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爱华 《A&S》2006,(3):94-100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光纤价格的不断下降,用户对光纤传输方式的接受度逐渐提高,这使得曾经只用于高速公路,道路监控的光端机产品向更多的监控领域迈进,光端机市场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IP网络监控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视频光端机的未来发展机遇在哪里?不同的安防监控市场对光端机又有哪些方面的需求呢?A&S试图通过[2005年中国光端机市场调查]来寻求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A&S》2009,(2):78-83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安防行业传统的以产品销售及工程利润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并向着以服务为中心、以运营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进化,部分厂家已经开始通过内部重组及业务转型踏上“以产品销售、工程利润——以服务为中心——以运营为中心”的过渡与路程。这是否将是整个安防产业变化的缩影或预兆呢?这种商业模式的变革,将对安防产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厂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在这种变革形成规模之后整个安防市场的走向如何?安防企业如何因应呢?  相似文献   

3.
周帅 《A&S》2008,(8):88-95
主要应用于长距离传输的视频光端机,在中国的发展之初相继受到城市智能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的影响和推动;近年来,汹涌的“平安城市”建设大潮成为整个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发展的主要助推力。那么,“平安城市”建设究竟对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有着怎样的影响,其对视频光端机产品又有着怎样的需求,视频光端机市场又将如何发展?希望通过本次A&S[2007/2008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大调查],可以让您窥知一二。  相似文献   

4.
稂洪水 《A&S》2009,(11):154-156
纵观当前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尽管遭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市场需求影响,导致整体规模萎缩,但这正好加速了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再—次洗牌的过程,并促使主流视频光端机厂家调整研发、制造方向。本文试图从中国视频光端机主流厂家当前的动态,探讨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5.
蒋洪涛 《A&S》2013,(12):61-61
数据表明.从2009年到2012年.外商在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前十五所占席位在不断减少,外商所占市场份额也在逐步下降,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安防市场对外商安防企业而言.俨然是一个漫长的冬天,安防企业要学会居安思危。目前.中国视频监控市场的特点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价格竞争异常激烈、渠道的扁平化趋势加剧、行业解决方案盛行以及网络视频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6.
刘爱华 《A&S》2007,(2):98-102
2003年左右,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相继以“全球眼”和“宽视界”业务进入视频监控市场,随着运营网络视频监控业务的拓展,运营商已经以不可抵挡之势出现在各地平安城市项目中,那么,通信运营商介入监控市场,对传统的安防企业来说是威胁?还是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爱华 《A&S》2008,(10):112-116
现金的大量集中及人员的流动性,复杂性注定了金融领域与其他垂直应用领域的不同:最早采用安防设备,最早实现网络化监控,对安防新技术的发展高度关注……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全球市场来看,金融领域都是安防技术应用的“标杆”。正因如此,金融也就成为安防企业群雄逐鹿的目标。那么,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市场,目前对安防产品有哪些需求?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领域正呈现出哪些明显的应用趋势?本期“聚焦行业”栏目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A&S》2007,(9):82-84,86,88
与股票市场的热闹非凡相映,国内中小企业上市也更加火热。当前的安防行业内.上市也成为安防高层们倍加关注的话题之一。而我们也看到国内部分在品牌、技术或其它方面有过人之处的领先公司已经或正在筹谋公开上市。他们是如何去看待神秘的资本市场的呢?上市能给国内的安防企业带来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邀请安防业内有相关背景的企业高层来探讨.以供大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周帅 《A&S》2009,(3):62-67
一直以来,安防业内始终重视专业安防市场,却往往“怠慢”了家庭、小区、中小学校、中小型商铺、中小型企业、工厂等大众安防市场,但随着公众对安防需求的不断增长,大众安防市场正逐渐受到待业的关注。在笔者的采访中,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示:中国大众安防市场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其对主流安防企业的销售额并不构成重要影响。不过,依然没有人怀疑其作为未来超大潜力市场的地位。那么,安防产品如何走进千家万户中?大众安防这样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又如何才能够真正兴起?笔者从多数人的回应中得到这样一个讯号——市场教育仍需更广泛而深入,且需将安保服务业成熟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0.
陈建华 《A&S》2004,(68):75-75
目前,中国安防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由于众多行业的不断融合、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某些安防产品的技术壁垒较低,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某些大型企业也开始纷纷涉足到安防产业的竞争行列中来,国外的知名安防企业也逐渐抢滩中国市场,使得中国的安防产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同时也给传统的安防设备制造商、项目工程商和安防器材商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一些安防企业加入到价格战的行列,以达到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抢占市场份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储铃 《A&S》2006,(8):96-101
显而易见,如今在北京安防市场上,外界新势力已经加快了步入安防的步伐。那么,当参与者的形态日趋复杂.整个北京安防市场竞争格局改变和激烈程度大幅提升时,接下来,北京的安防行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当新势力注入,面临的不是同一起跑线时,传统的北京安防通路商应该怎么走?或者更多的已经进来的新手,在强强相对、新人老手交战中,他们该如何在安防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A&S》2008,(2):70-74
“行业细分”,似乎成为当时安防界的时髦词儿。在当前暨美好又竞争的劳动中,多数企业希望通过区隔市场,以在林林总总的市场中博得自己一片天。那么,当前安防行业是否真正到了深耕细作的时代?目前在进行行业细分时又该注意哪些?行业细分是否企业曲径通幽的有效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13.
彭真 《A&S》2009,(2):40-45
2005年中国安防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此时,LG安防在中国才正式起步。2005年-2008年上半年是中国安防市场快速成长的鼎盛时期,中国近三年对安防的巨额投资,使得安防企业获得决速成长。积淀实力与资本的机遇,中国安防市场版图已露虎踞龙盘的端倪:在监控领域,国外的日系、欧美系、韩系等老品牌稳占龙头宝座;而国内品牌日益雄起,搏得大半个江山。正是在国外品牌强手如林、国内品牌环伺左右的情势下,后起之秀--LG却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市场,2005年-2008年的销售额以年均约20%的增速稳步攀升,LG是如何做到的呢?而欲撬动中国安防版图,LG将有什么举动?  相似文献   

