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壳聚糖微球的季铵化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微球,并对其进行季铵化表面改性。实验分别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和季铵化试剂C_4H_9Br与壳聚糖微球物质的量之比对季铵化壳聚糖微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在乙腈溶液中分散较好,反应时间为12h,季铵化试剂与壳聚糖微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时,制备的季铵化壳聚糖微球效果较好。对壳聚糖、壳聚糖微球、季铵化壳聚糖微球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发现其抗菌性能的强度大小依次为:季铵化壳聚糖>壳聚糖微球>壳聚糖,其中季铵化壳聚糖微球的抑菌率为52.1%。  相似文献   

2.
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功能化SBA-15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反相悬液交联法制备出了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以3-丙胺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硅烷偶联剂,采用后修饰法得到硅烷化SBA-15介孔分子筛.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接枝在硅烷化SBA-15介孔分子筛上.运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MCS)接枝后的硅烷化SBA-15介孔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通过硅烷偶联剂以化学键形式结合在SBA-15介孔分子筛上.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和四磺酰氯酞菁钴金属配合物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钴酞菁微球,通过IR、XRD、SEM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异丙苯为反应底物,研究了壳聚糖-钴酞菁微球催化分子氧氧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刺用量、添加剂等对其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任何助剂情况下,壳聚糖-钴酞菁微球具有良好的催化...  相似文献   

4.
以水溶性壳聚糖盐酸盐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盐酸盐微球。通过多种理化手段检测及体外MG63细胞共培养对壳聚糖盐酸盐微球的形貌结构、尺寸大小、粒径分布、成球机理、结晶度、热稳定性及细胞相容性进行了测试及表征,并与普通酸溶性壳聚糖制备的微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溶性壳聚糖盐酸盐与戊二醛通过Schiff碱反应产生交联,易成球,球形圆整光滑;粒径分布较窄,粒径约为5~10μm;微球结晶度较低,其热稳定性较壳聚糖盐酸盐原料和酸溶性壳聚糖微球均有提高;细胞相容性良好。该微球表现出与酸溶性壳聚糖微球相似的理化性质,但因其原料为水溶性,微球制备条件更为温和,在药物载体研究领域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为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化学交联法制备了不同条件下的壳聚糖微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冰乙酸浓度、壳聚糖浓度和乳化剂含量的增大,微球粒径先减小后增大;而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大,微球粒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控制成球的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不同粒径的壳聚糖微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球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6.
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壳聚糖缓释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等检测手段考察分析了微球的性能,并通过体外模拟释放探讨了其控释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球表面光滑,成球性好,分散性能优异,微球粒径主要集中在3~8μm范围内,BIT分子以物理包埋的方式与壳聚糖分子之间相结合,并被壳聚糖分子完全包裹;模拟释放实验表明,BIT-CSM可实现BIT的长期稳定释放,具有一定的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涂层聚乳酸细胞微载体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氨解技术在聚乳酸微球表面引入自由氨基,再利用戊二醛将氨基转化为醛基,最后采用接枝涂层技术将壳聚糖固定到聚乳酸微球表面,制备了壳聚糖表面改性的聚乳酸细胞微载体.分别采用茚三酮法和乙酰丙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法测定了聚乳酸微球表面的氨基和壳聚糖含量.发现氨基的量初始随氨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达到最大(2.94×10-7mol/mg)后保持不变.与空白聚乳酸微球相比,软骨细胞在壳聚糖改性聚乳酸微球表面能够更有效地粘附和生长,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静电喷雾法,以壳聚糖为基质材料,康普瑞丁为模型药物制备微球。实验中采用AcOH/H2O和AcOH/H2O/EtOH两种溶剂,分析了微球形貌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因素,并且对CS-CA4微球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溶剂配比及乙醇和康普瑞丁的加入会使壳聚糖微球呈球状、中间塌陷的类球状、棒状等不同形貌,微球粒径存在较大差异;通过AcOH/H2O/EtOH复合溶剂将疏水性药物康普瑞丁载入壳聚糖微球,制备出的壳聚糖/康普瑞丁载药微球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仅为0.27μm;使用戊二醛蒸汽交联48h的微球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天然多糖果胶和壳聚糖为原料,采用乳化交联的方法制备了果胶酸锌微球,再通过自组装壳聚糖层并用柠檬酸钠固化,得到了核壳结构的凝胶微球,将药物奥沙拉嗪封装在凝胶微球中,考察了其药物缓释性能。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荧光显微镜对微球形貌和核壳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对凝胶微球的制备进行了优化,并对微球的药物负载性能及在模拟结肠环境中的释药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最高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9.4%和37.3%,果胶@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在pH=7.4的模拟结肠液中,前12 h内的释放量仅为35.29%,72 h后奥沙拉嗪的释放量达到了89.90%,而纯果胶载药微球前12 h的释放量就已经高达78.65%,体现了壳聚糖包封层在药物缓释中的重要性。锌离子在果胶@壳聚糖复合微球和果胶微球中的释放趋势与奥沙拉嗪一致,相比于果胶微球,果胶@壳聚糖复合微球具备良好的缓释性能,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症疾病。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天然多糖果胶和壳聚糖为原料,采用乳化交联的方法制备了果胶酸锌微球,再通过自组装壳聚糖层并用柠檬酸钠固化,得到了核壳结构的凝胶微球,将药物奥沙拉嗪封装在凝胶微球中,考察了其药物缓释性能。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荧光显微镜对微球形貌和核壳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对凝胶微球的制备进行了优化,并对微球的药物负载性能及在模拟结肠环境中的释药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最高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9.4%和37.3%,果胶@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在pH=7.4的模拟结肠液中,前12 h内的释放量仅为35.29%,72 h后奥沙拉嗪的释放量达到了89.90%,而纯果胶载药微球前12 h的释放量就已经高达78.65%,体现了壳聚糖包封层在药物缓释中的重要性。锌离子在果胶@壳聚糖复合微球和果胶微球中的释放趋势与奥沙拉嗪一致,相比于果胶微球,果胶@壳聚糖复合微球具备良好的缓释性能,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症疾病。  相似文献   

