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外图像融合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利用拉普拉斯金字塔技术,对可见光电视和红外图像融合过程中,各个相关层的像素点值的选取规则的不同对融合结果的影响,对比实验证明,对不同的红外图像结构,需应用不同的对应点值的选取规则。  相似文献   

2.
采用区域分裂合并算法获得待融合图像的共同区域,同时,对两幅待融合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根据区域相似度和融合量测指标对分解后的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和系数选取,经小波逆变换后得到融合后的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区域的融合算法能够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域分割的序列红外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针对传统的基于像素点和窗口策略的融合算法对图像特征表征的失真,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序列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序列红外图像分割为3个不同的特征区域,目标区域、背景区域以及灰度区域,并将分割结果映射到可见光图像中.随后,利用多尺度几何分析工具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有效提取图像特征的特点,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在NSCT域设计不同的融合规则.对试验结果进行主观和客观的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分割的序列图像融合算法不仅能够为融合图像保留更全面、丰富的背景信息,还能够更加有效、准确地提取图像中的目标特征.该算法优于传统的基于像素点和窗口规则的融合算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图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浩  刘艳滢 《激光与红外》2009,39(1):97-100
介绍了提升小波变换,提出了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算法针对提升小波变换后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的不同特点,选用了不同的融合准则进行融合,然后通过提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通过分析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融合结果并与其他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融合后图像内容清晰,具有增强图像的空间细节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5.
曲长文  李楠  何友金 《电光与控制》2007,14(3):63-65,72
图像融合技术在微光和红外图像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深入理解图像融合技术以及融合后的图像质量,首先分析了微光和红外图像的融合技术,对微光和红外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分析了微光和红外成像过程、图像增强技术、特征提取方法、图像配准等.重点研究了拉普拉斯图像融合、对比度调制融合、基于小波分解的图像融合技术.最后通过实验对这几种融合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融合后的图像质量得到了改善,突出了目标轮廓和细节,方便了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6.
7.
由于光电跟踪仪在舰船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8~12μm波段和3~5μm波段的两个传感器的图像融合非常有意义。本文应用低通率塔式算法的改进算法对双波段红外图像融合,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图像特征比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仕通 《激光与红外》2013,43(11):1234-1239
针对现有图像融合算法得到的融合图像清晰度不高以及边缘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特征比的红外与可见光的图像融合算法,通过小波变换将图像进行分解,并通过计算低频分量中空间频率比与能量比,来对低频分量中的有效信号进行保留,而对高频分量则是通过边缘检测算法计算出高频分量中的边缘信号比,来对高频分量的边缘信号进行保留;实验结果表,该算法能够得到相比其他算法更为清晰的融合图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目的是为人类观察或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生成信息更加丰富的图像。本文针对深度学习近年来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首先,使用引导滤波和高斯滤波器组成的尺度感知边缘保护滤波器对输入的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基础层利用像素强度分布的加权平均融合规则进行融合,细节层借助卷积神经网络对空间细节进行提取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较好的将特定尺度信息进行保存,并减小滤波对边缘细节带来的光晕影响,融合后图像噪声较少,细节呈现的更加自然,并且适合人类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10.
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多分辨分析特性,可用于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的图像融合。一般情况下,对于分解后得到的低频分量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来进行简单处理,这对融合后图像的对比度和视觉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来分别处理分解后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并与其他融合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出的算法进行融合后的图像内容清晰,具有增强图像的空间细节能力,提高图像分辨效果和人眼对场景目标的发现和识别概率,在不影响互信息量值的情况下,融合后图像的边缘保持度提高了将近2倍。  相似文献   

11.
石绍鹏  王军 《激光杂志》2021,42(1):113-117
针对实际条码识别系统中全场景监控和传统图像拼接算法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线标定的快速全景视频拼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多台相机位置固定,采用离线标定计算出图像拼接的单应性矩阵,在实时拼接中直接加载该矩阵进行计算,从而省去了大量的特征提取和配准时间.为了提高图像特征的配准精度,设计了一种改进的SIFT(Scale-I...  相似文献   

