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内径140 mm,高1600 mm的声场射流流化床中,以催化裂化催化剂(FCC)和石英砂颗粒为床料,采用光导纤维探针测定了水平射流的射流深度和不同轴/径向位置的颗粒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射流深度随射流气速、流化数和射流管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床料平均粒径和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声场的引入可以增大射流深度。声压越大射流深度越大;声波频率在150 Hz时射流深度最大。颗粒浓度沿轴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声波对射流区颗粒浓度没有影响,鼓泡区颗粒浓度随声压级的增大而增大,随声波频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流化床中水平射流穿透深度及其影响因素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二维和三维试验台上进行了实验,得到了计算射流穿透深度的半经验公式。并且利用该计算式,对130t/h流化床锅炉播煤风穿透深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实测结果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3.
对包头第一电厂10#锅炉改造前后的两种风帽射流深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根据动量定理和适当的物理简化,建立了风帽斜向下射流的物理模型,并推导出了关于射流深度的三次方程,因而可获得直接的理论解.根据密度相近的模化条件建立了射流运动的等效水模化试验台.最后,对改造前后两种风帽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密相区的射流深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测的射流穿透深度和理论计算值吻合;采用侧箭头型风帽与7型风帽射流深度的变化不大,符合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操作条件对流化床射流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应用光纤颗粒浓度测量系统,对直径为1 m的半圆射流流化床射流区域颗粒浓度分布进行了考察,以聚苯乙烯颗粒为物料研究了不同操作状况(环管气速,射流气速和分布板气速)对流化床射流区域时均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操作工况下颗粒浓度分布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气速共同作用下射流区域颗粒浓度在径向上逐渐增大,在轴向上随着气泡的逐渐增大到崩塌其颗粒时均浓度逐渐降低.由于射流气速增加导致射流深度增加,继而固体颗粒的循环速率增大,射流区颗粒的体积浓度随射流气速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大.随着分布板气速的增加射流区域时均颗粒浓度增大,环管气速增加其射流区颗粒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流化床内颗粒磨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化床内颗粒磨损实验,探讨了磨损率随床重,气速及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磨损前后物料径分布进行了对比,推断出颗粒的磨损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内循环流化床中燃料颗粒燃烧所经历的几个主要过程;提出了燃料颗粒的燃烧效率模型,用此模型对1.4MW内循环流化床燃烧效率预测,其结果与实测数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热颗粒示踪和信号相关法对气固内循环流化床的颗粒循环速率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操作气速、提升管下部孔径和提升管高度对于颗粒循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实验条件下,颗粒循环速率在15~70,kg/(m2.s)之间变化.操作气速增大时,颗粒流化程度增强,颗粒循环速率增加;提升管下部开孔数目不变而孔径增加时,颗粒循环阻力减小,颗粒循环速率明显增加;提升管高度由235,mm增加到295,mm时,颗粒循环速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提升管高度为265,mm时存在极大值.  相似文献   

9.
煤颗粒在流化床中着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经典的煤着火理论,从建立流化床内燃烧热平衡方程式入手,建立了煤着火的热力模型,并用一种褐煤在小型流化床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对宽筛分褐煤,着火温度既是颗粒自身物性的函数,又是运行条件的函数。当其他条件确定以后,着火时间和熄火时间随初床温平滑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用一根上部内径85毫米,下部内径50毫米,总长1100毫米的有机玻璃管制成流化床试验装置,用水流化砂粒进行试验,研究了引入的气泡对砂粒运动影响。发现进入床内不同数量、形状及大小的气泡将影响液固均匀流化床里的流体和固体颗粒理想运动状态,对颗粒产生夹带作用。说明了工业流化床洗涤塔里较大颗粒被溢流带走的原因,为流化床装置改进和设计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宽分布大颗粒振动流化床流体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描述了宽分布大颗粒振动流化床流化过程中的五种典型状态,指出三层床结构是宽分布大颗粒振动流化床的一个主要特征,讨论了宽分布大颗粒振动流化床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气固流化床中粗粒的沉降行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磁必示踪粒子对粗粒在流化床中的沉降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性示踪球呈现不同的沉降行为;高密度、大粒度示踪球基本按照其自身密度和粒度沉降。随着示踪球密度或粒度的减小,示踪球的沉降速度与其密度和粒度不再具有确定的大小对应关系;与床层密度接近的示踪球先是在床怪上部往复振荡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下浇至床底。示踪球的不同沉降特性可由示踪球在流化床中的受力和流化粒子自身的运动加以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实验测试了矩内颗粒的线速度,空隙率分布和颗粒卷吸量。结果表明颗粒瞬时速度高达10m/s且与射流气速有一个数量级的滑移,由此证实了良好的混合与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低密度多孔颗粒在三相循环床中的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开发一种能耗低、操作方便、成本低、处理能力大、占地面积小的三相流化床用于废水处理,实验研究了以高比表面积、低密度的高分子载体为固相的三相外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提升管内总固含量在5%~25%之间时,静止液流操作条件下的颗粒最小流化速度在0.87×10-3~2.2×10-3m/s内;非循环及循环条件下起始输送速度分别在1.0×10-2~1.6×10-2m/s和5.2×10-3~7.1×10-3m/s内;床内固含率的变化对气含率的影响很小;表观气速超过0.04m/s以后固含率基本不随表观气速改变。这些优点对三相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起旋器对水平液固循环流化床颗粒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套水平液固循环流化床颗粒分布测试系统,在循环流化床内加入局部起旋器,并利用CCD图像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对循环流化床内固相颗粒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起旋器导叶包角、安装位置、液体流速以及轴向距离对水平循环流化床内固相颗粒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平液固循环流化床内安装导流叶片式局部起旋器,可以有效提高管路上部的颗粒浓度,改善固相浓度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相似文献   

16.
物料在振动力场流化床中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2/3以上的煤炭资源分布在西北等干旱缺水地区,煤发的高效干法分选技术十分必要,基于振动流化床的分选特性,在80mm×200mm×2000mm连续式振动流化床分选系统上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物料在床层中的分离规律及分选效果,结果表明:流化床的似流体特性、水平方向的激振力以及流化床的溢流作用是入选煤在床层中连续分层和移动的动因,在本试验条件下,振动方向α=40°,有效分选带长1850mm时,可以发挥振动流化床的最大分选效能,可能偏差E值达0.075,可以实现细粒煤的连续有效分选.  相似文献   

17.
振动流化床的分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振动流化床的流化特性及分选性能,分析了矿粒在振动流化床中的受力情况,分析了影响矿物按床层密度分层的主要参数,揭示了振动流化床的分选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及操作条件下,振动流化床床层密度均匀稳定,各密度最大相对误差仅0.32%,加重质宏(Ep值)达0.07,为细粒煤的分选提供了一条新的干法分选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