14.
林晓蓝 《A&S》2007,(10):102-104
随着安防市场的不断扩张与日益普及,更多安防产品走进了卖场交易,然而,目前安防店铺或卖场的模式推广时机是否成熟?未来会否成为安防企业的下一个主站场?本期专题试图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A&S》2013,(12):96-97
综观安防业内近几年的品牌变化,品牌收敛的趋势愈发明显。然而中国安防市场庞大的潜能仍然吸引着新的品牌加入。只是要握何利刃在手,才能在这一路荆棘之上昂扬高歌?  相似文献   

16.
《A&S》2009,(8):68-69
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经历了以城市智能交通、高速公路、平安城市建设为主导的三个阶段,涌现了蛙视、微创、诺龙、中威、新创、博康、英飞拓等代表性企业,这些企业的每一个动作都影响着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的发展。本文即通过观察主流企业的动态简单分析中国视频光端机市场的热点应用领域,欢迎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7.
《A&S》2008,(12):70-74
无线城市建设的浪潮正深入地影响中国!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25个城市有了相关计划或已经开始建设,原本进展缓慢的无线市场急速升温。 如果说以往无线技术应用于安防只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那么,当前随着无线城市建设升温,安防采用无线技术规模化、普及化的时刻是否到来?搭上无线城市的快车,安防企业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了吗?……本期“话题大家谈”探讨无线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以供关注该市场的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8.
《A&S(安防工程商)》2006,(8):50-50,52
视频光端机在安防行业已经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如何选择正确的产品和解决常见的安装问题已成为广大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与您共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平安城市的建设令视频光端机一举跃升为明星产品.是什么为它重新注入了活力?这是一阵强心剂还是真正能带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后它成功的路在哪里?是什么魔力能够使得诸如电信运营商这种航母型公司也参与到平安城市建设中来?本文将从近几年视频光端机的发展状况、现阶段的趋势以及新格局下的新变化等视角来分析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视频光端机市场,共同来分析视频光传输今后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杨沛文 《A&S》2004,(69):116-120
对于目前已经在中国安防市场抢下一席之地的日、韩安防厂商而言,他们进入中国最头痛的问题有哪些?而面对如今中国市场的光速攀升,他们又要怎么样实时反应以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