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网络结构的推荐算法利用用户与项目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推荐,忽略了用户偏好,而项目的标签隐含了项目的内容及用户的偏好,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结构和标签的混合推荐方法。算法根据用户选择项目的标签统计信息,分别采用TF-IDF和用户对标签的支持度两种方法构建用户偏好模型,与基于网络的推荐模型进行线性组合推荐。通过在基准数据集MovieLens上测试证明,该算法在推荐结果命中率、个性化程度、多样性等方面均优于基于网络的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2.
杜晓宇  陈正  项欣光 《软件学报》2023,34(12):5670-5685
标签感知推荐算法利用标签标注数据提升推荐模型对用户偏好和项目属性的理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现有方法常忽视了用户关注点、项目属性和标签含义的多样性,干扰了三者关系推断,从而影响推荐结果.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解耦图神经网络的可解释标签感知推荐算法(DETRec),解构用户、项目和标签的关注角度,并由此形成可解释的推荐依据.具体来讲, DETRec构造关系图以建模用户、项目和标签的关系;通过邻域路由机制和消息传播机制,分离结点形成属性子图,以描述不同属性下的结点关系;最终根据属性子图形成推荐依据.实现了两种DETRec实例:单图实例(DETRec-S)在单个关系图中描述全部结点关系;多图实例(DETRec-M)使用3个二分图分别描述用户-项目、项目-标签、用户-标签关系.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表明, DETRec的两种实例均明显优于标签感知推荐的基准模型,也为推荐结果生成了对应的推荐依据,是有效的可解释标签感知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3.
何明  要凯升  杨芃  张久伶 《计算机科学》2018,45(Z6):415-422
标签推荐系统旨在利用标签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已有的基于标签的推荐方法往往忽视了用户和资源本身的特征,而且在相似性度量时仅针对项目相似性或用户相似性进行计算,并未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推荐结果的准确性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标签信息融入到结合用户相似性和项目相似性的协同过滤中,提出融合标签特征与相似性的协同过滤个性化推荐方法。该方法在充分考虑用户、项目以及标签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二维矩阵来定义用户-标签以及标签-项目之间的行为。构建用户和项目的标签特征表示,通过基于标签特征的相似性度量方法计算用户相似性和项目相似性。基于用户标签行为和用户与项目的相似性线性组合来预测用户对项目的偏好值,并根据预测偏好值排序,生成最终的推荐列表。在Last.fm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推荐的准确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工程》2018,(4):225-230
在现有多数跨域推荐模型中,用户不能给指定项目添加标签,并且建立模型时未考虑用户的历史标签,导致推荐误差变大。针对上述问题,构建基于SVD++模型并融合标签推荐的跨域推荐模型TagSVD++。该模型继承SVD++模型利用评分数据预测的特点,加入用户和项目标签信息,通过标签使用次数反映用户喜好和项目特征,并且引入热门惩罚系数避免热门标签和项目对推荐预测的干扰。在真实电影和图书网站相关数据模拟的跨领域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TagSVD++模型能有效提高跨域推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Folksonomy标签推荐系统使用的推荐算法没有考虑标签模糊和冗余问题,影响了用户建模和对推荐系统评估的准确性,并且降低了系统的推荐质量,增加了用户选择喜好项目时的负担。通过对标签推荐系统的研究,将标签模糊和冗余应用到标签推荐算法当中,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推荐质量,并且能提供更合理的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标签模糊和冗余处理的标签推荐算法显著地提高了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6.
何明  杨芃  要凯升  张久伶 《计算机科学》2018,45(Z6):465-470, 486
标签作为Web 2.0时代信息分类和检索的有效方式,已经成为近年的热点研究对象。标签推荐系统旨在利用标签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现有的基于标签的推荐方法在预测用户对物品的兴趣度时往往倾向于赋予热门标签及其对应的热门物品较大的权重,导致权重偏差,降低了推荐结果的新颖性,未能充分反映用户个性化的兴趣。针对上述问题,定义了标签熵的概念来度量标签的不确定性,提出了标签熵特征表示的协同过滤个性化推荐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标签熵来解决权重偏差问题,利用三分图形式描述用户-标签-项目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标签熵特征表示的用户和项目特征表示,并通过特征相似性度量方法计算项目的相似性;最后利用用户标签行为和项目的相似性线性组合预测用户对项目的偏好值,并根据预测偏好值排序生成最终的推荐列表。在Last.fm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推荐准确性和新颖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推荐系统缓解了互联网数据量剧增带来的信息过载问题,但传统的推荐系统由于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等问题导致推荐算法的准确性不高.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和标签感知的推荐算法(Knowledge Graph and Tag-Aware,KGTA).首先,利用项目和用户标签信息,通过知识图谱表示学习捕获低阶与高阶特征,将两个知识图谱中实体和关系的语义信息嵌入低维的向量空间中,从而获得项目和用户的统一表示.其次,分别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加入注意力机制的递归神经网络来提取项目和用户的潜在特征.最后,根据潜在特征预测评分.该算法不仅利用了知识图谱和标签的关系信息和语义信息,而且通过深层结构学习了项目和用户的隐含特征.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预测用户评分,提高推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交网络的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为用户推荐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好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项目-用户兴趣标签图"的协同好友推荐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基于"用户-项目-标签"的三部图物质扩散推荐算法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并引入"用户-用户兴趣标签图"二元关系,通过用户的兴趣标签图来发掘用户的兴趣主题;然后根据用户主题分布,利用KL距离来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最后将两组结果采用调和平均数方式融合得到用户间的综合相似度,并进行好友的推荐。通过在Delicious和Last.fm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Top-N推荐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同时通过在学术社交网站——学者网数据集上进行的学者推荐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核心用户的推荐度。  相似文献   

