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汽中二氧化硅含量是监测电厂热力系统结垢、腐蚀和积盐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机组参数的提高,要求水汽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低.电厂目前最常用的二氧化硅测定方法是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因而对该方法分析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此方法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锅炉水汽中二氧化硅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铋盐—钼蓝光度法对铁矿石中微量磷进行测定,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在HNO3介质中,最大吸收波长为690 nm,磷质量浓度在0—1.2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在室温下,显色速度快,产物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将该方法用于铁矿中微量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ZMS-5分子筛催化剂中硅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中采用Si(Ⅳ)在盐酸介质中与钼酸铵形成硅钼黄杂多酸,再使用抗坏血酸将硅钼黄还原形成硅钼蓝,进行硅的测定。实验研究表明:体系中硅钼蓝的λmax=806 nm,其标准曲线在0.400~4.000 mg/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r=0.999 0。回收率为94.00%~104.9%,RSD为0.30%。可用于ZMS-5分子筛催化剂中硅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的改性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甲基蓝属于噻嗪类染料,脱色较难.分别采用普通浸渍法,超声波浸渍法,将硫酸镁负载到活性炭上,以增强其对亚甲基蓝的脱色和吸附效果.结果表明,用超声浸渍法处理后的活性炭的脱色效果最佳,普通浸渍法次之,它们的脱色率分别达到62.81%和43.51%,未改性活性炭的脱色率仅为33.29%.实验中还发现,超声波改性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改性前后活性炭均遵循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5.
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为原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得到活性炭,测定了相应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脱色的吸附值,并研究了亚甲基蓝吸附值与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浸渍剂浓度是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磷酸浓度为40 wt%,活化时间为12 h,活化温度为500℃时,甘蔗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高,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达到294.866 mg/g.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粒表面的吸附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溶液在煤表面吸附前后的质量浓度,并计算了添加剂在煤粒表面的吸附量.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快速准确;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粒表面吸附平衡时间不同,即长治煤表面为10h,乌兰煤面为18h,白芨沟煤为20h;同种煤表面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不同,即煤样1吸附量为0.68mg/g,煤样2吸附量为0.76mg/g,煤样3吸附量为0.91mg/g.  相似文献   

7.
用K2Cr2O7-硫代巴比妥酸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2,4-己二烯酸时,可用吸附树脂GDX-502微型柱消除醇、醛、酮、酯和糖对测定的干扰。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为98.4%~101.3%。对试样10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18%。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钼(VI)-BTAM-羟胺多元混配体系显色反应的条件及其在分析中应用,用本法测定了软磁合金中的钼,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磁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粉末活性炭的可分离性,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新型磁性活性炭,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配制染料废水,对粉末态磁性活性炭对目标污染物的处理效能进行探讨,并与粉末活性炭处理效果进行对比,考察p H、接触时间以及污染物质量浓度对其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态磁性活性炭吸附能力高于粉末活性炭,p H为影响其处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偏碱性的p H和适宜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当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磁性活性炭投量为0.4 g/L、p H为9、反应时间为300 min时,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98.9%.亚甲基蓝在磁性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单分子层吸热反应,且以化学吸附为主.该磁性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分离性能,在自然重力沉降条件下10 min内沉淀完全,而在外强磁场作用下30 s内可实现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0.
以氨基硅烷和苯基硅烷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以不同的配比合成了有机硅树脂.同时以有机硅树脂与中间体DOPO衍生物(10-丙酸-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为原料,合成了兼含P、N、Si三种元素的有机硅阻燃剂.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了有机硅阻燃剂的成功合成.将阻燃剂应用于PP(聚丙烯)材料中,当加入量为25%时,阻燃体系的LOI(极限氧指数)值达25.7%,UL-94(垂直燃烧)阻燃级别可以提高到V-0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离子记忆效应机理,以小粒径的分子筛原料为基体,研究了Na型分子筛、水洗分子筛及H型分子筛对镍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材料为Na型分子筛、Ni^2+浓度为1500mg/L时,可达到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90mg/g;材料为水洗分子筛、Ni^2+浓度为1000mg/L时,可达到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50mg/g;材料为H型分子筛、Ni2+浓度为200mg/L时,可达到最大饱和吸附量约为1.3mg/g。经XRD表征,H型分子筛的结构改变,对镍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Na型分子筛和水洗分子筛对镍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二级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凹凸棒石对微污染水中痕量硝基苯的吸附性能、影响因素及其再生后吸附效果.结果表明:PDMDAAC改性凹凸棒石对微污染水中痕量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pH=8、硝基苯浓度为50ug/L、投加量为5g/L、吸附时间30min的条件下,吸附去除率达73%;改性后的凹凸棒石可用碱进行再生,再生后对硝基苯的吸附能力没有明显下降;改性凹凸棒石的等温静态吸附曲线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去除水中痕量磷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更为高效的去除水中痕量磷的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经Al2(SO4)3或Na2SO4改性的活性氧化铝(γ-Al2O3)吸附除磷性能,观察了吸附剂投量、pH值及水温变化对PO43-P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改性前后的γ-Al2O3对模拟水样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γ-Al2O3经Al2(SO4)3或Na2SO4改性后对PO43-P的去除效果比改性前有显著提高,对PO43--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8.53%和14.34%;改性γ-Al2O3对PO43--P的去除率在-定的投量范围内随投量的增加明显提高;改性γ-Al2O3对PO43--P的吸附作用以物理吸附为主,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除磷效果均呈下降趋势;经Al2(SO4)3改性的γ-Al2O3表现出更好的除磷效果和较强的水质适应性;水中浊质对吸附除磷效果影响较大,因此γ-Al2O3更适合滤后水的深度除磷.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吸附试验研究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对六六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对六六六溶液的吸附在振荡0.5h时可以达到最大值;三种土壤中六六六溶液的残留浓度和加入浓度的比值在6062%范围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燃烧乙醇汽油工作过程模型,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确定发动机获得最佳性能时所对应的参数值。对点火提前角、进气门迟闭角及空燃比耦合作用下的发动机工作过程进行优化计算,并对这三个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厄米特矩阵迹的 Holder 不等式,Minkowski 不等式和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活性白土对染料废水中甲基橙的吸附,考察了接触时间、活性白土的用量、pH值以及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获得白土对甲基橙吸附的相关热力学参数,表明活性白土对甲基橙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过程,高温不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18.
活性碳纤维处理苯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含酚废水研究了利用活性炭纤维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静态吸附的最佳工艺条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吸附苯酚能快速达到平衡,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室温时,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向100mL浓度为282mg/L的苯酚模拟废水投加活性炭纤维0.5g,恒温振荡30min,苯酚吸附率可达91%;饱和吸附时苯酚吸附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19.
用盐酸羟胺改性柚子皮制备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吸附剂,通过模拟废水吸附试验研究了其对Cu~(2+)的去除效果。从模拟废水的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和反应温度4个方面分别考察了改性柚子皮吸附剂对铜离子去除的影响。以溶液的吸光度和电导率来表征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反应时间、吸附剂加入量、反应温度和模拟废水的pH等4个因素对吸附剂性能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当Cu~(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温度为35℃,溶液pH=4,吸附剂质量为吸附剂/吸附质质量的15%,吸附时间为25min时,吸附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动力机械常用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动力学模型以及数学模型,并引入R iccati传递矩阵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模态柔度的计算,找出了系统的危险模态,并且通过对危险模态下能量分布率的计算,确定了系统的薄弱环节,为传动系统动态性能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设计方案的修改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