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食品发酵》2007,(2):50-50
近日,国内乳品行业领导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使用乳制品供应商——伊利集团,在北京举行“健康品质新境界”一金典有机奶新品发布会。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剑秋宣布,经过长达三年时间的筹备和建设,伊利已经全面启动有机奶的生产,首批“金典有机奶”已于近日全面上市。  相似文献   

2.
岳蕾  罗月婷 《新食品》2006,(A02):37-38
2006年2月,AC尼尔森对中国液体奶市场过去一年的零售研究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表明:在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这24个月之中,蒙牛液态奶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1999年才起步的蒙牛液态奶,是如何在乳品业中竞争最激烈的一块市场上冲到前列的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跨国乳企抢滩我国液态奶市场的事件屡屡发生,3月25日,荷兰最大的乳企皇家菲仕兰宣布将向中国消费者引进旗下液态奶、高端干酪等产品,并表示中国将是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前日本明治也宣布在我国华东地区开始销售低温牛奶、酸奶,新西兰最大的乳企恒天然公司宣布在我国上线旗下高温杀菌奶品牌安佳等等,众多外企进军我国液态奶市场是在拯救我国的"奶荒"还是别有用意?我国企业将如何应对外资对液态奶市场的蚕食?  相似文献   

4.
岳蕾  罗月婷 《新食品》2006,(8):33-33
自2004年以来,中国乳业,特别是液态奶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增长势头开始减缓,一些小品牌开始逐渐淡出市场。与此同时,几大巨头间的竞争却愈演愈烈,直接或变相价格战导致利润直线下降。为了摆脱同质化日益严峻的现状.同时增加利润率.今年以来,国内乳品高端市场逐渐升温,而企业强化对乳品“功能性”的打造以增加进攻高端的底气,也已出现苗头。  相似文献   

5.
《食品界》2015,(2)
<正>在2013年经历了全球奶价冲高以及中国市场面临的奶荒之后,2014年以来全球及国内奶价迅速回调并一路走低。随着原奶价格的下跌,一些地区的原料奶收购价格甚至低于了矿泉水价格。而由于国内乳业与国际接轨程度越来越深,国内乳制品行业价格战已经全面打响,不仅中低端液态奶产品都在促销,奶粉也全年都加入了促销。国内:多地原料奶价比矿泉水便宜自2013年11月初以来,国内多地奶价暴跌,山东、河北等地原  相似文献   

6.
<正>在经历了全球奶价冲高以及中国市场面临的奶荒之后,2014年以来全球及国内奶价迅速回调并一路走低。随着原奶价格的下跌,一些地区的原料奶收购价格甚至低于矿泉水价格。而由于国内乳业与国际接轨程度越来越深,国内乳制品行业价格战已经全面打响,不仅中低端液态奶产品都在促销,奶粉也全年都加入了促销。收购价创新低自2014年11月以来,国内多地奶价暴跌,山东、河北等地原料奶价格普遍下降。其中山东省原料奶收购价从之前  相似文献   

7.
<正> 营销战略选择之于企业的重要,没有正确的营销战略选择和市场定位的中小型液体奶企业,注定面临失败的命运。 细数现状 *现状一:盲目上马液态奶! ——他们看到从98年开始,中国液态奶市场开始以约50%的增长速度快速成长;并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约4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星图数据对今年三季度(2016年7-9月)线上乳制品B2C市场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市场概况。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2016年前三季度,液态奶增幅超婴幼儿奶粉,引领线上乳制品增长,其中进口牛奶、高端奶等领衔液态奶市场,Q3儿童奶增幅最高,有望成为液态奶新的增长点。2.乳制品线上B2C市场京东和天猫的集中度下降,一方面源于进口牛奶被亚马逊等平台分流;另一方面源于婴  相似文献   

9.
液态掘     
中国的液态奶,基本上算是最稳定的市场。中国的液态奶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市场的竞争,如果说原来的市场格局可以分为“城市型”乳业和“基地型”乳业,那么现在这种区别随着市场格局日趋扁平化,格局被慢慢打破,现在的市场格局更趋集中性,规模化。  相似文献   

10.
王云 《新食品》2007,(11):79-80
随着竞争的加剧,强者恒强,弱者越弱直至退出竞争舞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乳业产能相对过剩且产品高度同质化,受价格战影响,液态奶利润严重缩水,因而避开低端市场的厮杀谋求高端发展成了众乳企新的出路。高端奶市场竞争充满了变数,虽然蒙牛特仑苏、伊利金典、光明优倍等高端奶都已投放市场,但市场格局还没有成型。  相似文献   

