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贝尔凹陷不整合类型及剥蚀厚度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尔凹陷经历了由拉张到挤压的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以削截为代表的五种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褶皱不整合和断褶不整合。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法对凹陷内29口井进行了剥蚀量的计算,计算结果差别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剥蚀面的控制因素多样化造成的。最后对贝尔凹陷东南边缘贝6井的地层剥蚀量进行详细计算得出该井T3界面的剥蚀厚度为480m。  相似文献   

2.
采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塔X区块南屯组一段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以火山—沉积碎屑岩为主,其次为陆源碎屑岩,陆源碎屑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中细孔中细喉型为主,少量粗孔粗喉型为渗流通道,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  相似文献   

3.
塔木查格盆地为一中、新生代裂陷盆地,受后期强烈构造作用影响,盆地结构及演化过程十分复杂。在系统解释南贝尔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从形成机制上将断层划分为张性正断层、张扭性或扭张性正断层和逆断层。主要断裂在发育期次上分为早期发育、晚期发育、长期发育,与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下部断层走向以NNE向、NE向为主,上部为近SN向、NNW向为主,断裂系统自下而上,以T22地震反射层为界,可划分为下部伸展断裂系统和上部走滑断裂系统。南贝尔凹陷构造样式可归纳为伸展型、张扭型、扭压反转型3类,不同的断裂系统对油气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指导南贝尔凹陷油气勘探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经多期改造致使现今残留盆地与盆地原型特征差异较大,拓展火石岭组油气勘探阵地受到一定的局限。在残留盆地特征研究基础上,依据该区地质背景及资料情况,在系统考虑各种方法适用范围及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井或地区选用了镜质体反射率法、剖面趋势法等计算长岭断陷火石岭组的地层剥蚀量,并恢复了研究区该时期的盆地原型,表现为明显的半地堑和地垒的构造形态,并明确了原型盆地时期洼陷的位置及规模。在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指出西部斜坡带上火石岭组地层超覆带与西部、南部断阶带残留箕状洼陷内构造高部位(火山岩体)是本区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5.
6.
伊敏凹陷早白垩世含煤岩系层序地层与聚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鸣剑  邵龙义  王帅  张云鹤  孙斌  樊金云 《煤炭学报》2019,44(11):3491-3504
伊敏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群中的一个次级凹陷,为陆相断陷盆地。其下白垩统伊敏组、大磨拐河组是凹陷的主要含煤地层。依据钻孔岩芯资料、测井资料等,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古地理、聚煤特征及聚煤模式进行研究。依据钻孔资料在区内识别出的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冲刷面两种层序界面,将大磨拐河组、伊敏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单元,恢复古地理格局。结果表明:伊敏凹陷大磨拐河组成煤环境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从层序I到层序Ⅱ,区内沉积相从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为主到以湖泊为主,总体反映了水体逐渐变深的演化过程。伊敏组含煤岩系成煤环境主要有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环境等;煤层在层序Ⅲ最为发育,层序Ⅳ煤层厚度逐渐减小,聚煤作用逐渐减弱,反映了凹陷萎缩,水体范围逐渐缩小的演化过程。聚煤作用受控凹构造差异性沉降的影响,煤层在凹陷中部厚度最大,向西北和东南逐渐变薄。通过对层序Ⅲ的煤层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讨论了陆相短线盆地泥炭堆积与层序地层的响应机制,改进了陆相泥炭-层序地层响应模型。伊敏凹陷早白垩世最有利的成煤环境位于扇三角洲—辫状河环境中。层序Ⅲ,Ⅳ的煤层埋深较浅,厚度较厚,适合露天开采。而层序Ⅱ煤系地层埋深较深,有巨厚泥岩封盖,是煤层气勘探的潜在区域。  相似文献   

