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约2000年初春的一天,领导要我给他“攒”一篇论文发表,并一再强调是公开发行的杂志,而且杂志的级别越高越好!领导从事质量管理领导工作,结合他评职称的实际需要,我搜罗了一大堆相关杂志,其中《中国质量认证》杂志成为我主攻的目标。遗憾的是,我“攒”的论文最终没有发表。  相似文献   

2.
《中国认证认可》2006,(8):44-49
当前,一些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如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模式、标杆管理、约束管理等在国际上得到较广泛应用,我国也在应用这些先进理论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那么,这些质量管理理论与认证认可是何种关系?为澄清一些错误认识,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经过充分准备,邀请国内在相关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以及认证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就“质量管理理论与认证认可”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哪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都不是进行符合性评定的标准,都不能作为认证的依据,都不能代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可以作为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比如,ISO9001标准提出了组织“应该”达到的期望要求,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则给出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的渠道和方法。由此可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推行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创造了条件,获证企业可以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去实现认证的目的,从而提升认证的有效性,实现认证的增值。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是提高认证有效性的重要技术途径。因此,鼓励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根据实际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管理理论,对于提高认证有效性,促进企业从“合格”向“优秀”迈进很有价值。在此,我们选编了四篇研讨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在贯彻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落实过程控制的“六大计划”和实现管理要求“九个全”(“869”系统工程)的同时,再将这种管理上升到全体员工认同的实验室文化,就可有效实现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建立怎样的质量会计管理模式,是能否可行有效地实行质量会计管理的关键之一.本文认为“质量会计核算论”和“质量成本管理论”都有缺陷,提出了质量会计管理新模式,构想出对质量成本、质量收入和质量损益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质量会计管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企业中推动质量管理工作,一直是众多质量管理人经常思考的问题。这项工作取决于企业的重视程度,但前提是质量管理人能做到管理得法,结果有效。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先从“编写检验规范、管理质量信息、开展质量问题分析”这三项工作入手,以此达到启动或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陈晓枫 《商品与质量》2010,(20):102-104
施工项目的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突出“以人为本”,加强质量教育,明确质量管理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和科学管理方法,才能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质量目标,包括根据质量方针所设定的质量目标,以及为实现质量目标所识别出的“所需过程”的过程目标。组织应根据这些目标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以实现质量目标和这些过程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军贸产品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分析了在质量管理体系、“软质量”管理和“硬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着重给出了各个问题的解决措施,探讨了军贸产品在文档、监督、软件和售后等方面的“软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9.
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指出,日本质量管理活动的成功在于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和“全过程实施”。对这些特点,笔者参观日本企业之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现选择其中的三种质量管理活动,简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第11期《中国质量认证》刊发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方案》一文认为,“组织制定的目标和指标,有保持型和改进型,有口头的和书面的,方案是实现改进型目标和指标且具有时限性的控制方法,运行控制是实现保持型目标和指标,可以长期实施的控制方法。”并且“如果对重要环境因素未进行控制或由于运行控制不能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推行GB/T 19001-2000标准的过程中,应该把质量目标的制定、分解、考核和改进作为核心和根本。可是,很多组织对质量目标的分解比较肤浅。有的组织总质量目标有四条,就将其分别分给四个部门,这种做法与没有分解一样,既不具备可操作性,也不符合标准的要求。还有的组织质量目标分解的深度和层次不够,每个部门执行一个应付差事的目标,没有覆盖部门的所有职能,无法保证管理体系在该部门的有效运行;对部门内的质量目标也没有再分解,无法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质量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融汇一体,提出了“质量管理行为”新概念,并对该行为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强化质量管理行为动机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必须给质量以公平待遇;增加“质量投入”;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ISO 9000:2000国际标准“3.2.8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此定义抽象,难理解,未给出质量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持续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少企业引入了一些比较系统和成熟的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来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但是,当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低于绩效目标时,这些绩效管理方法仍然缺乏提升企业业绩的有效手段。“卓越质量经营模式”则提供了一整套持续改善企业质量和经营业绩的有效方法,从而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5.
管理评审是对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进行的全面检查和评价,是组织最高层次的检查和评价。有效的管理评审能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的改进和业绩的改进,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自我完善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发现问题、识别改进机会的有效工具。大部分企业重视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配备必要的资源,不断改进体系、过程和产品,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的企业虽然按规定的时问间隔进行了管理评审,但是存在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班组通常是企业里最小的组织,以班组质量管理为基础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是实现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职百万扩招”的实施,多元化生源进入校园。基于质量保障,标准化、统一化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生源参差不齐和人才需求多元细分的现状,培养模式需要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进行变革。为有效开展教学,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及各类生源学生个体需求,针对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现状,分别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学实施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思路,并开展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人的因素是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从“顾客满意”的质量观念、“个人品质”的管理理念、“团队合作”的企业精神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中人本观念的基本内涵,即顾客满意是质量的标准,个人品质是质量的核心,团队合作是质量的保证,并阐明“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才是企业质量不断改善、不断提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如果排列“设计”、“制造”、“检验”三个方面的重要程度,“设计”理当第一。设计是产品质量形成的源头,是产品固有质量的首要和重要保证。要确保设计质量,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设计和开发的主要环节实施严格控制。实践表明,对“设计评审”的阶段把握及其质量控制,必须引起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质量管理、质量监督与认证或证明制度(以下合称为“质量监管”制度)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征。我国“质量监管”制度的发展轨迹大体为:先有质量管理,后产生了质量监督,而随着对外贸易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又出现了认证或证明活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认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谁应当是这些活动的实施主体等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