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20CrMoH钢是齿轮制造的主要材料之一。齿轮心部硬度偏高超差 ,对齿轮的工况影响很大 ,断齿便是其失效现象之一。为此热处理工程技术人员都会从钢材成分 ,淬透性是否达标及所制定的热处理工艺规范是否适宜等进行分析 ,但多以牺牲齿轮的某些性能为代价来保证心部硬度满足设计要求 ,例如采用提高回火温度或降低淬火温度的方法来降低心部硬度。当淬火热处理工艺条件固定时 ,钢材的淬透性能往往决定零件心部硬度的高低 ,因此控制零件材质的淬透性带宽 ,是一种控制零件心部硬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心部硬度会直接影响渗碳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同时还对热处理变形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一种渗碳齿轮为例,分析和总结了影响渗碳齿轮心部硬度的各种因素,发现用淬透性高的材料可解决齿轮心部硬度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7.
17CrNiMo6钢大截面齿轮轴锻件渗碳后齿面硬度偏低,易产生疲劳裂纹。通过采用在渗碳淬火后,对其表面敷干冰做深冷处理,以及提高回火温度,增加回火次数的方法,减少了残余奥氏体,提高了齿轮轴的硬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离子氮化件的心部硬度,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对35Cr Mo V材料提高心部硬度的预备热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对提高硬度后的离子氮化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试验,采用拉伸、冲击等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以及金相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预备热处理使硬度从上限302 HB提高到340 HB,冲击韧性满足要求,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提高硬度后对渗层厚度、渗层脆性没有不利的影响;对氮化物级别略有不利影响,但满足标准要求。即无论是预备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还是提高硬度后的离子氮化性能,提高心部硬度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0.
<正> 我们武汉锻造厂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生产大型船用轴类锻件的专业工厂,有十几年的生产经验,积累了大量的船用轴类锻件机械性能试验数据。充分利用这些生产中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必要的补充试验。计算和分析,再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系列工艺试验,研究了钛及热处理工艺对20CrMnTi钢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在20CrMnTi中最适合的含量在0.07%左右,它既保证了奥氏体晶粒度,又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同时还分析了影响该钢淬透性的因素,认为TiC的析出行为是首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借助于传统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Mo、Mo+B和Mo+Ni对改善中碳Cr-Mn-Si钢淬透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中碳Cr-Mn-Si钢及分别添加Mo、Mo+B和Mo+Ni时形成粒状贝氏体相变倾向较大,端淬试样空冷端即形成粒状贝氏体,因此端淬曲线上无法得到符合SAE J406标准的理想临界直径(DI)等淬透性定量信息。然而,端淬曲线的硬度与微观组织对应关系证明添加Mo、Mo+B和Mo+Ni均可降低粒状贝氏体相变倾向,增大马氏体形成能力,从而改善淬透性。虽然添加Mo+B时抑制粒状贝氏体相变、改善淬透性的效果明显,但易受钢中的冶炼残留Al和N的影响,而添加Mo+Ni复合改善淬透性的作用更具优势,且不受钢中的冶炼残留Al和N的影响,因此添加Mo+Ni成为改善中碳Cr-Mn-Si钢淬透性优选的合金化方向。 相似文献
16.
吴华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1,32(5)
本文采用渗碳缓冷后的17CrNiMo6钢经两种方案淬火,回火工艺试验,进行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及显微硬度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CrNiMo6钢渗碳缓冷后,经820℃淬火、200℃回火,表层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兼顾了零件表面和心部不同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