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燕  张卫民 《湿法冶金》2009,28(4):222-224
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矿石粒度对活性炭催化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氧化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性炭催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过程中,矿石粒度对铜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矿石粒度小于0.1mm最有利于铜的浸出,浸出240h,铜浸出率达83%;矿石粒度过细,溶液中三价铁含量升高,产生的铁沉淀物会直接影响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2.
根据电化学原理,研究了活性炭催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酸浸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碳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并提高铜浸出率;初始活性碳质量浓度为5.0g/L,最有利于铜的浸出;浸出240h后,铜浸出率升高到83%,比不添加活性炭时提高了近80%。活性碳加快浸铜速度并提高铜浸出率的原因是活性碳与黄铜矿之间形成了原电池。当有活性碳存在时,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在低氧化还原电位下比高氧化还原电位下更有利于浸出。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微生物浸出低品位铜矿的研究。用从矿山分离的对Fe^2+和元素硫氧化活性高的细菌浸出低品位黄铜矿,摇瓶浸出21d,矿石中铜的浸出率为26.8%;柱式渗滤浸出32d,矿石中铜的浸出率为14.5%。  相似文献   

4.
生物浸出和生物氧化技术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陶德宁 《湿法冶金》2003,22(1):56-56
1 铜矿石的生物浸出研究1.1 德兴铜矿生物堆浸厂利用含细菌的酸性矿井水从低品位铜矿石中回收铜的生物堆浸研究始于 1979年 ,由粉末采矿和金属有限公司与德兴铜矿合作进行。 1981年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与德兴铜矿共同接管并继续进行。 3年后 ,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ENFI)协作下 ,德兴铜矿开始了 10 0 0 t级生物堆浸研究。1987年开始从铜品位仅 0 .12 %的废石中回收铜 ,回收率 (以黄铜矿计 )达 16.5 9%。该方法赢得了中国和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持 ,此后的 5年中 ,包括摇床浸出、柱浸和规模为 10 0 0 t级含铜废…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回收广东某矿山低品位难选铜矿石中的金属铜,进行了细菌浸铜试验研究. 在温度 30 ℃、 转速 200 r/min、起始 pH 值 1.85、矿石磨矿细度为≤0.074 mm 占 80 %的浸出条件下,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 GZY-1 菌株培养液搅拌浸出 10 d,3 组不同矿浆浓度下铜的浸出率分别达到 97.72 %、92.42 %、 87.66 %. 试验结果表明 GZY-1 菌株培养液可以高效浸出该低品位难选铜矿石中的铜矿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铜矿石浸出速度慢、浸出率低的问题,在浸出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摇瓶试验.通过测量浸出前后溶液表面张力以及铜浸出率,考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铜矿石浸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溶液表面张力对矿石浸出影响较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强化浸出作用最为明显,铜浸出率达62.5%.在柱浸试验中,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铜浸出率提高了近10%.利用物理化学和渗流力学对表面活性剂强化浸出机理的分析表明,溶液表面张力和表面活性剂在矿石表面的吸附对矿石表面润湿作用影响较大,表面活性剂在浸出液的持久性也是影响浸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YW-200浸出铜矿中伴生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继春 《云南冶金》2006,35(1):38-40
在微生物浸出体系中加入YW-200形成的新的浸矿体系,对铜矿石中伴生银的浸出进行试验,在实验室柱浸条件下,5个月银浸出率80.46%(-5mm粒度)和67.87%(-20mm粒度),说明YW-200浸矿体系能较好地浸出铜矿中的伴生银,且对铜的浸出没有不良影响,同时阐述了浸矿过程中的几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工艺中的几种浸出方式和影响因素,并对浸出工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见解,指出采用微生物浸出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的可行性和加强其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浸出低品位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微生物浸出低品位铜矿的研究。用从矿山分离的对Fe2+和元素硫氧化活性高的细菌浸出低品位黄铜矿,摇瓶浸出21d,矿石中铜的浸出率为26.8%;柱式渗滤浸出32d,矿石中铜的浸出率为14.5%。  相似文献   

10.
低品位硫化镍铜矿生物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某低品位硫化镍铜矿的生物浸出工艺矿物学,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矿石粒度、浸出周期对该矿摇瓶浸出过程的影响。在矿石粒度-0.074 mm占90%、矿浆浓度2%、细菌接种量30%、初始pH 1.5、浸出周期30天、摇床转速150 r/min的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镍铜浸出率,分别为89.79%和41.80%。  相似文献   

