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成生  赵亦农  刘海鸥  席军强 《兵工学报》2014,35(11):1729-1735
基于对重型越野车辆离合器工作特性及气助力液压操纵结构的分析,设计了一套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实现离合器的自动分离、接合和保持的功能需求。该系统同时保留离合器的手动应急操纵功能,从而保证重型越野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利用协同优化方法对该自动操纵机构的核心部件——操纵油缸进行设计。为获取所设计的自动离合器操纵系统的特性,设计台架试验,进行分离、接合、定点控制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离合器自动操纵系统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均满足使用要求,为进行自动换挡系统中的离合器起步和换挡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干式离合器自动控制策略.针对AMT系统离合器起步过程开展车辆动力学分析,将车辆当作质点研究起步过程车轮的受力情况以及力学变化趋势,其次研究不同温度下离合器操纵系统特性,最终提出基于模糊规则的干式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并进行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某履带式自行火炮装用手动操纵的正独立式机械双流传动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出现起步档选择不合理,导致主离合器过度磨损,影响了车辆的使用寿命。为此对原车的换档操纵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即在原车上增加电液自动换档操纵系统,取代原车的机械换档操纵系统。通过实车试验证明,所加装的电液自动换档操纵系统解决了主离合器过度磨损的问题,同时实现了车辆的自动换档操纵。  相似文献   

4.
自动机械传动系统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自动机械传动(AMT)及自动变速操纵系统(ASCS)中的关键技术(离合器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离合器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该策略不同于当前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它根据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和发动机转速与离合器输出轴转速差,得到理想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并通过控制离合器驱动机构的行程增量,使得实际离合器输出轴加速度和理想的相一致.该策略可实现起步过程中的自适应控制,满足驾驶员平稳、快捷的要求,同时具有所需输入信号少的特点,试验证明这一策略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过学迅  郑慕侨 《兵工学报》1997,18(4):289-293
对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的闭锁、解锁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研究分析了闭锁离合器操纵油压、充放油时间等对闭、解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较理想的充放油特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GW系列齿轮箱试验情况和GWC5259型齿轮箱试验报告,分析了离合器工作油压的变化规律,计算了离合器接合过程的摩擦力矩,讨论了在空车接排和换向时离合器的滑摩时间,可为船舶操纵系统和轴系设计提供参考,并为离合器热负荷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车辆自动换档离合器缓冲控制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技术在车辆上的广泛应用,使得换档操纵技术和操纵方法不断变革,已经和正在产生许多换档性能优越的电液自动换档和动力传动总成自动控制系统.换档离合器结合时的油压特性,直接影响着换档品质的好坏,本文分析和讨论了目前在车辆上为提高换档品质所采用的换档离合器缓冲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应用电机驱动执行机构实现离合器接合的自动控制.经过试验验证,较好的解决了车辆起步时离合器控制难点,且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原车手动操纵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车辆的自动换档传动装置中,旋转摩擦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是靠执行油缸的充放油实现的。离合器又常与缓冲阀共同工作,以达到接合平稳和动力换档的目的。本文对带有常溢流孔的执行油缸与双簧式缓冲阀共同工作时充放油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整个过程的油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供自动换档传动装置液压操纵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春明  简洪超  李娟  罗小梅  闫清东 《兵工学报》2020,41(11):2155-2169
随着液力自动变速器挡位数不断增加,出现了换挡过程中需要多个离合器协同操纵的多切换式换挡方式,使得换挡品质控制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为同时满足自动变速器在传统单切换以及多切换式换挡中的换挡品质需求,建立了包含发动机动态模型、液力变矩器动态模型、行星变速器、离合器和车辆负载的车辆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非道路车辆的实车试验结果对所建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换挡品质客观评价指标,利用hp自适应Legendre-Gauss-Radau正交配点法,对车辆换挡过程中的离合器/制动器油压轨迹进行了优化。建立换挡品质控制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开展了变速器在多切换以及单切换式换挡过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换挡品质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在各换挡过程中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1.
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性能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慎龙  毛明  盖江涛  刘树成 《兵工学报》2016,37(10):1770-1777
为解决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数量大、优选计算复杂的问题,开展四自由度行星变速机构方案性能规律研究。根据四自由度行星传动的构件之间运动学关系,建立方案模型中制动构件、离合器和辅助构件等系数、各挡传动比、行星排特性参数、行星轮相对转速、操纵力矩和效率的数学模型。针对同一机构类型所有可能的方案模型,分析各项性能指标的内部规律,提出按照相同操纵逻辑原则进行构件组模型分类的方法,在传动方案可行性优选时,对于同一类所有构件组模型只需进行一次计算。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小了行星传动方案优选计算量,提升了方案优选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对数螺旋线型面单向滚子离合器,进行了参数化设计的研究,提出了该型离合器参数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对其参数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基于Pro/E的二次开发技术,编制了参数化的单向滚子离合器自动设计程序.该程序具有自动获取离合器参数、模型再生、自动生成工程图等功能,提高了产品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某型供弹机的高速离合和定力矩保护要求设计了1个专用磁流变离合器,该离合器采用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圆筒结构,提高了磁流变离合器的适装性和控制精度,缩短了设计和生产制造周期,能更方便地进行扩展和维修,满足了该型供弹机的使用要求。同时,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圆筒磁流变离合器的转矩计算简化数学模型,为模块化圆筒磁流变离合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该文阐述了液体粘性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传递转矩的数学模型,性能特点及各种影响因素分析;通过试验对几种硅油进行了测试,从中得出了对评价液体粘性离合器工作性能极为重要的粘温特性和粘度剪切率特性数学模型。对其特有的峰值现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建立了试验台,对设计加工的LVC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从中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作为液体粘性离合器研究和设计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对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结合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 ,以获得良好的结合品质为目标 ,提出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方法 ,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  相似文献   

16.
中部离合器为转弹机提供直接动力并具有转弹到位后自锁的功能,是转弹机的重要部件。通过对中部离合器工作过程分析,建立了其三维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11.0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确定了引起中部离合器断裂的主要原因为预压角过大和齿根部应力集中,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该对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结合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以获得良好的结合品质为目标,提出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充油特性的设计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履带车辆摩擦片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性地讨论了履带车辆行星变速箱中载荷、润滑和温度对摩擦片使用性能的影响。油压特性决定了换档时摩擦片的滑摩时间长短,在不增大滑摩功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操纵油压;优化润滑结构可均匀分配润滑油,合成油是适宜履带车辆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品,粘度的大小是选用润滑油的重要准则;摩擦片正常工作的条件之一是其内部温度与工作环境温度差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车辆起步电动离合器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军  金辉  陈慧岩 《兵工学报》2011,32(8):931-938
针对某越野车,开发了直流电机驱动的AMT离合器执行机构.建立了发动机模型、离合器模型以及传动系模型.通过对冲击度和滑磨功的分析,在车辆起步离合器慢接合阶段制定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和模糊PID的智能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其仿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车辆起步离合器接合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对...  相似文献   

20.
越野车辆大功率AT换挡离合器充油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烈  陶刚  陈亮  陈慧岩 《兵工学报》2013,34(2):137-142
对越野车辆大功率自动变速器(AT)换挡液控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离合器充油过程,建立了离合器滑摩阶段充油油压数学模型,得出无油压传感器下换挡过程离合器油压控制规律。在实际换挡过程中,根据油门开度修改比例阀的控制占空比,以适应不同负荷下离合器结合油压的需要;根据离合器摩擦片转速差引入参数反馈,对比例阀占空比进行调节,以提高车辆换挡品质。最后进行实车试验,通过对缓冲油压的控制能实现良好换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