加,短肢剪力墙承载力降低,延性增大。因此在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使短肢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良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RC-SLW)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整体工作性能、破坏形态和滞回特性。结果表明:短肢剪力墙是一种强肢弱梁型的联肢墙,连梁的屈服先于墙肢的屈服,该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颖 《四川建材》2007,33(5):197-199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性能与其墙肢高厚比、混凝土等级、连梁跨高比、轴压比等参数有关。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参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如何合理地选择这些参数,并且合理设计连梁,合理控制连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保证连梁的屈服先于墙肢的屈服,从而达到取得较好弹塑性性能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7.
张颖 《四川建材》2007,33(5):197-199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性能与其墙肢高厚比、混凝土等级、连梁跨高比、轴压比等参数有关。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参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如何合理地选择这些参数,并且合理设计连梁,合理控制连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保证连梁的屈服先于墙肢的屈服,从而达到取得较好弹塑性性能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短肢剪力墙的破坏机理,在"强肢弱梁,强剪弱弯"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从连梁与墙肢两方面提出了延性设计的措施与方法,从而确保短肢墙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延性,增强结构抵御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高层建筑对抗震性能及装配性能的要求,提出一种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通过对一榀三层对称双肢2/3缩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测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全过程,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连梁转动能力。研究表明:混合联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曲线饱满而稳定,没有明显的捏缩现象,该试件正反向位移延性系数平均值达到3.65,抗震性能及协同工作能力良好;剪切型钢连梁的损伤集中在连梁腹板处,极限塑性转角达到0.05rad;由于墙肢中部区格翼缘的设置,限制墙肢底部混凝土剪切裂缝的发展,剪力墙破坏的主要形式为弯曲破坏;钢连梁及型钢部分外包组合剪力墙均表现出优良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构极限层间侧移角达到1/45,超过罕遇地震下规范限值要求。按照整体结构屈服时耦连比为45%设计的试件,塑性铰的发展满足"强墙肢弱连梁"的规律。基于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拟静力分析,与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两榀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刚度衰减,对其顶点弹性水平位移和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照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表明,短肢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与联肢墙相同,整体性系数α愈大,其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愈大,但延性及耗能性能差。  相似文献   

11.
以五组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相同但截面形式不同的带暗柱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分析为研究背景,利用ANSYS分别对带暗柱的十字型、T型、L型、]型和Z型五种不同截面形式的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进行单调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研究了不同截面形式的带暗柱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延性、耗能等。分析结果表明,在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截面形式的短肢剪力墙的性能不相同,其中]型和Z型的承载能力相对最好,十字型的延性和变形能力相对最强。在结构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截面形式的短肢剪力墙,使结构刚柔适中,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2.
对6片一字形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不同型钢配置形式、不同轴压比的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的承载力、滞回特性及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格构式配钢试件和实腹式配钢试件的破坏过程相近,试件内置实腹式钢板较好地抑制了斜裂缝的发展;轴压比对两种配钢形式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影响规律一致,即随着轴压比的提高,试件承载力提高而延性下降;格构式配钢试件承载力比实腹式配钢试件略高,但实腹式配钢试件的延性更好。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承载力计算式,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破坏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破坏机理及耗能方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破坏方式比较合理,抗震能力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以连梁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工程及规范建立足尺的精细化数值模型。分析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单连梁、双连梁、三连梁剪力墙结构的裂缝发展状况,进而研究连梁的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连梁剪力墙结构延性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且双联梁剪力墙及三连梁剪力墙的延性明显优于单连梁剪力墙;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单连梁的裂缝发展速度最快、承载力最低,而双连梁及三连梁的破坏机理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装配式短肢墙,并采用有限元软件DRAIN-2DX编制相应的程序对一榀装配式剪力墙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各极限状态相继出现,结构的刚度不断退化,至连梁软化,趋于平稳;结构侧移曲线为上部有剪切段的弯剪形;在加载过程中,结构的耦联率基本保持不变,耦联率不宜过大。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T形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发生延性剪切破坏,在对其破坏机理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其破坏形态。在分析过程中考虑水平钢筋的配筋率、混凝土强度、轴压比以及型钢配钢率等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水平钢筋体积配筋率、混凝土强度以及型钢配钢率可以明显改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运用ETABS对带转换层的短肢剪力墙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介绍了其计算原理及计算过程,得出一些带转换层的短肢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以满足剪力墙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砌块剪力墙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三片带钢筋混凝土边框的粉煤灰小型砌块剪力墙以及相同两片的开洞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 ,分析了墙体边框柱和内部砌体的共同工作性能 ,描述了墙体的破坏形态 ,绘制了试件受力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同时对这种剪力墙的刚度退化、变形能力、延性系数、粘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