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现场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现场取芯检测等方法,分析了地基土质条件对水泥土搅拌桩强度的影响。分析认为一般粘性土层中的水泥土搅拌桩强度形成比软弱土层中早,且强度比软弱土层中高很多。  相似文献   

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测与加固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  陈国金  黄雄 《建筑科学》2008,24(1):88-91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检验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已成为完善水泥土搅拌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对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及检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取芯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法对某工程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检测与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超深水泥土桩质量检测方法和控制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现行规范中水泥土桩各种质量检测方法的不足,重点阐述了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因受荷载作用面积和时间的限制,影响深度浅,不能反映大面积、长期荷载作用的实际工程受力状况。然后研究了现场桩身水泥土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提出水泥土桩的质量检测应以现场标贯试验为主要手段:通过钻孔取芯观察定性判断水泥土搅拌的均匀性;通过标贯击数定量判断搅拌均匀的水泥土强度,并辅以芯样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最后,提出了搅拌均匀的水泥土桩质量合格标准为10d龄期的标贯击数不低于10击。  相似文献   

4.
水泥土搅拌桩是黄骅港地区广泛使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但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结合黄骅港地区水泥土搅拌桩现场检测结果,系统分析了两种主要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问题。为探究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通过室内3种水泥掺量不同龄期的室内水泥土试验排除了水泥掺量及土质等因素。通过比较室内水泥土配合比试验与水泥搅拌桩现场施工的差异,指出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场施工工艺因素。最后介绍了两个有效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改进,首先介绍双向搅拌工艺在该地区的成功应用并提供了相关检测数据以供参考,然后介绍扇形后喷浆钻头施工工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两种施工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因室内和现场拌制的水泥土强度差异很大而产生的搅拌桩工程事故 ,提出了按现场水泥土强度设计的思想 ,从而避免了用室内拌制水泥土强度设计与现场施工质量脱节的弊端。讨论了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计算的几种方法 ,特别对实体深基础法中的人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建议了合理的水泥土搅拌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深层搅拌法加固软弱地基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介绍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分析,对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在现场施工、桩身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论述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国内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五轴水泥土搅拌桩新技术。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工期短、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为了分析五轴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以及基坑围护中的处理效果,在同一场地进行了五轴水泥土搅拌桩和二轴、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取芯检测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土层中,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值较低,且离散性较大,二轴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较好,但不同龄期的强度值离散性变化较大,而五轴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值最高,离散性也较小,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泥土室内配方试验结果的归纳与分析,研究了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土的水泥掺量、龄期和含水率等影响因素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能有效提高土体无侧向抗压强度,为今后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搅拌桩中垫层设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水泥土搅拌桩的室内模拟试验,对水泥土搅拌桩中的柔性垫层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水泥土搅拌桩的具体工作条件合理的设置垫层。本室内静载试验模型虽然不能完全模拟现场水泥土搅拌桩的工作状态,但从定性上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水泥土的电阻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室内、现场芯样的测试结果,分析了水泥土的电阻率特性,分析表明水泥土电阻率随水泥土抗压强度、水泥掺入比、龄期的增大而增大;随水泥土含水量升高而降低,另水泥土电阻率还与添加剂相关。水泥土电阻率的特性对进一步研究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温州软土水泥土强度特性规律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温州粘土水泥土与温州淤泥质水泥土室内抗压强度正交试验,得到水泥土性能的一些规律,例如,在相同掺合量、相同养护龄期时,粘土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均大于淤泥质水泥土,但其差值在低龄期时很小,而在高掺合量时却同龄期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12.
水泥土搅拌桩及其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蓉  侯天顺 《建筑科学》2008,24(5):88-90
在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水泥的水解水化、离子交换、硬凝反应、碳酸化作用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其加固机理,分析了水泥土的基本特性与水泥改良软土的优缺点。然后,通过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详细论证了该项技术可以大大改善土体强度、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抑制软基侧向变形,使整体沉降与差异沉降大为减小,从而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3.
浅谈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泥土在土体加固中的广泛应用,在综合各种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水泥土强度的若干影响因素。主要因素有土的天然含水率、土的物理性质、有机质含量、pH值、水泥掺入比、水灰比、水泥土含水率、龄期、养护条件,明确这些因素,有利于指导水泥土设计和施工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视为双层地基,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线性分析。主要研究了复合地基变形场,同天然地基进行了比较;通过改变面积置换率和加固层厚度来研究了变形分布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水泥加固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严 《福建建筑》2007,(1):32-34
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对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得出水泥土的一些性能特点: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随掺入比增加而增大,同时随有机质、土样含水量的减少而增大;水泥的标号越高,水泥土的强度就越大,另外加入水玻璃的水泥土比不加的强度大等。研究结果对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的设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丹 《建筑技术》2011,42(12):1090-1092
钻孔后注浆连续墙是在水泥土与型钢组合的SMW连续墙基础上的一种改进工法,经多项工程实践,该工法已日臻成熟.与SMW连续墙相比,该工法在水泥土浆制配、桩孔施工、水泥土浆压注成墙、芯材置入等多方面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水泥土搅拌桩主要用于承受竖向荷载的建筑复合地基和承受水平荷载兼止水的基坑支护结构。目前,国内的水泥土搅拌桩相关的技术规范对检测验收规定不全面、不系统。本文就水泥土搅拌桩试块强度试验、静载荷试验及取芯检测,归纳了相关规范的检测要求,总结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水泥土搅拌桩检测及验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土搅拌桩主要用于承受竖向荷载的建筑复合地基和承受水平荷载兼止水的基坑支护结构.目前,国内的水泥土搅拌桩相关的技术规范对检测验收规定不全面、不系统.本文就水泥土搅拌桩试块强度试验、静载荷试验及取芯检测,归纳了相关规范的检测要求,总结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温度对水泥土强度的定量影响,将两种水泥土试样在不同的养护温度条件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对两类水泥土的强度增长过程微细结构变化进行全过程跟踪观测,并拍摄了相应的照片。通过专业的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提取了对应的微细结构量化参数,针对微细结构量化参数的变化研究了水泥土强度的增长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水泥土微结构量化参数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养护温度超过20℃后,水泥土微结构量化参数变化相差不大,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养护温度低于10℃时,水泥土微结构量化参数则与前者有显著差别,且变化速度缓慢。水泥土内部水泥的水化与微结构量化参数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0~5 d内各养护温度下水泥土的微结构量化参数无显著变化,龄期在5~30 d之间时,养护温度对微结构量化参数的变化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粉土土粒之间缺少结构性联结和相对较低的孔隙比造成了水泥粉土强度相对水泥粘土较低。  相似文献   

20.
纤维水泥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水泥土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低的特点,尝试了在水泥土中加入纤维,进行纤维水泥土的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了纤维掺量、纤维长度、水泥土的水灰比等对纤维水泥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