12.
一种像素级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给出了一种像素级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算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波段SAR图像的融合。该算法先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图像融合技术得到一幅灰度融合图像,再用不同的RGB颜色通道分别表示灰度融合图像以及原图像中增强后的细节,最终得到一幅彩色融合图像。仿真结果表明,用此算法得到的彩色融合图像包含更多的细节,可辨识性强。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假彩色的像素级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巍  毛士艺 《电子学报》2003,31(3):368-371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假彩色的像素级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算法,并将其用于两幅灰度图像的融合中.这种算法将现有的图像融合技术和彩色显示技术相结合,在灰度融合图像的基础上利用色差来表现原图像与灰度融合图像的细节差异.该算法分为三步:首先,用选择与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两幅原图像的灰度融合图像;接着,求出灰度融合图像与两幅原图像的差异图像;最后,将两幅差异图像和灰度融合图像分别送至R、G、B颜色通道进行显示.比起灰度融合图像,最终得到的彩色融合图像在色彩上更丰富,包含更多的细节,直觉上更容易辨认.  相似文献   

14.
可见光图像受光源影响较大,红外图像可以独立光源,但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而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被证明比任意单一识别更有效.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融合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人脸识别方法,即加权求和与求最大值组合的图像决策融合方法.对红外与可将光人脸图像分别采用PCA与线性辨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并利用获得的识别结果与它们各自的置信度进行决策融合,确定最终的人脸识别结果.实验表明,可以有效提高人脸识别性能和对各种应用环境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王学伟  王世立 《激光与红外》2012,42(9):1055-1057
在众多图像融合算法中,不存在完美的算法,每一种算法都具有优点和不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图像融合方法,即图像二次融合,通过对两种算法的融合结果再进行一次简单的像素选择得到最终融合图像。图像二次融合可以综合算法的优点,弥补之间的不足,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获得的融合结果优于单一算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浩  王延杰 《激光与红外》2009,39(4):439-442
阐述了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原理和方法:首先对源图像分别进行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各层图像采用不同的融合准则进行融合,最后,对融合金字塔做拉普拉斯金字塔反变换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通过对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融合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得到具有更多有用信息的高对比度的融合图像。融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幅痕迹偏振图像存在的灰度反差微弱、痕迹特征残缺等缺陷,提出运用小波图像融合技术对多幅痕迹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增强痕迹图像视觉效果的策略。结合痕迹物证检验工作的需要,对低频子带图像采取基于区域窗口的梯度平方和较大法,而高频子带图像采取基于区域窗口的系数绝对值极大法,并将此方案应用于衣物上的轮胎痕迹偏振图像的增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融合处理后的轮胎痕迹偏振图像无论在主观视觉效果,还是在客观评价数据上都获得了期望的增强效果,满足痕迹物证司法鉴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人们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很多家庭都购入了小轿车,但是车辆的广泛使用也提高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文章设计的伸缩式减速带是在限速路段,每隔一段固定的距离设立一个,并配合测速影像.如果车辆是在限速范围内,减速带保持收缩允许车辆通过.如果车速超过限速范围,减速带伸展并配合灯光提示车主超速,迫使车主减速行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刘凯  王慧琴  吴萌  相建凯  卢英 《激光技术》2020,44(1):113-118
为了将古铜镜X光图像信息综合到同一图像中,采用提升小波的方式将源图像进行分解,并分别对低频、高频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进行了图像融合。低频采用区域能量与区域方差相结合的方法,高频采用空间频率加邻域像素点规范中间像素点的方法,最后经提升小波逆变换得到目标图像;同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融合图像的信息熵、平均梯度和标准差数据。结果表明,在3组实验中,相对于其它几种算法,本文中算法的信息熵平均提升了5.76%,平均梯度平均提升了28.70%,标准差平均提升了7.70%,算法有效地保留了源图像的信息,对于边缘的传递效果更优秀。这一结果对古铜镜X光图像的融合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选取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融合方法效果较好的融合规则来提高多波段图像融合质量,现结合12 种融合规则对可见光、红外短波和红外长波图像进行融合,通过主观人眼视觉观察与客观评价中的信息量、统计特性和人眼视觉特性的评价指标对融合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找到融合效果较好的融合规则.实验结果表明,低频使用等值加权平均时,融合效果较差,对比度低.高频使用绝对值取大、低频使用区域匹配时,融合结果清晰,评价指标最高,便于人眼观察.高频使用区域能量取大、低频使用区域匹配度取大时,融合结果可以充分显示边缘和纹理信息.高频使用一致性检测和区域方差时融合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