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现货市场是电力市场的主要交易模式,为了研究日前现货市场对电力市场结果的综合影响,本文建立了电力现货市场的多阶段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现货市场中的中长期交易电量进行了模拟分解和结算。所模拟的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模式以是现货市场建设的核心目标,能够实现现货市场和中长期交易电量的有效兼容与协调运行。最后,从发电侧和用户侧两方面对模拟的电力现货市场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现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已成为建设新型电力市场的重点问题。在我国多个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出现的不平衡资金问题已成为现货市场发展的重要障碍。文章旨在梳理不平衡资金的来源以此减少其产生。首先,介绍了现货市场试运行试点地区产生的不平衡资金现象及对不平衡资金的处理方式;然后,着重研究了我国电力现货市场不平衡资金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在双轨制模式下不平衡资金的组成情况更加复杂;最后,依据我国电力市场的特点,为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机制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对电力交易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传统电力交易模式与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市场化电力交易的不匹配,以园区能源互联网为对象,考虑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联盟区块链的园区能源互联网弱中心化电力交易模式,以分布式共享账本的方式应对传统电力交易过于中心化而...  相似文献   

5.
在电力市场发展过程中,初期的电力中长期交易与最终的电力现货交易通过中长期分时段交易有机衔接。建立电量分时电价机制,可以引导用户按照小时约定电价,从传统全月“一口价”模式向全月“24小时电价”模式转变。本文提供了一种现货市场下零售分时用户结算的具体实施模式,基于月度总用电量计算得到的第一次结算电费,为用户计算出准确的电费后,利用两次结算结果的差值对第一次结算电费进行补差电费发行,该方法的应用在保障结算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电费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给出了计算零售分时用户电费数字化系统设计实例。结算模式创新及可有力支撑分时交易机制落地,进一步激发用户侧灵活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探索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调度优化、市场交易及其他生产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壁垒问题和电力现货市场出清算法边界数据质量低下的问题。本文根据现阶段电力现货市场出清的实际情况,设计与实现一套电力现货市场出清边界数据管理系统完整架构,通过实现对各个生产系统的数据分类管理功能、市场出清边界数据的智能校验和市场出清结果的智能分析功能,为现货市场出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解决现实出清算法边界数据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现货市场边界数据进行完备的数据校验方法和出清结果数据智能分析的自动化技术。通过电力现货市场边界数据管理系统解决现货市场出清的面临的数据质量问题,大大提高现货市场出清的成功率,为调度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王旭东  段敬  张雪芹  陈伟 《计算机应用》2021,41(z2):340-345
电力系统资产协同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微电网与虚拟电厂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针对不确定性会增加运行成本问题,提出同时调度微电网和虚拟电厂能源的分层模型.该模型是一种虚拟发电厂和微电网同时调度的三阶段随机模型.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发电和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模型包含协调和不协调两种运行方式.另外,在调度模型中分析了相邻微电网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应用与电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与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对电力系统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多元化,随之产生的应用也不断的在推陈出新。文章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力市场来解决电力市场的弊端,先是简介区块链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运作原理,然后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当前的电力市场可能性以及当前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与加入区块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南方区域现货市场两级运作阶段,仅有部分省份开展现货市场交易,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省份市场化改革所处的不同阶段,在充分考虑全网新能源发电消纳、负荷预测、水电计划和检修计划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发电控制方法对新能源发电的最大化消纳。在进行搜索多代理均衡解时间内,智能体个数的增长往往会导致DCEQ(λ)算法呈几何数增加,其结果将会导致在电网里面的应用范围十分局限,同时也限制了控制性能的发展和提升。为此,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Wo LF-PHC和资格迹构成的狼爬山算法。其算例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较其他多目标发电控制方法而言,具有快速收敛速率的狼爬山算法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机组发电成本和市场电价以及宝钢生产负荷变化的发电与报价优化策略.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建立了不同于传统计划发电体制的带有多项安全约束条件的机组出力优化方案数学模型,得到机组各时段最优出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星载智能水平、航天运载能力、星间通信能力的全面提升,智能化、组网化、自治化的卫星系统成为当前发展趋势,传统的集中管控方式已难以适应未来分布式卫星系统的综合管理需求.针对分布式遥感卫星系统任务规划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博弈协商机制的多星自主分布式任务规划模型.在该模型中,每颗卫星作为“理性”个体参与任务规划,在每轮博弈中基于局部目标信息和全局交互信息,利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不断更新自身的“行动”,直至达到系统平衡.仿真结果显示,分布式任务规划方法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规模的问题场景,算法性能不会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而出现显著的下降,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方法在大规模任务规划场景中优化时间激增、收敛速度慢等缺点,能高效地获取全局性能较优的规划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改革的推进和含风光储发电等新增实体的发展,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市场交易机制来激励含风光储等新增实体参与到电力市场中,是实现交易双方互利共赢和节约环保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含风光储等新增实体的电力市场多方交易模型,该模型采用区块链技术将电力市场进行去中心化管理,并综合考虑新增实体的低碳环保价值,能够保证市场多方交易的安全、可靠。