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徐鹏航日前宣布,国家经贸委、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在近两年的调研基础上,制定了《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的暂行办法》。初步确定今明两年重点支持100个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据了解,通过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进  相似文献   

2.
一、1997~1998年的阶段目标1.列入《机械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南》的企业完成技术中心的基础建设工作,包括主要技术开发人员要到位,具有必要的科研测试手段,有固定的研究场所,一定的研究经费和具体的研究项目;“组织结构优化战役”的备选企业,其技术中心要初具规模,并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若干项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开发能力提高战役”重点联系的33家企业,要先行一步,技术中心开展研究工作的条件基本齐全,并能围绕市场的需求,开发出几种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2通过实施《机械工业重点产品开发指南》训机械工业引进…  相似文献   

3.
1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力争在两年内使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全部建立技术中心,到期尚未建立技论中心的,要从国象重点企业中除名、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五年内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要进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经纬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所做的工作及创新思路的介绍,证明了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企业发展和腾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业界动态     
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和格勒诺贝尔国家综合技术学院的倡议下,由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及大学等多方筹资8亿法郎在格勒诺贝尔市成立法国微米纳米技术园。 组建该技术园的目的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微米、纳米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心,成为欧洲大型技术研究中心和知识转化中心。格勒诺贝尔市周围有多个法国信息技术、光学、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生产领域的大企业和很多活跃的高技术中小企业,有法国最大的电子技术仪器实验室和其它高水平的研究实验室以及教学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使这里融教育培训、先进研究、应用研究、工业推广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印发〈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经贸〔1993〕261号),经审定,确认大连石油化工公司等28个单位的技术中心作为第六批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序号企业名称企...  相似文献   

7.
日前,四川长江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在通过由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四川省地税局等单位的现场评审和组织的答辩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长液公司技术中心是企业设定的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支  相似文献   

8.
机械工业部日前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产品开发的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及工作重点。 1.发展目标 (1)形成自主的技术开发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开发基地(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由研究所、高等院校和国家检测认证中心等组成的技术支撑体系。这个技术支撑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开展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9.
开发能力提高战役对实施“科教兴业”,开展技术创新工程,振兴机械、汽车工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个极其重要的战役。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技术服务的行业,它所提供的技术水平,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形象、发展和经济效益,也影响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机械工业部开发能力提高战役的目标是建立300家具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新体系,汗发出1000种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明显缩短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推动战役实施,机械工业…  相似文献   

10.
业界动态     
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成立日前,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批准,依托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的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正式成立,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主任、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培训委员会主任孙家广院士担任该培训中心主任。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培训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管理人员和培训教师;编写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统一培训教材;制定制造业信息化培训考核大纲;建设制造业信息化远程培训网络平台;从事全国制造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分析了当前我国和世界的经济形势,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决定。国家正调整和改组国有企业,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些重要决策对企业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对设备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国家开展“共铸诚信”活动之时,质检部门在开展质量信誉等级评价工作时,应注意企业质量信用档案的建立,以完善企业质量诚信体系。本文从企业质量诚信档案的构成、特点和建立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数字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企业管理流程和流程信息化处理,论述信息化平台设计和企业数字化建设中的网络设计。信息化平台设计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建立以企业资源计划为中心的运营管理平台,建立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中心的产品研发设计平台,建立以制造执行系统为中心的智能制造平台,建立企业资源计划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在企业数字化建设网络设计部分,介绍了信息技术网络架构设计原则、运营技术网络建设原则,分析了混合云平台设计和数据中心、数据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工具技术》2013,(12):69-69
自1993年我国启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以来,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002家。全国省(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8608家。企业技术中心已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核心。  相似文献   

15.
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油墨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项目已列入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之中,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油墨协会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展此项工作。2007年初开始编制,现已批准。这次参与油墨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制定的企业有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深圳畈田油墨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等11家。制定了胶印油墨、凹印油墨、柔印油墨(水性)的环保标志的技术要求,是下一步油墨行业推行环保油墨的技术依据,同时也是企业申请油墨环保产品(十环)产品标识的验证认证标准。对环标的认证工作我们与国家环保认证中心合作将在行业进一步推行,会有更多企业能尽快取得十环标志。推行油墨行业环标的工作在当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战役目标 “九五”期间,通过实施“开展能力提高战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的技术进步机制。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技术中心、研究开发机构,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开发新体系。部骨干、重点企业建立起本企业的技术体系和技术队伍,主导产品形成自主开发能力。逐步改变产品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国外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上海飞机制造厂获悉,上海飞机制造厂日前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高校合作建立三大技术中心——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中心、民用飞机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中心和民用飞机先进装配技术中心。这标志着企业与高校将在航空工业的技术创新、创新思维模式、高端人才培养及各层次人员继续教育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相似文献   

18.
日前,“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第十八批“国家认定技术中心”,成为目前数控系统行业唯一家获此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一家以促进技术转移为主导业务的科技中介机构。近年来,我中心在国家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厅的指导下,在杭州市科技局的领导下,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己任,不断强化技术中介功能,提高中介服务能力,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我中心的技术中介服务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浙江大学余姚光电集团公司,坚持生产与科技相结合的道路,依靠浙大的光学技术力量发展企业,使企业有了较大发展,最近连续三年,经济效益直线上升,产值增加较快,利税完成较好。自1994年6月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后,除主营光学仪器外,兼营消防器材、工业陶瓷、节能灯具、温控仪表等产品,95%以上销往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港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被评为市级明星企业和先进企业,被授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先进单位”奖状,批准为国家机电产品(扩大)出口基地。发展科技型企业的历程和举措为:(1)依靠科技,按市场规律选定光仪项目,提高批量生产能力。建厂初期缺乏技术和人才,厂里派人去浙江大学光学中心试验基地培训,并采用“借鸡生蛋”和“借梯登高”的办法,引进技术人才,由只能承接简单加工业务逐渐增强产品科技含量,并结合最佳光学冷加工参数开展微粉精磨与高抛工艺,扩大批量生产能力,目前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照相机镜头生产基地并被选定为全国光仪行业中科研、生产相结合,出口创汇效益显著的一个典型。(2)依靠科技,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发展外向型经济力度。为拓宽业务渠道,发展外向型经济,作出了由单一国内市场向国内、国际市场同时并举,由单一的零部件加工向零部件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