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绥中36-1油田外输海底双层保温管道设计数据和现场运行数据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对影响管道总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用于渤海辽东湾南部海域、保温层厚度为50mm的海底双层保温管道总传热系数选取值,强调了在设计海底双层保温管道时应着重考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空气冷却器在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空气冷却器与水冷器的对比,阐述了空冷器的节能效用,并从传热效率、压降等方面对常见的空冷器翅片管型式加以比较,为设计中空冷器的选用提供了较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计算管道沿程温降的关键参数,总传热系数在热油管道的设计与运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值的准确计算对管道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管道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可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对浅埋管道,解析法比数值法偏保守;当管顶覆土厚度不足0.5 m时,管道埋深越浅,两者的偏差越大;在管顶覆土厚度达到或超过0.5 m后,两者的相对偏差能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4.
缩放管传热系数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入无因次温度分布式 ,求解缩放管内任一截面的传热斯坦顿数 ,并以此为基础导出了缩放管整体传热准数预测公式。根据相似律又可得传质斯坦顿数的预测公式 ,并把所得结果与文献 [2 ]提供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相对误差小于 7%。  相似文献   

5.
表面传热系数作为计算蒸汽管线热损失的重要参数,其现有经验关联式未考虑因长期使用导致保温层偏心沉降情况的影响。建立了蒸汽管线结构变异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偏心沉降程度对蒸汽管线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修正了管线表面传热经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偏心沉降程度增加,传热系数降低,其下降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于沉降程度8%时最低,给出了不同偏心沉降情况下的传热系数关联式,其优度为1。  相似文献   

6.
计算含蜡原油热输管道总传热系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传热系数是含蜡原油管道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参数之一,其计算应考虑析蜡潜热和沿线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本文给出了含蜡原油热输管道总传热系数计算的新方法.模拟计算表明,不考虑析蜡潜热时计算出的总传热系数偏小;进出站温度的准确性对总传热系数计算影响很大,测试时应采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测量;自然地温对总传热系数影响较小,建议采用预埋探头的方法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计算精度,在管道计算模型中考虑了总传热系数的沿程变化,提出用插值法将土壤导热系数和管线理深表示成距离的函数,然后在每一个分段上分别计算总传热系数、热容、粘度、水力坡降等参数。根据有流型流态改变的原油管道流动特征,建立了计算模型并用数值方法求解。  相似文献   

8.
塔轮输油管线起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4油田,止于沙漠边缘塔北轮南油田,全长 302km。其总传热系数值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油田埋地非保温管线的典型代表。通过两种测试手段进行相互验证:一种是在列宾宗公式的基础上讨论了油流摩擦产生热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从而可利用舒霍夫公式计算K值,同时分析了油流的滞后时间,稳定温场的影响,自然地温的获取等;另一种是通过测试管线的散热量反算K值。经过连续一年的现场测试,得出该管线的总传热系数值为0.8SW/m_2·℃,该值可在沙漠油田埋地非保温管线设计时采用。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书籍中介绍了将管式换热器按平壁处理计算传热系数的简化公式,有时使用者不加分析地应用这一简化公式,造成不必要的误差。本文讨论了该简化式用于常见传热管时的限制条件,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简捷的判断标准,以利于简化公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对空气冷却器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确定,对其设计计算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程序计算打下了基础.应用实例的编程验算结果反映了国产天燃气压缩机空气冷却器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1.
摘要借助Fluent软件,采用边界加密的六面体网格,建立了平直翅片管翅式换热器三维物理模型。在层流假设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二阶精度的QUICK差分格式,对换热器内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得到的换热器通道内的传热与阻力特性,提出了可以通过控制宏观流场来减阻强化传热的思想,给出了一种在工程上容易实现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案使传热Nu数平均提高了7.24%,而阻力系数下降,且最大下降达6.39%。  相似文献   

12.
对光滑圆管与粗糙管内的湍流流动及传热边界层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肋高(1.1,1.25,1.6mm)的气体缩放管的热阻力性能以及传热综合因子随雷诺数(Re)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气体换热的场合下,在直径为44mm的缩放管中,肋高为1.25mm时,粗糙高度与流动过渡区的厚度相当,可获得缩放管的最佳综合传热性能,其传热性能与肋高为1.6mm的缩放管相当,而阻力与肋高为1.1mm的缩放管相比升幅不大;肋高为1.1mm的缩放管未能对边界层造成充分扰动,强化传热性能不佳;肋高为1.6mm的缩放管对湍流主区产生了扰动,阻力升幅过大.  相似文献   

13.
对气流横掠锯齿型螺旋翅片管管束的对流传热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了工业试验验证,得出了相应的传热和阻力系数的数学关联式,可供设计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14.
变截面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种不同节距的变载面管进行了管内和管束的传热与流体阻力试验,并与光管及光管换热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变截面管是一种能强化管内、管外传热的双面强化管,且其变截面部分能互相支承形成壳程的扰流元件,替代了管束的折流装置,使换热器整体结构紧凑,壳程的传热进一步强化,但管程的流体阻力比光管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T型翅片管重沸器的传热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工业应用情况。T型翅片管重沸器与普通光管重沸器相比 ,其传热系数可提高 3 0 %~ 5 0 % ,而且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操作平稳等优点。T型翅片管代替光管用于蒸汽发生器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空气冷却器档水、挡尘屏的结构和使用效果,冷后温度比原来降低4℃以上。  相似文献   

17.
组合式空冷器表面传热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式空冷器由翅片管束干空冷和光管管束喷淋蒸发空冷组合而成,表面积很大,其表面向环境的传热量应进行分析计算。对组合式空冷器向环境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计算表面传热的方法和标定测量方法。经正反平衡验证,表面传热量计算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18.
波纹管管内降膜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FD软件模拟分析流体在竖波纹管和竖直圆管内的降膜流动情况,采用立式蒸发式冷凝器试验平台,在不同喷淋密度下,测量温度和流量等参数,计算波纹管管内各相间传热传质系数,并与相同参数(流速、温度)条件下圆管管内传热传质系数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喷淋密度下,波纹管竖管内水膜分布较圆管均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喷淋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水膜传热系数、空气-水当量传热系数、总传热传质系数均增大,且波纹管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圆管。  相似文献   

19.
推广空冷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冷和空冷的比较得出,现有空冷器由于冷端端部温差大,油品冷却终温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传热总系数太小,设备紧凑性过低,难于在装置内布置而未能推广应用.根据作者研发的带翅片的螺旋板壳式换热器在气体冷却装置中的运行结果,提出了在散热片之间设置翅片的方形空冷器和迎风面为圆形、在壳体内设置互不相通的两个螺旋道的圆形空冷器的两个专利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现场的压缩空气为实验工质 ,对压缩空气在人字形波纹板式换热器的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光滑管弓形隔板换热器相比 ,板式换热器能非常有效地强化空气侧的膜传热系数。但是板式换热器的膜传热系数是花瓣状翅片管 (PF管 )螺旋隔板换热器的 30 %~ 4 0 % (以胚管外表面积计算 ) ,是低肋管螺旋隔板换热器的 4 0 %~ 50 % ,然而其压力损失却是PF管螺旋隔板换热器的 3~ 5倍 ,是低肋管螺旋隔板换热器的1.7~ 3倍。此外还从传热与流阻性能、传热效率、紧凑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对板式换热器的整体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