11.
首先采用一步法在水体系中合成水性ZnS量子点,再将ZnS量子点与壳聚糖溶液进行复合,然后利用壳聚糖的pH响应性和气液微流道技术制备了ZnS量子点/壳聚糖复合微球。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ZnS量子点大小较均一,该量子点与壳聚糖的复合液具有明显的蓝色荧光。利用壳聚糖的pH响应性可以采用碱性溶液作为接收液形成量子点/壳聚糖复合微球,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气体流速来控制微球的大小。该复合微球具有pH响应性,并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溶解,得到的复合液仍具有蓝色荧光,因此该复合微球在生物标记、控制释放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固态分散体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媛  党奇峰  刘成圣  陈军  宋磊  范冰  陈西广 《功能材料》2012,43(13):1762-1765,1769
首先采用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通过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4种不同的壳聚糖载药微球。通过对微球的粒径、溶胀率、载药率、包封率等指标检测以及缓释性能的研究,发现分子量为240kDa的壳聚糖制备的载药微球缓释效果明显,载药率、包封率均较高,综合性能优于其它分子量壳聚糖制备的微球。利用该分子量壳聚糖包埋固态分散体制备了壳聚糖-固态分散体载药微球,改善了药物的溶解性并具有药物缓释作用。因此,壳聚糖-固态分散体载药微球是一种理想的药物缓释体系,可以用于包埋溶解性差,生物半衰期短,对胃肠刺激性强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对合成的壳聚糖-聚丙烯酸及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并测定了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的热稳定性。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蛋白药物,研究了载有BSA的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聚丙烯酸共聚物外形呈片层状;而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为致密微球,粒径约在100~400 nm之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在温度区间(0~135℃)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载有BSA的磁性微球在模拟肠液中刚开始时有一个突释过程,之后缓慢释放,在6h左右达到了平衡,最终释放率可达到80.5%;而在模拟胃液中几乎没有释放,平衡释放率只有5.8%。  相似文献   

14.
胶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探讨了实验参数对胶原/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影响,确定了胶原/壳聚糖的最佳理论质量配比以及戊二醛和氢氧化钠的最佳加入量。随后,在上述最佳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分散乳化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羟基磷灰石(HA)含量的胶原/壳聚糖/HA三组分复合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球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HA的含量对微球组成、形态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的分散性随着HA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当HA含量为30%时,可以获得球形规则、分散性高且粒径分布均匀的复合微球,所得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5μm。然而,当HA含量超过30%时会导致微球的球形呈现不规则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蒋卫娟  关静  黄震 《包装工程》2012,33(21):15-19,40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出载银壳聚糖微球,考察了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用量、油水比和硝酸银浓度对微球形貌和载银量、包封率的影响,并通过抑菌圈实验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有利于微球制备,而且所得的粒径较小,其粒径介于1~3μm,载银量可高至256 mg/g,银的包封率可达66.8%。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无银壳聚糖微球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性,加载银后的微球则具有极为显著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降解壳聚糖、明胶为原料,戊二醛等试剂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高效吸附解吸功能的球形复合吸附材料降解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原料种类以及搅拌速度对微球粒径与形貌的影响,将其用于活性染料印染废水处理中,研究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降解壳聚糖的用量及吸附液pH的大小对活性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降解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的球粒径小,形态圆整,在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40min、溶液pH=4、微球制备时降解壳聚糖用量为0.4g、降解壳聚糖∶明胶质量配合比为1∶1条件下,降解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球对活性黑WM的吸附容量达到137.25mg/g,并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滴球法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钠载四环素微球,考察了原料浓度配比、四环素投药量、添加戊二醛、滴球体积和壳聚糖分子量对微球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载药微球在PBS溶液中1h、5h、1d、2d、5d、10d时的药物释放.结果表明,以8.5×104 Da壳聚糖为原料、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浓度比为1.2:1、未添加戊二醛、并用大针管滴定的实验组拥有比较理想的缓释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载药微球的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合成的壳聚糖-聚丙烯酸及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并测定了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的热稳定性.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蛋白药物,研究了载有BSA的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聚丙烯酸共聚物外形呈片层状;而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为致密微球,粒径约在100~400nm之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磁性壳聚糖-聚丙烯酸微球在温度区间(0~135℃)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载有BSA的磁性微球在模拟肠液中刚开始时有一个突释过程,之后缓慢释放,在6h左右达到了平衡,最终释放率可达到80.5%;而在模拟胃液中几乎没有释放,平衡释放率只有5.8%.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次乳化包埋技术制备了一种载蛋白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壳聚糖复式微球(Poly(lactide-co-glycolide)/chitosan微球,简称PLGA/chitosan微球)。先以复乳法(W/O/W)制备加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LGA微球,再以壳聚糖(Chitosan)为基体对PLGA微球进行包埋,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如阴离子作用法、单凝聚和复凝聚、乳液固化和喷雾干燥法等。介绍了壳聚糖微球止血材料及其壳聚糖止血机理。开发多孔壳聚糖微球或与无机多孔材料复合,是今后壳聚糖止血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