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世亮 《工具技术》2004,38(9):38-42
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国内各大汽车集团都在加大投资,不少民营企业也加入了汽车或其零部件制造的行列,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及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几乎都已来到中国,或是合资或是独资,都设法加入在中国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热潮,与汽车制造特别是汽车所需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  相似文献   

2.
浙江炜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机械制造行业中的一家中型企业;在汽车冷冲模具领域近年来发展很快,业务覆盖全国各大汽车制造厂家是多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指定的模具制造商,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跨国公司全部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也纷纷来华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全国5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1200家是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4.
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广泛采用的一个做法。我国目前汽车消费市场空间已被打开,但是和整车产业相比,我国零部件产业、特别是核心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是滞后的,这种滞后将严重制约汽车产业整体的发展,相对于国外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研发能力弱、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的软肋。要想改变这种形势,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亟待升级,如何走好这次升级之路哪?我们特邀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的相关专家和设备提供商来共同探讨,寻求一条加工制造升级的光明坦途。  相似文献   

5.
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是零部件创造的,零部件企业对汽车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零部件工业支持,汽车工业发展就缺少根基,也就没有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世界汽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源于零部件的创新。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开发始自零部件的开发。因此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应是今日中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连日来,记者跟随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简称中汽零)领导深入到有“汽配大省”之称的浙江省调研。种种迹象显示,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当前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寒暖分层现象明显。不少出口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竭尽全力应对危机,而主打国内市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表示,要在国家利好政策下扩大规模,提升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7.
赵鹏 《现代零部件》2004,(11):18-18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之间长期以来沟通不畅,阻碍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零部件与整车的采购配套关系远远不能适应中国整车工业发展的要求,亦远远不能适应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是零部件创造的,零部件企业对汽车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零部件工业支持,汽车工业发展就缺少根基,也就没有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这些年我们在喊自主开发,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汽车开发工作不仅需要良好的整车系统匹配设计和适应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外型设计,也离不开零部件开发的支持。世界汽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源于零部件的创新,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开发始自零部件的开发。因此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应是今日中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大羽 《现代零部件》2004,(11):34-35
为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管理升级与进步,中国汽车零部件采购、配套与管理论坛组委会特设“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管理创新奖”以表彰和鼓励零部件行业管理创新的企业。创新是企业永恒不竭的发展动力,设立该奖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创新实践,引爆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创新浪潮。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主要生产载货汽车零部件,与几大汽车制造厂配套。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批量大、需求周期长,采用组合专机或专机自动线进行加工生产是最经济的,也是一种最普遍的选择。然而,当前随着用户对载货汽车的性能和适用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企业的产品换型加快,产品零部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此时,由于零部件处于试制阶段且批量不大,采用组合专机生产是不现实的,对于结构复杂的特殊零件来说,能够采取的措施就只有设计合理的工艺工装利用普通机床加工完成。  相似文献   

11.
《工具技术》2006,40(7):70-7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统计,跨国公司到2007年底前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企业。在投资方面,仅2005年签约来华投资合作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就达90余家,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是2004年的3.2倍。国际著名零部件厂商,如德尔福、博世、伟世通、德纳、李尔、伊顿等公司均在我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辖9家全资分(子)公司和19家中外合资公司。固定资产55亿元,各种设备8028台套,是我国大型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相似文献   

13.
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的索取和利用,然而大部分的车用材料都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因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是汽车产品闭环设计必须坚持执行的准则。该研究以乘用汽车的寿命分布函数为依据建立了汽车报废量和零部件回收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报废汽车零部件的三种主要回收利用方式(零部件再使用、再制造和升级再制造)理论价值模型的建立,形成了报废汽车零部件的回收价值评估体系。并以汽车发动机作为样本零部件,研究结果表明:每回收1000辆小型客车,其发动机的直接再使用(或再制造)价值相当于44台(或21台)新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三流的公司卖劳力,二流的公司卖产品,一流的公司卖技术,超一流的公司卖标准”。随着跨国汽车企业在华投资和采购步伐的加快,我国零部件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不少跨国企业认为,由于我国汽车整车,特别是乘用车主要车型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产品采用的标准不同,系列也不同,这给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制约了零部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标准化程度低已成为其顺利进入跨国公司采购链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广泛采用的一个做法。我国目前汽车消费市场空间已被打开,但是和整车产业相比,我国零部件产业、特别是核心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是滞后的,这种滞后将严重制约汽车产业整体的发展,相对于国外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研发能力弱、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的软肋。要想改变这种形势,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亟待升级,如何走好这次升级之路哪?我们特邀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的相关专家和设备提供商来共同探讨,寻求一条加工制造升级的光明坦途。  相似文献   

16.
魏莹 《现代零部件》2006,(9):40-42,44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也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虽然“八五”、“九五”计划期间都作为发展重点,但总体上仍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进入“十五”之后,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零部件发展滞后的状况有了迅速改善,形势喜人。但汽车零部件的滞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在2006年初,由《现代零部件》杂志协办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上,张老再次强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化研发生产整套汽车制动系统的上市企业.是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我公司是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重点规划发展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18.
汽车零部件模具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大多在生产车间进行。其具体任务有两项:一是组织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工作;二是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应按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各道工序都要把关,要把关就必须建立一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检验队伍和完整的检验系统,来控制各道工序的质量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和支撑。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市场潜力十分巨大,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本进入该领域。据统计,我国共有各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上万家.绝大多数跨国零部件巨头都在我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的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  相似文献   

20.
《机械》2007,34(5):I0004-I0004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数控机床主要的用户。近几年国产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提供了设备基础。目前,全球前100名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中有70%已来到中国;全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外资企业超过1200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