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离优选油田污泥、污水中的菌株,确定菌株处理油田污泥的潜力。筛选评价了不同生物活化剂,改善原始污泥的生物降解环境。利用研发的菌株及生物活化剂,开展了生物降解及修复试验,考察了污泥除油率变化。结果表明,w(含油)≤20%(干基)的油田污泥,经20~30天降解后,污泥除油率81.46%,再经1~2个生长周期的植物修复,污泥中w(含油)1.56%(干基),满足油田行业标准控制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复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含油污泥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新疆油田含油污泥中分离3株石油降解菌,其代谢产物与化学助剂复配形成复合生物表面活性剂。复合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能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更高的迁移油能力。优化复合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含油污泥的反应参数,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温度80℃、时间24h、搅拌速率200r/min、加药质量分数为1.2%。污泥含油质量分数(干基)为46.2%,处理后降低至1.2%,原油回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一直困扰油田的含油污泥处理难题,进行了“生物热洗+微生物降解”工艺处理含油污泥的创新性实验。对非离子型生物表面活性剂S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2和无机清洗助剂N2,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药剂配比(质量比)为S1∶R2∶N2=0.08∶0.03∶0.15;对生物热洗的工艺条件进行探索,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清洗温度为60℃,液固比为5,清洗时间为50 min。对经过生物热洗后残留的石油,进行了3种条件下的微生物堆肥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菌剂+复合生物表面活性剂A1)降解率达到85.5%,相比1^#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和2^#实验(含油污泥+锯末+营养物质+菌剂)降解率分别提高了71.0%和23.7%。最终经过“生物热洗+微生物降解”工艺处理后的含油污泥含油率降至0.8%,并且可以较好地回收油泥中的石油。本实验研究为下一步的现场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泥污染因污染广泛、危害性巨大、去除困难以及治理费用昂贵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减少含油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及人体健康的威胁,重点分析了含油污泥的来源及相关性质,总结了治理含油污泥的应用技术,指出了含油污泥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含油污泥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化学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对含油污泥脱油效果的影响。即选用CMC、AEO-9、碳酸钠、LAS、STPP、偏硅酸钠6种表面活性剂按一定质量比配制成64种质量分数为2%的洗脱液,在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5 min,液固质量比为5:1的条件下洗涤含油率为62.90%的含油污泥,得出6种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3:15:15:25:11时含油污泥残油率最低,仅为3.03%。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生物固定化辅以AS曝气抽提处理处置含油污泥。以现场油泥为来源,筛选了5株石油降解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其中WJ-1菌、WJ-4菌,WJ-5菌降解效率相对WJ-2,WJ-3较好。5种菌株均随着培养基含油率增加,降解效率降低,但高于10%含油率时,5种菌株降解效率均显著降低。利用以石油降解菌为核心的生物技术,采用麦麸为原料,通过包埋固定化的方式制备生物菌剂,并设计曝气-抽提反应堆。在优化曝气参数的条件下,分别投加液体菌剂5 m3和固体菌剂10 m3进行实验,曝气量为15 m3/h,连续处理40 d后,污泥含油量分别为1.76 mg/g和1.82 mg/g,含油率小于0.3%,实现了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土著微生物修复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工业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长期堆放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取工程措施创造有利于土著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强化其石油降解活性,以修复480 m3的含油污泥.测定了不同修复阶段污泥的油含量、不同种类微生物数量和污泥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并与加入菌剂和未做任何处理的对照区块进行对比.对初始油含量为126 g/kg的污泥,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230天的修复后,油含量下降了42.8%,持水量明显增加,生物毒性降低.结果表明,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含油污泥的生物修复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石油污染物,是一种有效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含油污泥化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田及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提高除油脱水效率的一种预处理.介绍了国内化学法处理合油污泥的现状以及进展,主要有表面活性剂洗脱法、破乳剂脱水法、化学混凝法、溶剂萃取和综合利用等,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安塞油田含油污泥井场微生物降解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塞油田井场较为分散、含油污泥量产出量大,需要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来降低拉运成本及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隐患风险。从井场合油污泥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分析入手,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微生物降解试验研究。通过对含油污泥在不同温度、湿度、含油等降解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适合的优势微生物菌种,确定了最佳降解处理环境条件。并进行微生物降解处理试验,污泥含油量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