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靖志国 《广东化工》2009,36(4):87-89
文章从悬浮聚合引发剂的选择、分析,介绍了105m3聚合釜使用国产TX23/TX36复合引发剂替代EHP单一引发剂生产PVCSG-7型树脂的情况。采用国产复合引发剂不但解决了悬浮聚合反应后期的超温超压现象,还提高了聚合釜的生产能力,降低了树脂成本,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种新型的高效复合引发剂体系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对复合引发剂体系组成(包括低温引发体系和高温引发体系)进行了重点筛选,考察了引发剂体系加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且对采用不同引发剂体系时聚合体系的放热行为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到的产品吸水倍率达到1600g/g、吸盐水倍率达到110g/g,吸水速率快,残余单体含量和可溶物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王颖  孔百志  顾卡丽 《涂料工业》2007,37(8):23-25,29
将热引发剂引入UV涂料参与引发,研究了单-UV引发体系的引发特点和效率,热引发剂和UV引发剂复合引发体系的引发效率,以及混合引发体系各组分的最佳比例。研究表明,在UV环氧丙烯酸树脂体系中,热引发剂能够有效地部分替代昂贵的uV引发剂,并且“热-UV”复合引发体系能使涂料固化得更完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光引发剂、光敏化剂、光源距离和光照时间等对UP树脂光引发聚合增粘的影响,以及各种单体与UP树脂的光引发聚合的比较,说明利用光引发聚合可以达到UP树脂增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采用低温法研制聚合度2500高分子量PVC树脂,通过对聚合温度、引发剂、分散体系等因素的研究,确定了低温下具有高活性的引发剂和水溶性的分散体系,制得了指标优越的高分子量PVC树脂。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自蔓延光固化树脂体系,并以此为基体制备了UV光固化碳纤维布增强的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组成树脂的自蔓延光固化行为。结果表明,光引发剂和热引发剂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环氧树脂的自蔓延光固化,其中热引发剂可以是自由基也可以是阳离子引发剂,阳离子引发剂比自由基引发剂更容易诱发自蔓延固化。以自蔓延光固化树脂为基体制备的碳纤维布增强的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快速光固化,其固化过程是树脂的二维平面自蔓延过程。  相似文献   

7.
UV固化丙烯酸粉末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环氧型聚丙烯酸酯一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为光固化树脂,Irgacure2959、Irgacure651、Irgacure184等为光引发剂制得了UV固化丙烯酸粉末清漆,研究了单组分和双组分光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固化程度和漆膜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固化工艺。结果表明,采用3%的Irgacure2959单组分光引发剂或1.5%Irgaeure2959和1.5%Irgacure651复合光引发剂体系,130℃下流平10min,固化30s,所得涂膜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降低聚合温度,调整复合引发剂配比、链转移剂用量,加入抗“鱼眼”剂等进一步优化工艺配方,制得“鱼眼”少、树脂质量好的聚合度800的PVC树脂。  相似文献   

9.
医药卫生级PVC树脂绿色生产新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永生  高象涛 《聚氯乙烯》2003,(2):11-12,17
以BNP-CNP组合过氧化物水乳液复合引发剂取代甲苯作溶剂的庚腈等有机腈类引发剂,用悬浮聚合法生产PVC树脂,4m^3聚合釜中试试验结果显示,聚合反应在3.5~5.5h内完成,聚合过程放热平稳,易于控制,引发剂残留量少,此工艺完全避免了使用甲苯等毒性有机溶剂,聚合浆料经汽提处理后,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 5761-93医用树脂标准。  相似文献   

10.
对聚合引发剂TX23替代EHP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试用,介绍了Tx23和EHP引发剂的性能和分解原理,对使用TX23和EHP引发剂生产的树脂的质量、加工性能、母液水等性能进行了对比,找出优缺点,进而拓宽PVC树脂聚合使用的引发剂种类,提高了PVC树脂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叙述水的基本性质后,较详细介绍了水的活性化和活性水的特征及制备方法,指出活性水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高质量的水。  相似文献   

12.
微污染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贵州化工》2005,30(5):25-29
主要介绍对微污染水处理的几种新方法,如: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技术、二氧化氯氧化消毒处理技术、臭氧氧化消毒处理技术以及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并将这几种深度水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客观地提出其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水质污染与水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腐殖质以及其他污染源是水中耗氧物质的来源和致突变物的前体,降低水中耗氧物质才能有效地去除加氯前后的致突变物甚至致癌物。  相似文献   

14.
Wat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相似文献   

16.
    
《感光材料》2009,(7):96-101
水有千万种姿态,你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去体现它的动与静。可以是夏日中清凉的雨,也可以是水龙头滴下的水珠等。  相似文献   

17.
陈燕  宋玉晶 《净水技术》2021,40(z1):298-302
为考察二次供水设施中水箱对水质的影响,对某水司接管的水箱进行水质摸底调查.选择两个小区,通过关停同一小区两个水箱的其中一个水箱,考察金属、有机物、消毒剂、感官性状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铁、铝、锌含量在前4d略有上升,到第11d后保持较稳定的状态;有机物和感官性状指标无较大波动;余氯在前2d基本无衰减,到第11d,两个水箱余氯分别衰减了67%和50%;两个小区的水箱分别在第3d和第11d开始有细菌检出,但仍未超标.两只水箱在停用11d后,水质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呼石化公司在用水、管水、治水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冷冻水中水质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水系统由于基本不存在水的浓缩 ,因此几乎无结垢倾向 ,主要问题为材质的腐蚀。目前尚无使用效果好 ,且环境可接受性强的水质稳定剂用于冷冻水系统。硅酸盐与钼酸盐被公认为无毒的“绿色”环保水处理药剂 ,因此研究硅酸盐与钼酸盐及膦羟基化合物的协同作用 ,降低了药剂的使用浓度 ,可望获得价廉质优的“环保型”水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20.
储华新 《化肥设计》2007,45(1):52-53,57
分析了循环冷却水水质变化的原因,介绍了对循环水进行水处理所采用的水稳定技术和管理技术,从浊度、腐蚀、结垢、微生物等方面论述了水质的控制原理、治理流程、配方设计和操作要领,对治理后循环水运行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