9.
顾亦然  陈敏 《计算机科学》2012,39(8):96-98,129
社会标签可以提供对象高度抽象的内容信息和个性偏好信息,因此标签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个性推荐的精度.用户的偏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网络中的资源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如何根据用户兴趣的变化推荐出用户即时感兴趣的网络资源,已成为推荐系统研究的新问题.在用户-标签-对象三部分图网络结构中,结合标签使用频率和用户添加标签的时间,提出了一种利用标签时间加权的资源推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标签时间加权的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推荐的精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个性化标签推荐系统在海量信息或资源过滤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在新浪微博平台中, 用户可以自主的给自己添加标签来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 用户也可以通过标签来搜索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似的用户. 针对新浪微博中大部分用户没有添加标签或添加标签数目较少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RBLDA模型和交互关系的微博标签推荐算法, 它首先利用RBLDA模型来产生用户的初始标签列表, 然后再结合用户的交互关系而形成的交互图来预测用户标签的算法. 通过在新浪微博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发现, 该方案与传统的标签推荐算法相比,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More and more content on the Web is generated by users. To organize thi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accessible via current search technology, tagging systems have gained tremendous popularity. Especially for multimedia content they allow to annotate resources with keywords (tags) which opens the door for classic text-bas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To support the user in choosing the right keywords, tag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s have emerged. In this setting, not only the content is decisive for recommending relevant tags but also the user's preferences.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n approach to personalized tag recommendation that combines a probabilistic model of tags from the resource with tags from the user. As models we investigate simple language models as well as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a real world dataset crawled from a big tagging system show that personalization improves tag recommendation, and our approach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state-of-the-art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的海量增长,推荐系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应用。传统的推荐系统根据用户和物品的交互行为进行推荐并利用用户对物品的评分来体现用户的喜好,但是数据的稀疏性会影响推荐结果的准确度,并且简单地评分数字也难以体现用户偏好的主观性以及用户选择的可解释性。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标签和知识图谱的推荐方法,其中标签是一种文本信息,其包含的丰富内容和潜在的语义信息可以体现用户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对推荐起着关键作用。而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有效的推荐辅助技术,其包含的大量实体能为物品提供更多有效的特征信息。此外,该文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和自注意力的混合注意力模型,通过标签和实体为物品特征分配混合注意力权重,从而提高了推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MovieLens和Last.FM数据集上,该模型的推荐性能较其他推荐算法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物标签推荐中多样性及推荐标签质量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个性化与多样性的人物标签推荐方法。该方法使用主题模型对用户关注对象建模,通过聚类分析把具有相似言论的对象划分到同一类簇;然后对每个类簇的标签进行冗余处理,并选取代表性标签;最后对不同类簇中的标签融合排序,以获取Top-K个标签推荐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推荐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反映用户兴趣爱好的同时,能显著提高标签推荐质量和推荐结果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标签推荐方法大多根据标签在对象中出现的次数来表示用户,标签与资源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对标签信息的利用过于简单,导致最终的推荐结果的准确度和召回率不高。基于这个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图模型的个性化标签推荐方法,将用户、标签和资源三者的关系转换成一个三元无向图。对图中相邻顶点的处理采用一种综合的权重衡量方法,而不相邻顶点的关系采用最短路径思想得出。既考虑标签与用户的关系,又考虑标签与资源的关系给出最后的标签推荐方法。将该方法与现存的标签推荐方法做比较。实验采用的数据来自CiteULike。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推荐结果的召回率,准确性等。  相似文献   

15.
In social tagging system, a user annotates a tag to an item. The tagging information is utilized in recommend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hybrid item recommendation method to mitigate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approaches and propose a recommendation framework for social tagging systems. The proposed framework consists of tag and item recommendations. Tag recommendation helps users annotate tags and enriches the dataset of a social tagging system. Item recommendation utilizes tags to recommend relevant items to users. We investigate association rule, bigram, tag expansion, and implicit trust relationship for providing tag and item recommendations on the framework.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item recommendation method generates more appropriate items than existing research studies on a real-world social tagging dataset.  相似文献   

16.
Tag recommender schemes suggest related tags for an untagged resource and better tag suggestions to tagged resources. Tagging is very important if the user identifies the tag that is more precise to use in searching interesting blogs. There is no clear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meaning of each tag in a tagging process. An user can use various tags for the same content, and he can also use new tags for an item in a blog. When the user selects tags, the resultant metadata may comprise homonyms and synonyms. This may cause an improper relationship among items and ineffective searches for topic information. The collaborative tag recommendation allows a set of freely selected text keywords as tags assigned by users. These tags are imprecise, irrelevant, and misleading because there is no control over the tag assignment. It does not follow any formal guidelines to assist tag generation, and tags are assigned to resourc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users. This causes misspelled tags, multiple tags with the same meaning, bad word encoding, and personalized words without common meaning. This problem leads to miscategorization of items, irrelevant search results, wrong prediction, and their recommendations. Tag relevancy can be judged only by a specific user. These aspects could provide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its tag recommendation proble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allenges to meet the tag recommendation problem.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 existing works is presented, which we can identify and point out the novel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our ontology‐based recommender systems is favorably compared to other system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