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综述直接空气捕集CO2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对比碱/碱土金属基吸附剂、金属有机框架吸附剂、负载胺基吸附剂、变湿吸附剂的优缺点,从吸附容量与胺效率、动力学与载体选择、再生方式与能耗、热稳定性与抗降解等方面对吸附剂性能进行评估. 简要叙述相关工程示范项目和技术经济性;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钢铁工业CO2的排放现状及主要的捕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讨论了目前CO2等温室气体的危害、钢铁工业CO2的排放现状及来源,并针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温室气体CO2的捕集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低温烟气CO2捕集工艺含氨废气废水污染控制为目的,提出以废水替代循环洗水的2级脱氨和分级精馏技术方案.计算绘制了低温低浓度NH3-CO2-H2O气液平衡曲线图,进行了NH3与CO2同时吸收传质分析和参 数预测,结果表明不需增加精馏能耗即可同时达到尾气NH3含量<10 mg/m3和废水氨浓度< 15 mg/L的污染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氨法-塔式捕集吸收CO2新工艺中试装置,系统研究了氨法捕集燃煤电厂烟道气中氨水浓度、CO2的浓度和系统反应温度对CO2脱除率的影响,对反应产品按照国标进行了氮元素定量检测和XRD定性分析,研究了氨水吸收CO2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本中试装置脱碳效率一般在84%以上,当氨水的质量浓度达到8%,燃煤电厂烟道气中CO2浓度为14.98%,反应温度为32℃时,脱碳效率可达93.2%,为氨法-塔式捕集吸收CO2新工艺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CO2捕集系统, 提出了体现能量的质的评价指标——耗率.解吸耗率是解吸过程的过程性评价指标, 直接反映了解吸过程工艺和设备能耗水平.抽汽耗率是CO2捕集系统的综合性评价指标, 能合理全面地评价捕集系统蒸汽能量利用的程度.引入的减温效率衡量了抽汽在减温过程中可用能的有效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碳减排目标,提高CCUS技术发展水平与商业化规模,是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要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大项目示范。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CO2储层的低渗透、非均质等特征,导致单一储层的CO2封存能力有限,无法满足CCUS重大项目示范所需的CO2地质封存量。本研究首次提出以CO2封存强度(单位土地面积的CO2封存量)作为评价CCUS项目储层封存能力的关键指标,并计算了我国主要CO2咸水层封存和CO2强化驱油场地的CO2封存强度。计算结果表明,现有CO2咸水层封存和CO2强化驱油项目的封存强度大多在105 t/km2以下,无法满足我国双碳目标的需要。为显著提高CO2封存强度,本研究提出了CO2多层协同抽注技术的概念,通过注入井在多个储层射孔注入CO2,并利用抽水井从多个储层中抽出咸水,实现储层可用孔隙和储层压力的最优化调控,最终实现CO2封存强度的大幅度提高。为研究CO2多层协同抽注技术的效果,本文利用T2Well模拟软件,构建了三种CO2多层统注的数值模型,模拟了CO2定压注入过程,分析了注入60天后储层压力分布、储层内CO2饱和度分布以及CO2累计注入量。模拟结果表明,在多层抽注协同条件下,储层压力聚集现象有明显缓解,从而降低了封存区域因压力聚集导致的力学不稳定性。通过分析CO2饱和度可知,CO2注入后在抽注井间压力差的驱使下,羽流将向抽出井偏移;此外,受岩石性质的影响,羽流形状和范围略有差异。根据三种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计算CO2封存强度可知,非均质砂岩条件下多层协同抽注的封存强度最高达到111.5×104 t/km2,远大于现在已实施项目的封存强度。因此,多层协同抽注技术将大大提高CO2封存强度,有利于节约我国国土资源,并可促进CO2封存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化学链燃烧CO2捕集与催化加氢耦合为实现碳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化学链燃烧技术具有CO2内分离特性,能实现低成本CO2捕集.该过程与CO2活化加氢反应器串联,可实现CO2捕集、活化与资源化的耦合.详细分析了该耦合技术的原理、复合载氧体研究现状及应用,特别是耦合制低碳烯烃的可行性,为化学链燃烧CO2捕集与活化加氢...  相似文献   

8.
在膜接触器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以一乙醇胺(MEA)为吸收液,捕集CO2时的试验性能.考察了混合气浓度、气液流速和溶液再生等因素对CO2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吸收液或者烟气流量,可提高总传质系数,而增加进口烟气中的CO2浓度会导致总传质系数的降低;由于溶液再生时溶剂有所损失,使得再生溶液的传质效果要小于原液.  相似文献   

9.