11.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柱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铜萃余液从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石中柱浸铜,研究了溶液pH、温度及铁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出过程中,铜、铁的浸出行为存在差异,铜先于铁被快速浸出,浸出后期铜浸出率增幅较小,铁浸出率快速升高。推荐的既有利于铜浸出又相对抑制铁浸出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60℃,溶液pH 1.6~1.8,铁质量浓度2~5g/L。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达90%以上。也提出了工业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紫金山低品位铜矿进行生物浸出第二阶段柱浸试验研究,通过控制喷淋液不同pH、Eh得到不同浸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紫金山低品位铜矿第二阶段生物浸出控制喷淋液pH1.6~1.8,Eh500mv(vs Ag/AgCl),可达到较理想的铜铁选择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中条山铜矿矿峪铜矿的低品位含铜矿矿石进行了浸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86h的浸出,单独使用硫酸时铜的浸出率只有68.985,若加入3.14g/L的Fe^3 ,可使铜的浸出率提高到74.34%,若再加入5g/L的NaCl助浸,铜的浸出率则可提高到79.98%,化学物相和光学显微图像分析表明,氧化铜的浸出很快就可完成,辉铜矿和斑铜矿也以较快的速度降解的蓝辉铜矿和铜蓝,而铜蓝的浸出反应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4.
张卫民  王焰新 《有色冶炼》2006,35(1):25-29,33
综述了强化低品位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黄铁矿和银离子催化黄铜矿生物浸出的原电池效应。  相似文献   

15.
紫金山低品位铜矿生物堆浸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紫金山低品位铜矿进行生物堆浸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起始喷淋液全铁浓度4.0g/L、矿石粒度-10mm,浸出周期为181天时,铜浸出率达到80%以上。片碱调节喷淋液pH沉矾除铁,采用不同喷淋制度抑制酸铁浸出是低品位铜矿生物堆浸未来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堆浸法提取铜早在16世纪,匈牙利和德国就进行了铜矿石的堆浸实验。从20世纪中期,堆浸法提取铜得到了工业规模的应用。在美国,目前湿法炼铜的产量为总产量的10%,主要采用堆浸和就地浸出的工艺从低品位(<0.5%Cu)氧化铜矿和废弃的硫化铜矿石中提取铜。独...  相似文献   

17.
低品位硫化铜矿微生物强化浸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强化低品位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黄铁矿和银离子催化黄铜矿生物浸出的原电池效应。  相似文献   

18.
德兴铜矿含铜废石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彭琴秀 《湿法冶金》2002,21(2):83-87
利用细菌的作用对低品位硫化铜矿石进行浸出,能有效地促进硫化铜矿物中铜的浸出,提高铜浸出率,介绍了几种有利于铜矿物浸出的试验方法,从试验结果可知,每一种方法对硫化铜矿物的浸出都有一定效果,如能进一步深化该项研究;将对堆浸提铜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物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阐述了氧化亚铁硫杆菌 (TF5)和氧化硫硫杆菌 (TT)浸出金川低品位镍铜硫化矿的机理、过程动力学、工艺条件和反应工程。研究表明 ,含镍磁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细菌氧化生成的Fe3 +的作用为主 ,浸出速率受表面反应控制 ;镍黄铁矿的细菌浸出以矿物表面吸附菌的作用为主。细菌对Mg2 +离子的耐受浓度因驯化而提高 ,极限浓度可达 15~ 2 0g/L。低品位镍铜矿的细菌浸出过程中 ,pH控制、细菌的初始接种量、矿浆浓度及TF和TT的混合比是影响镍、铜、钴等有价金属元素浸出速率和最终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优化条件下气升式和搅拌式反应器中试验表明 ,优化条件下 ,在生物浸出低品位镍铜硫化矿 ,镍浸出率可达到 92 %~ 94 % ,铜达 4 8%~ 50 % ,钴达 88%~ 91%。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效率,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Fe3 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Fe3 可以提高浸出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但不会提高铜的浸出速度和浸出率,相反会抑制铜的浸出,而且随着添加的初始Fe3 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