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粘贴加固试验梁的加固效果随加固量的增加有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加固量的增加其结构承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粘贴碳纤维布量与对试验梁承载力提高幅度不成线性比例关系,并且随着粘贴量的增加,加固材料(碳纤维布)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闫秋实  邵慧芳  李亮 《工程力学》2017,34(4):196-205
为了研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简称PC梁)的抗冲击力学性能,通过对5根PC梁和1根作为对比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简称RC梁)进行落锤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拼装位置和套筒灌浆料饱满度对PC梁的抗冲击性能影响。详细地分析了各个试件的破坏形态、冲击力、支座反力、跨中位移、整体变形耗能能力等性能。结果表明:1)冲击作用位置,拼装位置以及冲击荷载强度共同影响构件的破坏形态。随着冲击位置远离于构件拼装位置,PC梁破坏形态、接触刚度、整体抗冲击刚度等力学性能均接近于RC梁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性能的设计可以参考RC梁进行设计;2)相同强度的冲击荷载作用下,预制试件拼装位置与冲击位置相同时,PC梁破坏形态表现为拼装处严重的局部破坏,刚度退化较大,整体变形耗能不如其他拼装位置的梁以及RC梁,考虑此工况的构件需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其抗冲击能力;3)套筒灌浆饱满度对梁的抗冲击性能有影响较大,其决定PC梁的破坏形态以及刚度;4)拼装位置处交接面的边界条件是影响PC梁抗冲击性能数值分析是否准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延性混凝土(HDC)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的抗震性能,设计了8个RC梁试件,采用HDC和碳纤维布(CFRP)条带加固,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剪跨比、加固方式对其破坏形态、变形和耗能能力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围套加固RC梁,HDC面层良好的拉伸应变硬化和多裂缝开展特性能有效控制剪切裂缝发展,明显改善构件的脆性破坏特征;HDC加固层与原构件协同工作良好,加固层对内部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HDC加固梁的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明显提高,其加固效果明显优于CFRP条带加固;剪跨比较大时,在HDC加固层配置钢筋网,试件的变形和耗能能力明显提高,但对承载力贡献较小。基于桁架-拱模型理论,提出HDC加固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修补材料和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对修补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粘结性能是修复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修复工程中常见的修补材料和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进行研究。引入一种新的粘结性能测试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各种修补材料粘结性能的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周志祥  封智勇 《工程力学》1996,(A03):346-351
PFRC梁(即预弯预应力柔性钢筋砼梁,中国专利号ZL942272013)系周志祥副教授据预弯复合梁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应力砼梁,它兼有常规预应力砼梁和预弯复合梁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本文阐述了PFRC梁的制作工艺及预应力原理,简要介绍了5片试验梁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四川省名山县民生桥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刘超  白国良  尹磊 《工程力学》2014,31(6):124-131,137
通过对不同取代率时再生混凝土(RAC)梁裂缝宽度进行长期加载试验研究, 分析了短长期荷载作用下正截面裂缝随时间变化而发展的规律. 研究表明:长期荷载作用下, 再生混凝土裂缝较普通混凝土的快增长时期出现显著“后延”特点, 且增长期持续时间变长. 以试验结果为依据, 拟合回归出内力臂系数、平均裂缝间距、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计算公式, 建立了以综合法为理论基础的短期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 通过多方数据校核满足计算精度, 结合长期裂缝宽度附加时变系数, 提出不同取代率时再生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方式的改变,设计了钢筋表面刷胶粘结、钢筋表面缠薄膜粘结与常规粘结三种钢筋混凝土梁,并对三种试验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越高,梁的刚度越大,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越高,梁的力学性能也越优越。同时还证明了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强度越高,同等荷载下钢筋应变越低、破坏前梁的裂缝条数越多、裂缝间距越小。  相似文献   

8.
钢筋砼框架与楼梯共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万林  胡国振 《工程力学》1999,2(A02):23-26
对钢筋砼异型柱框架楼梯间结构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当楼梯与框架结构有可靠连接时,楼梯对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及耗能力均有明显的影响。本文简述楼梯对结构刚度和承地菌的影响后,重点楼梯耗能的原因,并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抗设计来增强楼梯间结构的耗能力。实际上楼梯也为一道抗震防线。  相似文献   

9.
基于四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上述两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延性、耗能性、变形恢复能力及破坏特征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延性和变形恢复能力优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其延性系数平均高出20%;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耗能能力优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其等效粘滞系数平均高出29.2%;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力略高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其承载力平均高出7.42%;研究成果为不同工程情况下预应力梁的设计与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带动了社会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传统建筑材料对比,当前建筑建设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呈现多样化特点。主要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而分析这些绿色的、再生材料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再生建筑材料即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意义和重要性入手,进一步展开对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现状分析,提出当前影响建筑再生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性,有效规避安全风险,提高效率,推动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兰官奇  王毅红  刘乐  刘喜  宋梅梅 《工程力学》2022,15(9):234-241, 256
通过钢筋与混凝土拉式粘结试验,测试了高强度带肋钢筋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分析了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受力机理;采用双线性软化本构对开裂区的软化行为进行描述,建立了综合考虑开裂区及未开裂区混凝土影响的粘结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开裂区不同径向位移分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采用基于等效弹性假设的开裂区径向位移分布时,计算值与试验值最为吻合,但却过高的估计了低强度混凝土试件的粘结强度;为确保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建议采用弹性假设作为开裂区混凝土径向位移分布。  相似文献   

12.
蔡健  李静 《工程力学》1998,(A02):264-267
本文介绍了腹部开设圆孔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情况和该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各影响参数对梁工作性能及破坏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蔡健  戴金华 《工程力学》1999,2(A02):152-157
本文介绍了中开设矩形洞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情况,讨论了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该梁的裂缝开展过程,破坏特点以及受剪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邓志恒  陆春阳 《工程力学》1996,(A02):144-148
本文通过对六根二次浇捣二次受力两跨连续叠合梁试验,和二根整浇连续梁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连续叠合梁的内力重分布规律及与整体梁的差别,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调幅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有限元法分析预测混凝土梁的耐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分级,必须要了解建筑构件的耐火时间,以往确定钢筋混凝土梁耐火时间只能通过耗资巨大的耐火试验,本文在一系列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种数学模型,提出一种采用有限元法分析预测混凝土梁的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16.
崔钦淑 《工程力学》1999,2(A02):275-278
本文以神经网络法建立了钢筋砼梁极限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确定了火山渣轻骨料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分析了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从理论上推导出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开裂及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陈俊  张白  杨鸥  蒋恩浩 《工程力学》2018,35(10):92-100
为研究高温对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性能的影响,对锈蚀试件(锈蚀率为1.08%)与非锈蚀试件先进行高温试验(20℃、200℃、400℃、600℃、800℃),再进行中心拔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锈蚀试件与非锈蚀试件粘结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与非锈蚀试件相比,锈蚀试件在温度不超过400℃时,其粘结强度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分析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极限强度、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考虑不同温度、不同锈蚀率等因素影响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周详 《工程力学》1999,2(A02):263-268
本文旨在寻求一种能对钢纤维钢砼梁极限弯矩大小类别进行模式识别的模式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钢筋砼带暗支撑开竖缝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四个模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有边框带暗支撑开竖缝剪力墙的 抗震性能,建立了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