CO2地质封存是减少CO2向大气排放,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构造和成岩作用,倾斜地层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研究倾斜地层对CO2封存量及安全性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依托新疆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某CO2地质封存示范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中高渗CO2储层地层倾角变化对CO2地质封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注入将导致近井区域地层压力显著升高; 中高渗倾斜地层与水平地层相比,在地层压力分布、CO2侧向运移距离、CO2注入速率和总封存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相比于水平地层,由于地层倾角的存在,倾斜地层压力呈不对称分布,CO2侧向运移距离显著加大。倾斜地层中压力传递和消散过程与水平地层差异显著,受此影响,倾斜地层与水平地层CO2的总注入量差值随时间呈非单调性变化。在注入初期,倾斜地层CO2的总注入量小于水平地层,随着注入时间延长,倾斜地层CO2的总注入量逐渐接近并超过水平地层; 注入20年后,相较于水平地层,倾斜地层倾角越大越有助于增加CO2的总注入量,这一研究结果与前人基于低渗倾斜地层的研究结论正好相反。地层倾角的存在会促进CO2向浅部运移,倾角越大,CO2向浅部含水层和大气泄露的风险越大。因此,在CO2地质封存场地选址中,应充分考虑倾斜地层对封存效率及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模拟规整填料单元内乙醇胺吸收烟气二氧化碳的过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考虑包含化学反应气液质量传递过程,建立伴有二级化学反应的气液两相流动模型.通过改变吸收过程的操作条件,如气液入口流量比、CO_2入口质量分数、乙醇胺入口摩尔分数、压强等,分析吸收塔规整填料单元内碳捕捉过程的影响因素.CFD模拟结果表明:CO_2吸收率随乙醇胺浓度与压强的增大而升高;随烟气CO_2浓度与气液流量比的增大而下降;对各影响因素影响定量排序,乙醇胺浓度对吸收效率影响最突出,其次依次是CO_2入口浓度、气液入口流量比、压强.模拟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得出了相应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此时在高职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十分有必要。笔者就开设"节电技术"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开设该课程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建设与养护中节能减排问题,介绍了公路建设与养护过程中的能耗状况,分析了温拌沥青技术、冷再生技术的节能减排特点,指出使用这些技术可以解决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所带来的能耗与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技术高度发达的21世纪,在应对全球化浪潮,彰显地域特色,抵制"千城一面"的新一轮建筑运动中,作为人性的表达,建筑流派应起到重要作用。在流派与技术此消彼涨的思辩关系上,本文通过对历时性流派理论的梳理分析,认为技术的进步才是健康流派演替发展的深层动因,其实质为一种相互依存关系,是一种技术发展与情感需求的动态平衡。并进一步通过对《北京宪章》相关理论的分析运用,认为只有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对新技术的地域化表达是未来形成流派从而彰显地域特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稿件质量的好坏能决定是否会被采用,但正确的投稿方式将会提高稿件的投稿命中率。介绍了投稿方式以及如何投稿,简述了投稿注意事项,以及作者如何采用正确途径投稿。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国际管理手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在许多国家中都占有较高比例,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更是如此。介绍了能源消费大国英国、美国、欧盟以及日本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采取的主要管理手段,包括健全的法律体系、节能技术创新、有效的税费政策等。借鉴其先进经验,为我国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当前数据中心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根据IT设备、空调制冷系统和供电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提出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应考虑选址、精确送风、分路计量、高压直流供电等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统计概括出各行业技术成果数占当时技术成果总数的比例 ,占比例最大的技术行业称为值兴技术。分析了值兴技术的形成与转移的自身因素与科学经济社会因素及表现形式 ,为技术论与技术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些全新的理论见解。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结构的升级与经济变革,也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换;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又对科技自身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内在规律,充分重视和依靠科技进步,用新的思维方式把握和协调好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才能引导和促使全社会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整的理性文化应当包括科技文化、人文文化两个方面。但在现代性导致的文化嬗变中,技术理性独断造成了文化的感性化、工具化,并且使人丧失了主体性。因而,呼唤主体性,实现理性的人文价值回归,就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汽车减振降噪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汽车噪声的产生机理入手,分析了噪声传播的途径,从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两方面对汽车减振降噪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实际应用的降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