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鉴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PCC 桩)水平承载足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成果,建立水平荷载作用下多个构造形式有无伴侣的单桩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计算与分析表明,对于低承台桩基设置桩伴侣可确保承台向地基土传递水平荷载,成倍减小基桩的应力和位移;对于桩身范围地基土模量低的低承台桩基的水平承载性状也有一定的改善;配备桩伴侣后,将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由刚接改为铰接也能大幅度减小桩身内力,桩顶与承台的距离可单纯考虑竖向承载力和变刚度调平基础底板沉降的需要;设置桩伴侣后可取消褥垫层;桩伴侣的高度变化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内力和位移影响很小;在罕遇地震等荷载工况下,桩伴侣可作为耗能构件,首先牺牲伴侣,避免或延迟桩头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承台(基础)-桩-土不同构造形式下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桩与承台 (或基础 )之间可能有嵌入、接触和隔一层褥垫层三种构造形式 ,针对现有桩与承台连接的复合桩基和在桩顶设置褥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构造形式 ,提出了在桩顶与基础之间预留净空以发挥土承载力的一种新的构造形式。对不同构造形式 ,进行了一系列现场足尺单桩复合地基试验 ,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承台 (基础 ) -桩 -土相互作用、破坏模式、承载力确定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中根据12个不同参数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二桩厚承台试验,分析了承台厚度、钢纤维体积率、配筋率等对裂缝开展和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二桩厚承台的斜裂缝是主破坏裂缝,主要集中在桩柱连线范围内,承台破坏时,主要呈现出剪切破坏构件的裂缝特征.  相似文献   

4.
结构-群桩基础地震响应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桥梁群桩基础的大质量承台和外露桩基对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分别对低承台(与土接触)和高承台群桩基础进行了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中地基土采用了黏质粉土,上部结构简化为质点和杆构件,基础形式包括单桩和群桩。为模拟地震剪切波作用下土层运动效应,采用叠环式层状剪切箱实现土体的层状自由剪切,箱内壁设置橡胶膜以消除边界反射效应。在加速度为5.0g的离心环境中,选取Chi-Chi地震波作为基底激励输入,在不同输入峰值加速度下,分析了结构-群桩基础的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与低承台群桩基础相比,高承台形成的群桩外露会增加上部结构和承台的惯性效应,改变桩身峰值弯矩的分布,表现为承台与桩接触处的桩身峰值弯矩下降,但桩身最大峰值弯矩改变较小。  相似文献   

5.
地基处理最终沉降量和理论计算值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静载试验时桩头状态的改变会明显影响到沉降曲线,这就为人为地创造一种预定的更合理的沉降曲线提供了依据。褥垫层的设置使每根桩相互独立,桩、桩间土和基础变形不同步,削弱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而采用"桩伴侣"作为构造措施,桩顶预留沉降,使复合地基桩在高度范围内对地基土形成一定的约束,在提高竖向承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地基土的水平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桩土复合桩基为了实现桩与承台下地基土共同作用。在桩顶设置弹性支座,由弹性支座的变形实现承台下地基土能够充分承担上部荷载,待地基土压力达到设计预期荷载水平,或建筑沉降达到设计允许的预期变形时,将弹性支座处预留的空腔采用混凝土浇筑密实,后期增加的荷载主要由桩承担,最终形成复合桩基,达到充分利用承台下地基土的承载力,实现桩土共同作用的目的。本文主要从施工角度介绍弹性支座现场安装施工方法及安装施工质量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7.
1 桩基承台侧移的基本形式及原因1.1 桩基承台侧移的基本形式(1)桩基承台整体侧移 常发生于地基中软弱层较厚、摩擦型桩或桩身抗弯强度不足的嵌岩桩等情况。(2 )承台在桩顶产生剪切、旋转而发生侧向位移 常发生于地基浅层土压力差较大 ,而承台与桩顶连接不当的情况。1.2 桩基承台侧移的原因分析(1)较大的水平荷载作用 主要来源于 :1地下水土侧压力 ;2开挖电梯井、设备基础等基坑时 ,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产生的土压力差。若土层属灵敏度较高的流塑性软土 ,开挖作业还会扰动软土 ,使土层流动对桩台产生水平推力 ;3不对称填土在桩台两侧产…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桩基设计中只考虑由桩承受全部垂直荷载,而不考虑承台下地基的作用,这与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大家知道,桩与承台是一整体。因此,上部垂直荷载不仅经由承台传给桩,而且也经过承台传给承台下之地基。所以,实际上桩与承台下地基共同承担垂直荷载。四川采用三根大头桩(桩长1.5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及变形的原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获得桩长、置换率等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及变形的定量影响,在5组4桩群桩和5组9桩群桩复合地基的桩体内埋设应变计,在桩间土体内埋设深层沉降标,实测到4桩群桩和9桩群桩复合地基中桩体轴力分布、桩侧摩阻力分布和桩间土变形分布。发现置换率相同时,承台板宽度大,水泥土桩的荷载临界深度也大,桩侧摩阻力分布深度下移。承台板宽从1.0m增加到1.5m时,荷载临界深度由14倍桩长增加到18倍桩长。变形影响深度约为承台板宽度的(1.8~2.5)倍。最大摩阻力出现在承台下1.5m处,该处的竖向偏应力最大,桩体容易在这里破坏。增加桩长能有效减少沉降。荷载水平达到70%以后,变形影响深度下移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于采用桩基的各类结构,按承台埋没于地基土体与否,可区分之高、低承台桩基型式。在许多实际工程中,因回填土或欠固结土地基的继续沉降,或因土体流变或场地震陷等后沉降效应,均可致使承台与土体接触解除,即先前按设计采用的低承台桩基可能转为高承台型式。在静力条件下,这将导致桩身产生负摩阻力而降低其部分竖向承载能力;然而,在地震作用下,通过开展离心机地震模型试验和ABAQUS计算分析发现:当承台与地基土体脱离时,桩基最大弯矩设计值将会增大,且弯矩有效深度也将变深;更且,基础(承台)周期明显延长,充分表明高、低承台桩基型式地震行为差异迥然,高承台桩基型式较之相应低承台情况更为不利,在抗震设计时应充分予以认识、考虑。  相似文献   

