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在工业试制条件下,通过控制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研究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对低合金高强度钢Q550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终轧温度在780~850℃范围内可以明显改善Q550钢力学性能;采用轧后冷却的方法,可以显著细化Q550钢的铁素体晶粒,提高其强韧性能。  相似文献   

2.
依据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成分和性能要求,进行了低碳加铌、钛微合金化成分设计,通过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TMCP)工艺对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形和层流冷却等进行有效控制,获得了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Q460MC钢板,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其低温冲击可满足E级要求。  相似文献   

3.
16Mn低合金中板控轧控冷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仕军  刘春 《江苏冶金》2000,28(1):45-47,64
根据我厂设备现状,选择Ⅱ型控制轧制,配合适宜的水幕冷却,生产出合格的加铌16Mn低合金系列钢板。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降低Q355B钢的生产成本以及合金成本,在原有C-Mn成分体系基础上添加适量Ti,减少Mn元素含量.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生产厂针对不同终轧温度对Q355B钢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展开相关研究.结果 显示:当待温厚度为2.5倍成品厚度时,钢的强度、韧性都会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而改善.当终轧温度≤850℃时,Q355B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均能满足国家标准GB/T 1591-2018.  相似文献   

5.
控轧控冷工艺对HQ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HQ钢的控轧控冷实验表明,典型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钢材的组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各参数的合理组合,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又提高韧性。  相似文献   

6.
安晖  刘守显 《河北冶金》2014,(12):54-56
从化学成分、轧制工艺方面对邯钢Q460C钢中厚板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氮、钒元素含量偏低、轧制待温厚度不足是造成该中厚板力学性能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火控冷试验研究Q460C钢板的生产工艺,结合力学试验和金相组织研究正火控冷工艺对Q460C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强度随水冷速度的增加和终冷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当冷却速度<3℃/s,对钢板的强度值基本没有影响;当冷却速度>3℃/s,钢板的强度值随冷速升高而提高;正火温度<920℃时,0℃冲击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正火温度>920℃时,冲击性能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器Multipas对屈服强度为380MPa的低硅型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连续退火生产工艺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在820,800,780℃三种不同退火温度和60,120,160m·min-1三种不同退火速度下,连退工艺对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退火温度、退火速度下钢板退火组织的晶粒度基本相同,采用较低的退火温度和较高的退火速度时,可获得较好的强化效果.同时指出,在较高的连续退火温度下,退火速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低合金高强度调质钢的轧制方式及轧后冷速对调质后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试验钢采用不同轧制方式及冷速获得不同淬火加热前的初始组织及力学性能,但调质后却具有相同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建议低合金高强度调质钢采用一阶段的轧制方式,终轧温度应高于奥氏体部分再结晶区的上限温度,轧后采用适宜的冷速(4~15℃/s)进行加速冷却。以此工艺调质后的试验钢具有较高的均匀性,与现行TMCP工艺相比,强塑性和强韧性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国标及用户技术要求,安钢采用Nb+V复合微合金化工艺,通过合理控制化学成分范围及生产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研制开发出了低合金高强度Q460C热轧槽钢。生产结果表明:生产的Q460C低合金高强度热轧槽钢,化学成分稳定,综合力学性能、焊接性能良好,产品完全满足国标及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合理设计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控轧控冷(TMCP)工艺对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形和轧后冷却等进行有效控制,显著改善了Q460C钢材的微观组织,获得了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高强度低合金钢板。  相似文献   

12.
孙岭  孙传水 《山东冶金》2003,25(1):43-46
通过改变终轧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研究了终轧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对低碳C-Mn-Nb钢的力学性能(σs,σs,δ5)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控轧低碳C-Mn-Nb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决定于钢的碳当量;随轧后冷却速度的提高,σs,σs,提高,δ5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50mm厚高强度低合金钢Q550D的低温冲击值不稳定的问题,对其合金成分进行了调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成分50mm厚Q550D成品钢板强度稳定,伸长率较好,1/4厚度处的-20℃低温纵向冲击值都稳定在239~324J之间,试验批次一次性性能合格率达到100%,成品组织得到了明显改善,吨钢成本也有很大的降低,说明高强度低合金钢中的析出强化元素和固溶强化元素应视钢水冶炼情况及轧制工艺进行适当添加。同时对本钢种低温冲击不稳定争论较大的淬透性问题进行了端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成分钢的淬透性比新成分钢的淬透性要好,说明原成分钢板低温冲击值不稳定并不是钢的淬透性不好,而是成分设计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测定了簿板坯连铸连轧EAF-CSP工艺生产的低碳含锰钢经奥氏体区二次变形后的CCT曲线.实验钢含有0.17%C,1.21%Mn和0.28%Si(质量分数).研究表明:提高热轧后的冷却速度使Ar_3温度降低,导致试验钢的晶粒进一步细化;冷速大于20℃/s时,出现贝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可降低钢的屈强比;790℃终轧,550℃卷曲时出现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提高冷速使溶质(如Mn和C)富集区在形成珠光体之前完成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是避免生成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我国低合金钢的发展,结合近年来济钢在品种钢开发生产方面的成绩与经验,指出济钢今后应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强化质量保证措施,把低合金钢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加快济钢微合金化低合高强度钢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低合金高强度钢开发与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合金高强度钢开发与研究的新进展,并对当前国内低合金高强度钢生产存在的总理2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Thermal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MCP), the combination of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ntrolled cooling, provides a powerful means of developing high-strength low alloy (HSLA) steels by intensive microstructural control.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effects of TMCP parameters, consisting of the finish coo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start rolling temperature in non-recrystallization region, on the fin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Q460q steel have been studied by tensile, Charpy impact tests, optical microscopy. The TMCP parameters for Q460q steel have been optimiz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industrial product were coincident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8.
控轧控冷工艺对低碳铌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低碳铌微合金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并在实验室对该实验钢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实验钢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低碳铌微合金钢的强韧化机制.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0.5~30 ℃/s)内可以获得贝氏体组织.控轧控冷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贝氏体.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组织得到细化,强度提高,但屈强比也随之增加;降低卷取温度使组织中的贝氏体含量略有增加,强度有所提高.初步探讨了贝氏体对实验钢性能的影响,为制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