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323是一种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讯的标准,包括实时的语音、视频和数据的传输,它规定了多媒体通讯的成员、各成员之间的通讯协议,以及各种处理过程,实现了语音(IP Phone)、视频(可视电话)和数据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H.323 协议的发展历史,组成部分及其作用,相关协议及发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基于H.323协议的H.264视频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H.264标准在Openh323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在IP网络中基于H.323协议的H.264视频传输,给出了H.264在Openh323系统中的传输方案,并与H.261和H.263编码标准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杨多学  郑有才 《微机发展》2006,16(7):108-110
H.323和MGCP是目前在VoIP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的两种信令控制协议。文中从网络结构、呼叫控制机制的实现两方面介绍了H.323和MGCP这两种协议,并从实现原理、可扩展性等几方面对二者作了比较。最后,针对两种协议在VoIP中的应用指出了两者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在VoIP系统的建设中采用两种协议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5.
基于H.323的VoIP监听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益民  杜江 《计算机应用》2008,28(6):1401-1403
随着VoIP的广泛应用,如何对其实施快捷、有效的合法监听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对H.323协议网络及其协议自身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基于H.323的VoIP流量的识别方法、动态会话的提取算法和网络监听流程作了重点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H.323的VoIP监听模型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体验H.323IP语音电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超 《微电脑世界》2002,(17):55-56
随着互联网络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传统电信服务也逐渐地迁移到了Internet上,其中,IP电话就是发展得非常快的一项服务。由于互联网天生的开放架构,使得传统的电信业务在迁移过程中又获得了很多新的特征。其中基于开放标准的IP电话,就能够以多种方式给人们提供语音通讯服务。  相似文献   

7.
IP电话(VOIP:Voice over IP)从产生到现在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它以其低廉的价格,良好的话音质量成为Internet应用领域令人瞩目的焦点,并在全球电信行业掀起了层层波澜.这是因为IP电话已远远超出了早期仅作为国际长途旁路(Tool-By-Pass)的初衷,它随着技术和标准的不断成熟,伴随着"三网合一"的大潮,VOIP可望成为下一代电信基础设施结构的核心,使未来各电信业务综合统一在IP网络上成为可能,导致语音与数据的融合和未来电信市场的重组,并带来新的经济模式和价值链.  相似文献   

8.
H.263压缩协议在H.323会议系统中的嵌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宁  闫朝敏 《计算机工程》2004,30(14):143-145
针对H.323多媒体会议系统中视频压缩采用H.261协议所带来的重建质量差、运动不连续、编码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在H.323中嵌入高效的编码算法H.263协议来改善实时视频通信的质量,分析了在C 平台上H.263视频编解码在H.323中的嵌入过程,并取和最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吕谦  黄本雄 《计算机工程》2002,28(7):185-186,239
对ASN.1及PER编码规则作了简要介绍,接着提出了一种ASN.1编解码模块在H.323协议栈中的设计与实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刘峰  唐慧明  刘建军 《计算机工程》2003,29(8):143-144,178
介绍一种基于IP的可视电话终端。根据ITU—T的H.323协议构建,采用H.263/H261协议进行视频压缩,G.711/G.723.1/G.729协议进行音频压缩,并用Philips公司最新的TMl300多媒体处理DSP实现该可视电话终端。  相似文献   

12.
H.323和MGCP是目前在VoIP技术中被广泛应用的两种信令控制协议。文中从网络结构、呼叫控制机制的实现两方面介绍了H.323和MGCP这两种协议,并从实现原理、可扩展性等几方面对二者作了比较。最后,针对两种协议在VoIP中的应用指出了两者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在VoIP系统的建设中采用两种协议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13.
基于H.323协议的VoIP语音流量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H.323协议和H.323协议的会话流程,基于H.323协议的VoIP通信过程中出现的会话特征,提取出通信双方的元组信息来识别整个会话流量,设计出相应的流存储、搜索、更新方案和识别VoIP流量的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基于H.323协议的VoIP语音流量。  相似文献   

14.
H.323协议是ITU(国际电信联盟)制订的一套在分组网上提供多媒体通信的标准.MCU(多点控制单元)是H.323协议中提供多点会议的实体.介绍了MCU的功能,阐述了一种软件实现的集中式多点控制单元的系统架构,并讨论了多点处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H.323的视频会议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的普及推动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推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视频会议的发展情况,阐述视频会议的国际标准H.323的发展、标准结构、系统组成和使用MCU创建视频会议的过程,并以POLYCOM公司视频会议产品为例介绍视频会议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H.323视频会议系统中使用NAT所遇到的几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途径,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通信协议H.323和SIP的比较与业务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H.323和SIP协议的体系结构、可靠性、网络规模的可扩展性、复杂性、协议的可扩展性、业务支持等角度对这两个协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比较,阐述了他们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结合“可视化的医疗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的具体业务,分析了SIP在实现国家三农信息化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H.323 是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为分组网络提供多媒体通信的标准.多点控制单元(MCU)作为 H.323 的一个主要部件,是进行多点会议的核心设备.首先对 H.323 协议框架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 MCU 的功能和结构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多点控制器(MC)和多点处理器(MP)的设计方法,尤其在 MP 的设计上提出了点对点添加缓冲区的方法.最后对所设计的 MCU 性能进行测试并给出相关数据,表明 MCU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提出的方法及数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郝洛玫  喻占武  李锐  胡滨 《计算机应用》2006,26(2):346-0348
在对H.323视讯网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H.235建议提出H.323视讯网的安全解决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完整性检查,保密性检查和身份认证。实现了保障网络安全的最重要环节——身份认证,详细阐述H.323 GK(GateKeeper)和RADIUS Server的联合认证过程,其中包括基于PAP协议的User Password认证和基于CHAP协议的Chap Password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