然后采用GAMES平台中的CPLEX算法进行交易出清模型的优化求解。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所提多方交易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非线性多阶段间歇过程在切换瞬间存在异步切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模糊预测异步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将非线性多阶段间歇过程表示为同步子系统和异步子系统的等效闭环扩展Takagi-Sugeno模糊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确保每个批次指数稳定和每个阶段渐近稳定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稳定性条件以及不同情况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根据运行时间采用超前切换思想,避免异步切换情况的出现,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仿真案例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方法用于辅助病理学诊断优势突出,但获取病理学切片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网络的泛化性能,进而降低分类算法的准确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的病理学图像分类算法——多尺度小波池化协方差(multi-scale wavelet pooling covariance,MWPC)网络.MWPC网络主要由小波池化层、复合卷积层、多尺度特征融合和协方差特征提取层4个核心模块构成,其中小波池化层在抑制噪声影响的同时,保护了有效特征不受损失.多尺度特征融合将浅层特征与深层特征结合,使深层特征能够保留更多图像细节.协方差特征提取层可以获取图像的高阶统计特征,提高网络的泛化性能.在病理图像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MWPC网络针对组织病理学图像分块级别的五分类任务,在无噪声条件下准确率可以达到90.90%,比ResNet提高1.68%,比Inception-v3分类网络提高0.43%;在模拟椒盐噪声、高斯噪声和柯西噪声等条件下,其噪声鲁棒性能提升明显,且能够降低平均噪声误差.多种网络模块的消融实验结果表明,MWPC网络能够提高网络分类性能和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鞠锴  冒泽慧  姜斌  马亚杰 《自动化学报》2022,48(10):2416-2428
针对异构多智能体系统,基于势博弈理论提出一种新的任务分配和重分配算法.考虑任务执行同步性和任务时效性的多重约束,导致异构多智能体系统中各个体任务执行时间受到多种限制,建立一个基于势博弈的算法结构,使系统以分布式方式工作.在此基础上,基于势博弈理论设计任务分配算法,保证在较低复杂度的同时,可以得到近似最大化期望全局效用的良好分配方案,并且随后将所提出的方法推广到任务重分配方案实现故障下的容错.最后,针对攻击任务场景对所提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期望全局效用、容错能力和算法复杂度方面具有全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电厂运行风险较大、输出功率较低的问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不同色谱标记风险等级,采用自动标识方式减轻人工压力,使设备运行更容易识别。利用广度优先遍历算法(BFS)将电厂不同状态设定函数体系,计算出虚拟电厂运行节点风险值,为控制室提供数据支撑。试验表明,设计虚拟电厂风险优化系统电厂电压最高达到50 kV,运行功率最高为184 kW,算法测算的设备风险裕度为3.0%,大大提高了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日提前交易计划的制订是电力市场交易管理系统的一项核心内容,它的制订过程是一个约束条件比较复杂的优化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对各类约束条件进行适当分类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两步式算法,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时间、生产质量和成本是加工制造中相互制约的重要参数,平衡此参数使制造工艺最优是一个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难题,对此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调度方法.然而这些方法的优化对象均为线性工艺,对于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工艺却无法调度优化.针对此不足,本文以非线性工艺为优化对象提出了三层虚拟工作流模型Three-VMG(Three-virtual model graph)及其优化算法Three-OVMG(Three-optimal virtual model graph).该模型和算法首先建立非线性工作流,采用虚拟技术寻找虚拟结点进行重构,将其改造为虚拟线性工作流;其次结合工艺特点对模型进行分段,采用逆向分层串归约来实现段内最优解,采用累积最优解来衔接各段间的值;最后根据优化结果自顶向下完成各层资源的优化调度.实验表明,该过程较传统时间最小化优化调度算法具有显著的优化效果,其性能及可操作性也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充分挖掘电力系统潜在的灵活性资源可有效提高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碳捕集电厂可降低电力系统中碳排放,同时也提供潜在的灵活调节能力。本文建立了需求响应与碳捕集电厂的灵活调节模型,提出了计及碳捕集电厂灵活运行与需求响应的多时间尺度调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中,实现系统运行总成本的最小化。在日前调度阶段,采用需求响应、碳捕集电厂灵活调节来时移负荷需求,以实现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的目标;在日内调度阶段,采用预测控制模型来校正日前调度计划,以保证实时功率平衡。结果显示,需求响应和碳捕集电厂灵活运行可提高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同时可分别降低18.7%和1.4%的总成本,协同碳捕集电厂与需求响应可降低系统总成本20.1%,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潘倩华  林健全  孙伟卿 《软件》2020,(7):260-263+296
工业园区是未来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但是其电力需求主体多样,光伏、风电及负荷功率不确定性较大,易对园区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用户用电经济性。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可以有效缓解以上问题,但是以目前的技术经济性,储能设备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难以有效吸引投资。本文考虑储能系统的多重价值,以储能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建立优化共享储能配置与运行策略的二层规划模型。考虑园区内光伏的不确定性,上层规划模型以全寿命周期内静态综合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求解共享储能配置容量,下层运行模型以共享储能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求解其最优运行策略。采用鲁棒优化算法求解上述不确定性模型,通过上下层模型之间的迭代计算确定共享储能的最优配置和运行策略。最后,以上海某园区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合理配置共享储能能够平抑多主体电力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有效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并在储能与多主体用户之间形成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