11.
翟影 《重庆建筑》2013,(2):12-16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力成本的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事故频发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已经成为一种落后的施工工艺,逐渐被限制和淘汰使用。该文搜集了国内工程界正在使用的各种桩型,对适合重庆地区的桩型和成桩工艺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程经验,对各种实际条件下的桩型和成桩工艺选择给出了结论性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易欣 《城市建筑》2014,(18):364-364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情况,分析了桥梁钻孔灌注桩中断桩问题的形成原因,并介绍了断桩问题的相关处理方法,以此供同行交流讨论,希望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桩尖对PHC管桩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律弦  肖四喜  甘文举 《土工基础》2008,22(3):14-15,24
在PHC管桩的施工中常会遇到施工单位不做桩尖直接施打的情况,结合某桩基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静载试验的结果,探讨了桩尖对PHC管桩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昆林 《工程质量》2009,27(7):54-5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当灌注桩持力层为类似卵砾石层等地层时,该技术对提高桩端承载力最为有效,单桩注浆后的承载力可提高25%。温州财富广场某商务写字楼工程采用该技术施工,取得了明显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研究桩基的深度效应是为了得到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指标。扩底桩一直被视为大直径桩进行研究,然而,由于有扩大头,扩底桩的受力变形性能、破坏状态与普通大直径桩既有相同点又存在较大差异,参照大直径桩方法研究扩底桩深度效应不适合。研究扩底桩的深度效应,应针对扩底桩的特点,考虑桩长对端阻力发挥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桩长对扩底桩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统计合肥地区95根扩底桩试验数据,分析统计结果,得到端阻力分配比例与桩长的关系,提出扩底桩临界设计桩长建议值,最后通过一组扩底桩试验数据验证该建议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於程席  刘鹏 《建筑施工》2022,44(1):4-6,9
结合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以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为手段,比较分析了有桩帽的CFG桩与无桩帽的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及受力的差异,进而分析了桩帽的尺寸及强度对复合地基以及桩间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帽改变了复合地基桩及桩间土的受力和变形;桩帽的尺寸越大,桩顶的位移越大,桩间土的位移越小;桩帽的强度越大,桩顶位移及桩...  相似文献   

17.
水处理厂和水厂的构筑物均需考虑抗浮措施。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采用夹芯桩用于构筑物的抗拔和抗压的办法。经过理论计算和工程检测,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出了夹芯桩的计算公式,也对其构造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涛 《城市建筑》2014,(23):137-138
水处理厂和水厂的构筑物均需考虑抗浮措施。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采用夹芯桩用于构筑物的抗拔和抗压的办法。经过理论计算和工程检测,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出了夹芯桩的计算公式,也对其构造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桩端后注浆技术是提高桩端面上的单位面积阻力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桩端后注浆技术适用的地质条件,论述桩端后注浆主要工艺参数设计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可供相同地质条件的基础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钻孔灌注桩断桩成因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孔灌注桩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施工中断桩时有发生.通过实践对断桩的成因和处置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