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区》2015,(3)
<正>生活方式关乎两个问题,第一是我们以什么方式生活,第二是我们作为一个群体如何与他者不同。环境是生活发生上演的时空场景,生活方式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某种相对长期稳定的生活方式会促成某些环境特征,例如我们的传统生活与历史街区;而特定的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生活方式的选择,如同城镇化现代化以来我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2.
艺术如同人生,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经将艺术带入我们的生活,也或许是我们的生活激发我们的思想创意给予了我们艺术,所以说艺术来源我们的生活又高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本文通过对艺术公共空间里面的装饰设计,结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楼的实际,探究艺术公共空间装饰设计的特色与能魅力。功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它逐渐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生活的越来越舒适、健康。我们身边亦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很有趣很发人深思的设计。通过对这些不起眼的小设计的解读分析,来深刻思考一下设计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影响,和设计师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5)
<正>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它逐渐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生活的越来越舒适、健康。我们身边亦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很有趣很发人深思的设计。通过对这些不起眼的小设计的解读分析,来深刻思考一下设计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影响,和设计师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设计生活     
"设计生活:"当我们以飞快的速度大量制造城市新区的时候,我们如何让城市环境与生活之间的调适也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换言之,当我们快速造城的时候,怎样为城市生活与文化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关于如何设计,如何建设的问题,最终归结到如何构筑城市生活本身上来。设计生活,不仅是口号,也是构建文化城市的社会理想。我们希望通过对当下生活态的关注和挖掘,倡导一种整合城市、环境和文化特性的新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职业角度讲,建筑师始终是不动产方面的专家。那又是什么使创造一种运动的生活具有如此的诱惑力? 我们在建设生活,我们的座右铭是“为建筑生活的人提供建筑”。建筑物提供了空间——我们赖以生存的领域。汽车则是人类生存空间的外延。因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陶行知,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观点,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在现代的幼儿教育中,生活中的教育价值远比我们想象的多,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孩子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生活与教育相伴而生。  相似文献   

8.
特别时期,对于健康住宅环境有了新思考。我们曾经在忙碌而岁月静好的工作与生活中,时光匆匆而过。突发的疫情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模式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我们的家园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宜居安全的家园成为我们内心的诉求,增加住区环境的韧性、提升其适应性,是我们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丁桂节 《建筑师》2006,(6):55-57
本文对城市的异化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文章提出在城市设计中应回归日常的生活世界,因此多元的日常生活是我们的出发点,多元化的生活形态是我们的目标。其关键在于延续与完善我们的生活形态,这样每一种生活形态的城市中才有自己的立足点和发展可能性,才能走出城市异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拉动信息消费这种重点工作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应对城市化新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的迫切需要。我们生活在非常神奇的时代: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许多颠覆性思维的电子商务,新式的社交媒体——微博、微信以及互联网金融,都颠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很多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