11.
伊利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乳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缩影。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仅95户养牛专业户组成的"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发展成为今天中国乳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伊利近五十年颇具传奇色彩的发展历史,不仅成为了中国乳业的一面旗帜,还开创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1999年,潘刚组建了伊利液态奶事业部,兼任了液态奶事业部经理。并迅速布局全国市场,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产业结构,让牛奶走进千家万户,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在没有成立液态奶事业部之前,伊利液态奶的收入只有6000万,在潘刚的带领下,2000年伊利液态奶业务就实现5亿的收入,2001年达到12亿,2002年达到24亿,2003年达到46亿。伊利液态奶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伊利其他产品品类(冷饮、奶粉)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中国乳业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改变了中国人的饮奶习惯。  相似文献   

12.
志仁 《食品开发》2013,(6):61-62
日前,多家乳企于12月起对牛奶产品提价5%-8%,而随着年内各乳企相继对液态奶产品进行频繁提价,也将一直以来困扰 国内乳业的奶荒问题一并揭开。奶牛养殖积极性不高和国内市场对原 奶需求量激增等原因造成空前严重的奶源紧张局面,旋即成为了目前国家、乳企、奶农和消费者等多方不得不面临和解决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液态奶用便宜的奶粉加工还原成液态牛奶出售,厂家赚取了高额利润,消费者喝到的却是营养成分被极大破坏后的低质奶!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一国内牛奶行业中秘而不宣的“商业秘密”已有10多年的历史。昨日,记者向福建省部分奶业厂家及有关政府官员及相关专家咨询时获悉的,福建省70%以上的厂家是经营用奶粉还原的液态奶。大乘牛奶厂的吴总经理更是放言福建市场上不正规的牛奶厂家生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8):102-102
由于我国尚未出台液态奶相关的标识管理规定 ,国产液态奶中鲜奶和还原奶没有标识区别 ,致使有的生产企业以还原奶充当鲜奶销售。还原奶是指由一定比例的脱脂奶粉、无水奶油和水混合而成的液态奶。还原奶质量低于纯鲜奶 ,营养不如鲜奶全面 ,售价却和鲜奶相差无几。目前 ,我国生产的液态奶中有 5 0 %属于还原奶 ,却被当作鲜奶出售。这一现象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农业部 2 0 0 3年拟与有关部门协商制定一部更为专业及实用的《鲜奶标识管理规定》。该规定将注明只有标注特别标识的奶才能以鲜奶的身份进入市场。这一规定的实施 ,将使鲜…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罗月婷 《新食品》2007,(6):49-49
时间刚一跨过2006年,在成都液态奶市场上,目光所及之处均能看到高端产品的身影。蒙牛的特仑苏纯牛奶、特仑苏OMP、真果粒和伊利的金典、光明的优+、菊乐2007年1月2日刚刚上市的黑牛奶以及新希望乳业去年10月推出的西门塔尔奶皇全部登上各大超市的堆头,连端架等特殊陈列也纷纷成为了这些产品的抢占之地。而在各大卖场堆头上稳住了近5年的大小纯奶、乳饮料等产品则腾出了位置。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液态奶,主要是巴氏杀菌奶和超高温灭菌奶(即UHT奶).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底,在中外奶粉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众多乳品企业为乳业生产许可申请奔波忙碌的时候,多美滋在中国市场却悄然尝试着另辟蹊径,引入了国内第一款婴儿液体配方奶——多乐加金盾婴儿液体配方奶,直到2011年2月末才引起了媒体和行业的关注。多美滋在中国市场率先引进婴幼儿液体配方奶,意味着中国竞争激烈的婴幼儿乳品市场又添新丁,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形式,给迷雾重重的国内乳品行业平添了一些变数。  相似文献   

18.
对处于规模化阶段的乳品企业来说,价格竞争仍将是常态,但未来价格竞争趋势将有所放缓。根据相关统计,2005年6月前三大企业液态奶(不包括乳饮料和酸奶)市场份额合计已提高到60%左右,因此液态奶未来价格竞争趋缓的概率很大,由于液态奶是乳制品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未来影响乳品企业毛利率的主要因素将是成本和产品结构。虽然国家有关企业销售必须标注液态奶中“复原乳”的规定很有可能会导致原奶需求上升,从而使价格上涨。但从奶农效益角度看,我国奶农投入高产出低的原因更多是与饲养规模小、牛奶单产低以及饲料价格上升有关,而非奶价过低…  相似文献   

19.
《福建轻纺》2012,(3):13-14
一边是,国产奶安全事件频发,导致消费者消费信心下降,另一边是,进口奶趁机拓展中国市场,多家商场表示,进口液态奶的销售渐增。多个商家甚至针对进口奶做起促销,家乐福一个月来同比增长达到10倍,但进口液态奶高价的背后质量是否也高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品工业》2003,(1):68-69
<正> 随着液体奶行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经营趋势明显,有实力的企业都着手全国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焦点都集中在大城市。北京、上海两地液态奶的消费占到全国消费总量的50%左右。预计北京今年液态奶消费约36万吨,并且发展势头强劲。在乳品业有一句话叫“得京沪者得天下”,作为中国奶制品市场的制高点,牛奶消费量巨大的京城已成为中国奶业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