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将高校的“设计概论”课程中有效嵌入课程思政教育,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嵌入课程思政元素,从学生到教师双向了解该课程反馈与教学特色,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设计概论是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与后续的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设计价值观和设计思维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OBE理念是一个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主张从成果出发的教学系统设计。文章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课程为例,探讨在OBE教育理念下,课程如何围绕学习活动进行反向设计与课程框架的搭建,教学实施如何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最终实现“问题解决与成果获得”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天津理工大学与台湾华梵大学海峡两岸设计工作营教学为例,阐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为主题的工作营教学目的、教学设计与流程以及教学成果作品展示。设计工作营教学通过认知、体验、启发、互动、参与的教学模式,结合图形转换、空间转换、功能转换、材质转换为课题训练方式,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及两岸设计教育交流。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辅助三维革制品设计》是轻化工程革制品设计方向本科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是为了顺应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设计技术的不断更新而设立的课程,也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课程。本文从交互式的教学理念入手,探索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启发以工科为主要背景的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进行中教与学合二为一的相互交替和影响的活动过程,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皮革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对皮革服装纸样设计人才的强烈需求,在时代的要求下,皮革服装纸样设计的教学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皮革服装纸样设计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教学,从而培养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应用型皮革服装纸样设计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大思政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已成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热点。“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立足于专业知识,明确了“食品生物化学”的课程思政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的同向同行奠定基础;探索课程思政融入的方式;以淀粉的生物合成这一小节为例介绍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旨在为大思政背景下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主题教学法是在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中心主题为核心展开的教学方法.它培养的是设计思维方法,重视的是设计过程.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课题调研、确立主题、表现主题、作品展示与验证、作品修改与提交五个步骤.其过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导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逻辑,开发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6,(5):146-147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职业教育重要部分的实践性教学正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结合课程教学设计和办学条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为例,将理论与实践性教学内容分环节进行交叉学习,对课程进行设计和探索,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双钻模型”是英国设计协会提出的设计方法,以综合材料首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双钻模型”运用于首饰设计类课程的多维式教学模式。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将理论模型转化为教学设计环节,重新定位首饰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强调训练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通过阐释课程内容、分析教学方法、优化评价体系、总结教学成果和问题,以期为首饰设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案例及有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杨子倩  吴智慧 《家具》2023,(6):105-108
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专业的结合是对当下设计专业教育提出的紧迫需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发散和工程实践收敛两条齐头并进的艺术工科思维,培养学生调用人工智能模块且进行设计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完成个人设计思维与智能技术方法的知识体系积累。在《智能家具设计》这门新课的教学设计中,围绕智能技术+设计发散的中心理念,以支撑智能实现的技术综述和智能家具的设计概述为教学框架,以项目案例分析为基本教学方法,在互动式、启发式和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探讨教学规律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并邀请集成芯片企业紫光展锐的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中,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收获了较高质量的落地智能家具作品,达到了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肖秀珍  黄华栋 《广西轻工业》2011,(11):176-176,188
冲压模设计与工艺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树立起工程项目的概念,更无从谈及掌握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法和如何评价项目,难以直接与企业岗位接轨。通过学习项目教学法思想,在该课程的授课中,以项目教学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内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阐述了倒装复合模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范钱江 《纺织报告》2024,(2):119-121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设计类专业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施策略及其效果评估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阐述了文旅融合给设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项目化教学法的实训课程改革框架。该框架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核心,通过对高校设计类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案例分析,评估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化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设计教育适应文旅融合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毛衫上机实训”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毛衫设计与上机实训”课程教学应做到设计与工艺并重,探索在该课程教学中开展师生角色变换、自然分组找朋友学习、记录本方法、作品发布会和国际合作教学等创新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毛衫设计与制作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北京印刷学院"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名列其中。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以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课程界限,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和课程的传统观念,围绕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的学科特色与实践要求,建立以课程群为背景的分层式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15.
《广西轻工业》2019,(4):160-161
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新工科专业建设为背景,据新工科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针对目前许多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在《内燃机设计》课程设置或教学存在的较多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的主要理念为指导,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基础,以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依托,以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为核心,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内燃机设计》课程进行适应性改革,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陆奕兆 《中国皮革》2022,(12):132-135
为了探索现代皮革产品设计制作中的创新路径,进一步增强我国皮革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图案创意为切入点,研究其与皮革产品设计深入融合的应用方案。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现状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本文研究主题展开讨论,讨论了传统元素图案和现代流行图案在视觉传达中的创新价值,分析了将其与皮革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相结合的应用实例。挖掘不同视觉图案在皮革设计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分析了两大类皮革产品图案的表现工艺的优劣,丰富了皮革产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对于我国皮革企业在图案元素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尾云 《福建轻纺》2023,(11):67-70+76
BOPPPS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结合已经被广泛运用在教育技术领域。文章探索BOPPPS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经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外经贸英语函电课程的“农产品贸易询盘”为例,围绕“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新设计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将被动接受知识改变为探索知识,同时在实践中评价该教学模式的效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陆玲 《西部皮革》2021,(9):31-32
开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因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已成为当前高校倡导与践行的核心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制作》实践课程的课题设计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思政元素自然的融入课程中,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罗冬艳  刘晓玲 《食品工业》2022,(11):218-220
基因工程课程是高校生物与食品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文章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在教学设计上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上引入了翻转课堂、辩论赛等新的互动模式,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讨论式、合作式、探索式进行常规教学的互补,在评价方式上同时运用过程式、结果式多种评价方式科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改革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文章聚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从机械创新设计的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两个视角探索课程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以产品设计制造为主线、以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抓手,探索提升机械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思路,为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