7.
三江-中阿穆尔盆地跨中俄边界,该盆地面积较大,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结合测井及地震资料,本文根据岩芯和露头描述、粒度分析,开展了沉积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主要发育河流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与湖底扇相、海相沉积相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江-中阿穆尔盆地早白垩世凡兰吟和欧特里夫-阿普第时期的沉积相,探讨了早白垩世贝里阿斯-阿尔必时期的沉积演化,盆地西南部(中国境内)自下而上发育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盆地东北部(俄罗斯境内)自下而上发育戈林组、彼奥涅尔斯克组、皮万组、戈尔诺普罗托卡组和斯特列尔科沃组。本研究不仅为三江-中阿穆尔盆地进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参考,也为中国境内黑龙江东部残留的三江盆地的原型盆地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鄱阳凹陷为白垩系-下第三系叠加在前白垩系地层之上的叠合盆地。构造演化的复杂过程决定了其构造体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通过对南鄱阳凹陷的基底形成和盆地整个构造演化过程系统的分析,及构造演化过程中对烃源岩的沉积、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储集及二次生烃的影响,来指导油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国福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9):38-40,42
针对霍多莫尔地区断裂复杂、近物源、相变快和储层横向变化大的特点,在充分研究储层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波阻抗反演和电阻率反演体进行体运算圈定了南屯一段有效储层的分布区域;通过吸收衰减分析技术,有效储层内流体进行检测,确定了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和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河南西峡盆地是燕山运动走滑拉张、伸展形成的断裂盆地,基于其地层分布、沉积建造特征,研究了西峡盆地沉积岩相、沉积体系特征。西峡盆地巨厚的红色类磨拉石沉积建造总体为正粒序结构,从上至下划分为高沟组、马家村组、寺沟组。根据盆地岩石组合特点,西峡盆地的沉积可以划分出冲(洪)积扇沉积体系、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体系、浅湖与河湖过渡相沉积体系。分析了盆地沉积演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塔木察格盆地塔木察格坳陷塔南凹陷与贝尔湖坳陷贝尔凹陷同属一个盆地,通过对塔木察格南凹陷与贝尔凹陷的岩性组合特征、电性组合特征,地震反射层特征等地层发育特征的对比确定塔木察格坳陷与贝尔凹陷地层发育的层位相似性,从而总结出地层发育特征共性,以指导塔木察格南凹陷的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整个内蒙古二连盆地群的含煤地层对比格架,采用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通过古生物特征、标志层及岩性-岩相旋回组合特征综合对比,认为介形类女星介-湖女星介-土形介组合和孢子花粉刺毛孢-放射库里孢-孤独三孔孢-多角穴不等孢组合分别在该盆地广泛分布于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而大磨拐河组三段泥岩段可作为该盆区对比的标志层,对比结果可信。研究结果表明:二连盆地群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可划分为2组(共含5段),下3段地层归于大磨拐河组,为下含煤段;上2段地层归于伊敏组,包含有上含煤段,从而基本建立起整个二连盆地群的早白垩世含煤地层空间分布格架。  相似文献   

13.
江汉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大的、明显的构造圈闭大都已被发现。近年来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开展岩性油藏的研究是油气勘探的必然方向。从成藏条件、岩性圈闭类型、岩性油藏特点等方面,分析得出江汉盐湖盆地潜江组岩性圈闭具有分布广、类型多、油层薄、规模小、物性差异大的特点,并总结出了岩性圈闭的规律,指出了潜江凹陷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4.
运用古生物资料对大庆外围盆地侏罗纪—白垩世早期的古气候进行了研究。依据孢粉化石和植物化石 ,得出早侏罗世东宫组为潮湿的暖温带气候 ,中侏罗世绥滨组为潮湿的北亚热带气候 ,晚侏罗世为潮湿的暖温带气候 ,早白垩世早期滴道组、下云山组为潮湿的北亚热带气候 ,城子河组、上云山组为潮湿的中亚热带气候 ,穆棱组为南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15.
鄂西南二叠系层序地层与盆地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西南地区二叠纪地层发育齐全,代表了中国南方二叠系的主要沉积类型。以建始县茅草街二叠系剖面为典型研究剖面,将研究区二叠系划分为13个Ⅲ级层序,可分为早期克拉通盆地层序和晚期板内裂陷盆地层序两种类型。研究区二叠纪盆地总体居于伸展构造背景下,早期以广泛的持续沉降作用为主,晚期出现板内裂谷作用,盆地演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构成一个由萌芽、发展、停滞、逐渐成熟及至萎缩的过程,持续到中三叠世时盆地最终消亡。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分别形成不同特征的地层层序,具明显节奏性。  相似文献   

16.
关春荣 《煤炭技术》2012,31(6):158-159
论述了黑龙江省四海盆地含煤地层情况,构造特征。重点分析了主要含煤地层城子河组的含煤情况、煤层发育情况和煤质特征,阐述了四海盆地的含煤特征。  相似文献   

17.
鄂东南奥陶纪地层,以通山—崇阳为界,其南、北岩石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据其沉积特征,古生态面貌、古地理特征和沉积作用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该区自北向南,是由碳酸盐岩台地,斜坡和盆地三个相区组成的一幅十分完整的岩石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8.
李桂芬 《煤炭技术》2012,31(5):145-146
论述了黑龙江省虎林盆地含煤地层情况、构造特征、岩浆岩活动。重点分析了主要含煤地层虎林组和富锦组的含煤情况和煤质特征,阐述了虎林盆地的含煤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钻井岩心观察及样品测试分析,对南祁连盆地侏罗系地层煤层聚集规律及煤层气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南祁连盆地侏罗系含煤地层主要为木里组和江仓组,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是最有利的聚煤场所。随煤层厚度增大,瓦斯含量及瓦斯中CH4的含量增加,由浅至深依次分为二氧化碳-氮气带;氮气-沼气带和沼气带。哈达-柴达尔地区和江仓-聚乎更-雪霍立一线,为2个瓦斯气中心带。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鸡西盆地梨树镇凹陷的煤层气单井产能和实现该区的煤层气长期持续稳产,需要在该区进行井网设计.通过对研究区落实目的层构造、厚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实验参数,并结合微地震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确定了试验区的井排方向、井网形式和井距.首先,通过微地震确定人工裂缝方向,也即NE40°为井排方向;其次,通过对不同井网形式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