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丙烯酸丁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土豆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h,单体浓度为1.105mol/l,引发剂浓度为8.80mmol/l时,接枝率较高。并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温度、振幅、钢球直径等对PVC在振动磨中降解的影响,确定PVC力化学降解为无规断链过程。用力化学方法在振动磨中合成了MMA-PVC共聚物,通过IR和NMR对MMA-PVC共聚物结构进行了鉴定,研究了PVC/MMA配比和振磨时间对共聚反应产率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热失重分析、SEM观察和冲击强度测定结果表明,MMA-PVC共聚物比PVC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MMA-PVC共聚物对PVC/PHMA(聚甲基丙烯酸己酯)体系有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超声波辐照作用下聚丁二烯(PB)在环已烷溶液中的降解及与丙烯酸(AA)的共疑反应。结果表明,PB的超声降解符合一般聚合物的力降解规律,降解动力学方程为(?)_t=((?)_0-(?)_∞)exp(-kt)+(?)_∞,k=33.33×10~(-5)(s)。通过IR、NMR研究了所得共聚物的结构,证明所得产物主要为嵌段共聚物。用SEM和IR研究了其聚物对SBR/CaCO_3体系的偶联作用,分析了经共聚物处理的CaCO_3的表面性质和SBR/CaCO_3的断面形貌,证实SBR/CaCO_3体系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淀粉和丙烯酰胺的辐照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淀粉与丙烯酰胺在^60Coγ射线引发下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和反应机理,由实验结果得出了辐照时间与接枝聚合率的关系,辐照剂量率、单体浓度、淀粉浓度和辐照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并由此关联出接枝反应速率表达式:Rp=k[I]^1/2[AM][AGU]^1/2。对接枝共聚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推导的接枝共聚反应速率理论式与实验式一致。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辐照作用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一系列甲基丙烯酸酯在超声波辐照作用下的共聚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共聚反应前期,单体的转化率随单体水溶性增大而增大,共聚反应动力学决定于单体的水溶性。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证实共聚物为嵌段体。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辐照下PB的降解及与AA共聚反应的研究E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超声波辐照作用下聚丁二烯(PB)在环已烷溶液中的降解及与丙烯酸(AA)的共疑反应。结果表明,PB的超声降解符合一般聚合物的力降解规律,降解动力学方程为(?)_t=((?)_0-(?)_∞)exp(-kt)+(?)_∞,k=33.33×10^(-5)(s)。通过IR、NMR研究了所得共聚物的结构,证明所得产物主要为嵌段共聚物。用SEM和IR研究了其聚物对SBR/CaCO_3体系的偶联作用,分析了经共聚物处理的CaCO_3的表面性质和SBR/CaCO_3的断面形貌,证实SBR/CaCO_3体系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8.
振磨降解制得的低分子量PVC对PVC增塑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振靡降解制得了低分子量聚氯乙烯(PVC)。通过Brabender塑化仪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振磨降解制得的低分子量PVC对高分子量PVC的增塑作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增塑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振靡降解制得的低分子量PVC能增塑PVC,显著改善PVC的加工性能,提高PVC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11.
PV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PV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提出了用相容程度来定量表征聚合物共混物中两组分的相容性,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乳胶双向互穿以及BA同AN共聚可极大地改善PBA与PVS的相容性和乳胶IPN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对聚氯乙烯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酸铵和氧化钴对聚氯乙烯(PVC)热降解和热氧化降解过程的影响。氧化钴基本消除了PVC热降解时自诱导脱氯化氢反应特征.氧化性地加速了热降解过程进行.硫酸铵轻微加速了初始热降解反应,由于生成氯化铵而消除了氯化氢释放,实质性改变了PVC氯化氢释放规律,并推迟了PVC主体热降解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使聚氯乙烯(PVC)与聚二甲硅氧烷硅二醇单锂反应,创备了聚氯乙烯-g-聚二甲基硅氧烷(PVC-g-PDMSO)。研究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利用^1H-NMR、IR、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改变加料速率作了4组VAc-BA半连续乳液共聚的实验,测定了动力学并建立了简化的动力学模型,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反应过程中共聚物链段组成的分布,模拟了同种单体的最长链段长度,它可惟作为微观相分离程度,微区尺寸大小的判据,模拟结果和文献报道进行了对照,对玻璃化温度这一聚合物溶混性的判断标准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聚氯乙烯接枝聚乳酸的合成及生物降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己酮为溶剂,将聚氯乙烯(PVC)与聚乳酸(PLA)的钠盐进行反应,合成了以PVC为主链、PLA为支链的接枝聚合物(PVC-g-PLA)。讨论了实验条件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 R)、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土壤掩埋试验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接枝物的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溶液法和熔融法制得聚氯乙烯(PVC)与聚丙碳酸酯(PPC)共混试样,用DSC证明PVC/PPC不相容,但它们不相容的程度受分子量、共混比例及共混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并根据玻璃化转变温度计算出溶液2共混试样PPC富相中PVC的质量百分含量。用DMA说明了NBR/PPC对PVC/PPC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共混体系中PPC的用量对共混体系相容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入适量的PPC可提高共混试样 相似文献
17.
聚氯乙烯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原粉树脂和重结晶试吉晶性能,结果表明,PVC原粉树脂具有110~220℃的结晶融峰,结晶度随聚合物温度的下降而线性增加,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热处理条件对PVC的重结晶行为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增塑剂DOP的加入使树脂的结晶度下降,聚合度越高的树脂,其结晶度越大。 相似文献
18.
分子结构对增塑聚氯乙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合度、分子量分布和支化结构对增塑聚氯乙烯加工流变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PVC的加工流变性能随聚合度的增加而恶化;拓宽分子量分布和引入支化结构均有利于加工流变性能的提高;增塑PVC的拉伸强度随聚合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压缩永久变形却随之减小;分子量分布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支化PVC的拉伸强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量聚氯乙烯的形态,流变与加工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程序升温Brabander转矩-流变仪研究,比较了两种高分子量聚氯乙烯树脂(分子量相同)及其增塑体系在相同剪切应力作用下的熔融过程。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Brabander挤出-流变仪研究了上述增塑体系的流变行为和挤出性能。结果表明,树脂颗粒的疏松程度越好,颗粒表面无皮膜包覆,粉粒破碎成聚结体和初级粒子的温度越低,这些微观层次的粒子相互粘连直至形成分子熔体的熔融温度越低,其增塑体系的熔融温度也越低 相似文献
20.
羧酸酯稀土对聚氯乙烯的光老化稳定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人工老化的方法比较了羧酸酯稀土和有机锡对聚氯乙烯(PVC)的光老化稳定作用。借助于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通过跟踪光老化过程中羰基基团和共轭双键的变化,发现羧酸酯稀土的抗脱HCl能力优于有机锡,但抗氧化能力不如有机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